山丹:高质量发展节水产业 助推建设节水型社会
初秋时节,天气仍旧炎热,而焉支大地的生产场景却更加火热。眼下,山丹县各节水企业开足马力,争分夺秒地生产节水管材,为打造新时代节水型社会建设新标杆奠定基础。
走进甘肃丽源节水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机器的运转声不绝于耳,“一气呵成”的自动化生产线上,一根根优质的复合节水管道通过自动化作业塑造成型,被依次装载送往高标准农田及城市给排水工程施工现场。
甘肃丽源节水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臧玉伟:我们生产的节水管材主要有PVC、PE的地埋管,滴灌带,主要销往本县及周边地区,还有内蒙和青海等地区,现在每年的销量大概在3000到3500吨。
据悉,甘肃丽源节水有限公司通过引进先进技术、高效节水设备、控制系统及专业(农业)滴灌新模式的大力推广,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水平,更显著提升了水资源利用率。
订单纷至沓来,生产持续升温。同样火热的生产场景,在张掖市金脉节水水电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持续上演。各条生产线高速运转,工人们忙着进行测量、比对、打压测试等工作,确保出厂的每个产品带都达到规定要求。
张掖市金脉节水水电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厂长 柏维旭:我们一天的产量是18吨左右,生产线可生产直径从32毫米至450毫米不等的管材,现主要生产160毫米型号,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
作为全省最严重的干旱缺水县,山丹县始终坚决恪守“四水四定”原则,多举措推动节水行动,扶持节水设备生产企业稳产增产,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不断提高。截至目前,宏能昌盛能源、腾达西铁、祥永啤酒原料等9家县域企业中水回用率达90%以上,17家标杆单位共计更换节水器具300余套,绿化灌溉100%改造为喷灌、滴灌模式,节水器具普及率达100%。同时,按照“深度节水、极限节水”的要求,建成高标准农田40.9万亩,为建设新时代全国节水型社会新标杆凝聚了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