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泉镇:吹响抗旱救灾“集结号” 全力以赴保水“护民生”
6月中旬以来,受高温天气影响导致我县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人饮水、农业生产及牲畜饲养等方面用水全面告急。对此,清泉镇迅速组织领导干部下沉基层结对抗旱帮扶,面对当前旱情和持续高温天气,全镇党员干部、支村两委、党员志愿队团结一心,闻令而动,深入干旱地区的田间地头和缺水农户家中,逐户走访摸排情况,帮助群众解决抗旱用水、用电和资金等方面的难题,吹响抗旱救灾“集结号”,全力以赴保水“护民生”。
摸排调查,走在抗旱救灾“第一线”。清泉镇认真落实抗旱工作责任制,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切实加强抗旱减灾工作的组织协调。据调查,截至9月6日,全镇辖区内农作物受灾面积达6811.95亩,草原受灾面积22万亩,人工种植饲草受灾面积0.074万亩,缺水牲畜6.72万头。受旱情影响,各村所种植的土豆、小麦等农作物以及牲畜产量相比去年同期减少较多,保险理赔农作物39户1012.65亩26.76万元。保险理赔牲畜174户2392头(只)228.99万元,一定程度上减轻群众的经济压力。
同时,当前正处于玉米、西蓝花等农作物成熟的关键阶段,清泉镇协调农业农村局根据不同区域受旱程度和不同作物生长发育进程,提出了分区域、分作物的技术指导意见,发放化肥30吨、农药7.9785吨,出动农业技术人员24人次,无人机作业16架次、飞防14600亩,对正处于成熟关键期的作物利用无人机喷洒农药防虫保收。
主动应战,擂动抗旱救灾“最强音”。近日,各村(社区)、各部门密切配合,统一安排好人员抽水放水,统计上报旱灾情况,为抗灾提供准确的信息指导,开展技术指导,筹备抗旱设施,多形式帮助群众提高抗灾减灾的水平。清泉镇协调应急管理局,动用洒水车有序供水,为红寺湖村50户201人每日拉运水1辆次15吨;为1个养殖场、0.08万头(只)牲畜每日拉运送水1辆次6吨。
党员干部带领发动群众全面开展生产自救,结对保畜保果,旱情到哪里,抗旱用水就通到哪里,组织科学调度和寻找水源,积极调解用电用水纠纷。目前,因旱情影响,城区水压较小,9个社区42个楼院小区84个单元(涉及住户5985户15173人),实行间歇性供水,其他小区及农村人饮保供基本正常。
突出重点,呈现抗旱救灾“新局面”。旱情就是命令,灾情就是责任,抗旱救灾就是保民生、履职责,清泉镇坚持“先人畜饮水,后生产用水”的原则到各村集中供水,对困难群众、因病因灾弱势群体家庭等人畜饮水困难户,采取送水到户方式保障群众饮水安全,科学水源调度、细化节水措施,全力保障群众用水需要。
同时,清泉镇联合县水务局有序开展打井作业,已勘测定位12眼、开打6眼,通过打井抽水的方式缓解旱情,为各村“解渴”,目前全镇供水状况稳定,尚未出现断供的情况。此外,清泉镇加大抗旱投入与物资储备,及时组织实施应急节水、调水和送水,抗旱救灾呈现出了全新局面。
持续跟进,汇聚抗旱救灾“正能量”。根据农作物受灾情况,在各村(社区)均落实专人,加强实时旱情检查,收集掌握旱情信息,对受灾作物定损理赔,全力挽回农户遭受的经济损失。同时,通过微信群发、短信私发等线上渠道,主动及时发布抗旱信息,通报最新旱情及抗旱救灾最新行动情况,并协同村干部入户开展“节水抗旱”宣传,呼吁广大农户节约用水,科学灌溉,为抗旱救灾工作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同时,牢固树立“抗旱救灾就是保民生、履职责”的思想,全镇党员干部将抗旱作为结对帮扶的头等大事和中心任务,加强走访调查,随时跟进抗旱救灾情况,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纠纷,确保社会稳定。
下一步,清泉镇将始终走在抗旱救灾“最前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抗旱减灾作为当前头等大事,持续跟进旱情,根据需要继续加大物资储备以及帮扶力度,以实际行动增强群众信心,带动群众战胜灾害,渡过难关。(程煜洲)
国家各网站
甘肃省网站
张掖市网站
主办:中共山丹县委 山丹县人大 山丹县人民政府 山丹县政协 承办:山丹县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地址:山丹县文化创意中心 邮编:734100 电话:0936-2722969 邮箱: shdxxhb@126.com
陇ICP备12000199号-1 甘公网安备62072502000105号 网站标识码:620725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