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 无障碍阅读 | 适老化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民互动 > 政务访谈

2022年山丹县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 新闻发布会实录

发表日期:2022-12-12 17:37 作者:市生态环境局山丹分局
来源:甘肃山丹


2022年山丹县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

新闻发布会实录


新闻发布会现场

11月23日,山丹县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新闻发布会在文化旅游创意中心301会议室召开,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马良德主持会议,市生态环境局山丹分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晓军通报2022年全县污染防治攻坚战主要目标指标和重点任务完成情况市生态环境局山丹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建民,县住建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白虎,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奎民,县水务局河湖股股长龙宇回答记者提问。


主持人:各位领导、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好!

欢迎参加山丹县2022年度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新闻发布会。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一直备受社会关注,也得到了各部门、各单位和媒体朋友们的大力支持,我们深表感谢!多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并通过新闻发布会制度,加大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每年定期向社会各界通报全县生态环境保护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成效、回应社会关切,希望得到大家一如既往地支持和关心!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变,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我们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指明前进方向、提供根本遵循、注入强大动力。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县各级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更好的统筹疫情防控、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力宣传我县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效,经县委、县政府研究,确定今天召开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新闻发布会。

首先,市生态环境局山丹分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晓军同志通报2022年全县污染防治攻坚战主要目标指标和重点任务完成情况。

王晓军:各位媒体记者朋友们,大家好!

欢迎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感谢大家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借此机会,我代表县污染防治攻坚战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大家多年来对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的关心、关注、支持和参与表示衷心感谢!

今年以来,全县上下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求,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坚定“生态立县”战略,锚定“建设美丽宜居之城”目标,以实化督改、强化执法、细化管理、优化服务、深化改革为工作主线,污染治理力度之大、监管执法尺度之严、环境质量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截至今年11月中旬,全县优良天数比例为88.8%,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均值为57微克/立方米,细颗粒物(PM2.5)浓度均值为25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地表水省级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标率100%,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Ⅲ类标准,地下水质量考核点位水质达标率100%,无新增黑臭水体;土壤环境安全可控,辐射环境质量保持良好,未发生重大以上级别突发环境事件、较大以上核与辐射安全事件或严重环境违法行为。全县污染防治攻坚战各项指标任务均达到了时序进度要求。

下面,我具体介绍一下全县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各项重点任务推进情况。一是深入实施碳达峰行动有效促进绿色转型发展统筹。推进“双碳”战略,从构建“零碳”能源体系、建设绿色生态工业体系等10个方面推进“零碳”城市建设,顺利完成2家重点行业企业碳排放核查。持续增加非化石能源供给,实施绣花庙49.5MW风电等新能源项目3项。二是推动污染协同治理,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加强燃煤、扬尘、油烟等污染管控,淘汰燃煤锅炉10台、铁合金矿热电炉4台抽检煤炭质量23批次城区餐饮服务单位油烟净化设施及清洁能源安装使用率均达100%,整改扬尘污染问题61个,立案查处焚烧秸秆、机动车扬尘污染、燃放和非法储运烟花爆竹等案件229起。开展清洁柴油车、清洁油品等专项行动,淘汰老旧车378辆,非道路移动机械尾气检测合格率达92.57%抽检汽柴油7批次,合格率100%三是“三水”统筹协同保护,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强化生活源污水治理,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和雨污分流改造,敷设管网16.1公里,再生水利用率达到33%。巩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与治理成果,25个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共修复损坏围栏2169米、更换水源地标识警示牌24块、界桩167个;完成2处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矢量边界信息校准核实工作。持续推进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完成入河排污口排查登记和溯源工作四是管控风险协同防治,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持续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稳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新建改建农村卫生户厕4428座,13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全部委托第三方公司规范运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30.4%。积极推进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秸秆综合利用率、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率、尾菜综合利用率、化肥农药利用率、废旧农膜回收率分别达到91.3% 、86.4 %、82% 、41.5%、86%。严格用地准入管理工作,完成16处重点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评估。五是加强监管提升质量,筑牢国家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完成祁连山(山丹段)生态环境保护省考核组现场评估考核工作,考核结果位列全市第二,省级实地核查综合量化评价结果为优。持续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持续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实施河西走廊生态保护和修复、草原生态修复治理等项目21项,完成营造林面积1.6万亩。六是健全机制补齐短板,提高生态环境能力建设。全力做好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估考核工作,加大生态环境治理投入力度,争取2022年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11802万元。县医疗废物集中收集转运站正常运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率达到100%。构建固定污染源“一证式”监管体系,296户排污单位完成排污许可申领和登记。全面推行“三化两分一强化”生态环境监管执法模式,出动执法检查人员260余人(次),检查工矿企业324余家(次),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5起。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按照国家和省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增强污染防治工作的紧迫性和主动性,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坚定不移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为工作方针,紧紧围绕建设“一屏四城五区”,强化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宽广度,以更高标准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二是提升工作标准抓落实。坚持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主线,对照重点工作逐条逐项抓好落实,不断推动空气质量、地表水考核断面、土壤环境质量等关键指标实现新突破。三是形成齐抓共管新格局。严格按照“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的要求,健全工作机制,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的生态环境保护大格局,推动全县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主持人:各位媒体记者就我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行现场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自己所代表的新闻机构,下面请大家举手提问。

1.山丹电视台记者提问:今年7月,省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张掖市反馈了督察意见,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就是全力做好第二轮省级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目前反馈问题整改情况如何,下一步有何打算?

李建民:省级生态环保督察是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的延伸和补充,同时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制度。4月16日至19日,省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下沉我县开展第二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7月14日,督察组下发《张掖市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对发现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反馈交办,涉及我县共四大类37项问题。

针对37项问题,我县坚决扛起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的政治责任,召开第二轮省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安排部署会、工作推进会,制定《山丹县贯彻落实第二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方案》,印发《关于开展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的通知》《关于对全县第二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清单化调度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第二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强化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单位、目标任务、整改时限和工作要求,采取日常督查、执法查处、“回头看”等措施,有力有序推进各项整改任务落实落细、见底见效。截至目前,涉及我县37项问题完成整改28项,其中:4项个性问题全部完成整改;33项共性问题完成整改24项,剩余9项问题正在积极推进整改。

下一步,我们将集中攻坚第二轮省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中的难点堵点问题,不折不扣推动反馈问题彻底整改一是压实整改责任,强化整改措施。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压紧压实各方责任,坚决杜绝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形成紧盯不放、压茬督办、持续整改的工作态势。进一步强化整改措施,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加大整改工作力度,紧盯薄弱环节、聚焦短板弱项、集中攻坚突破,整改一项、验收一项、销号一项,防止类似性、重复性问题发生,不折不扣推进第二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二是紧盯整改要求,加大督办力度。认真对照整改工作方案和整改措施清单,进一步细致安排,加快工作进度,做到整改内容、目标、标准、时限“四个明确”,确保按时限要求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各项整改任务。县环保指挥部办公室加强对各整改责任单位反馈问题整改工作的调度、预警、通报力度,在日常调度的基础上,采取函告、通报、约谈、常态化督查等措施对未按期完成整改的或整改结果未达到目标要求的及时进行督办。三是推进深层治理,抓好标本兼治。以此次省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为契机,在抓常态、抓长效上下功夫既整治实际问题,更推进深层治理。坚持举一反三、标本兼治,及时总结成功经验和好的做法,坚持“当下改”和“长久治”相结合,定期进行“回头看”,形成分工协作、齐抓共管、常抓长管的常态化工作局面,严防问题反弹回潮,确保各项反馈问题按时限要求全面彻底整改和验收销号到位。

2.新山丹记者提问:第二轮省级生态环保督察对河湖长制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察,督察反馈涉及哪些方面的问题,我县在河湖长制责任落实和河湖问题整改方面具体做了哪些工作?

龙宇:第二轮省级生态环保督察对河湖长制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察,督察反馈涉问题,做以下详细解答。

34号问题:张掖市将辖区 212 条河流和山洪沟道、81 座湖库全部纳入河湖长制管理,但个别基层河湖长管河护河意识不强,履职不到位,发现和整改问题不及时,部分河湖垃圾清理整治不够彻底,存在随倾随倒的现象。

整改措施:1.各级河湖长要守河有责、担责、尽责,常态化开展巡查巡护、调研督导,协调解决突出问题,切实加强河湖管理保护工作。

2.健全完善河湖长制相关制度机制,确保组织体系、制度规定和责任落实到位。

3.认真落实河湖长制工作督察督办制度,常态化开展明察暗访,通过提醒、警示约谈、通报批评以及提请问责等方式,倒逼河湖长和有关责任部门履职尽责,确保河湖长制各项工作有效落实。

4.持续开展“聚焦小微边·共建幸福河”等专项行动,纵深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将清理整治重点向中小河流、农村河湖延伸,坚决遏增量、清存量。

进展情况:1.全县共设置河长112名、湖长25名,全县22条重点河流、15座水库全部纳入了河湖长制管理,并设立河湖长制公示牌137块,全面建立了以县、乡、村三级河湖长责任管护体系。河长办已制定了《山丹县河长制工作督察制度》《山丹县河长制工作考核制度》等9项工作制度,修订完善了《山丹县河湖长制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山丹县河湖巡查监管制度》《山丹县河湖长制工作考核办法》,把各项指标任务分解落实到相关部门单位和乡镇村社,把河长制工作作为考核内容纳入县委、县政府年度考核目标,有力促进了河湖长制各项工作任务落实。2.对照《山丹县河湖长履职规范(试行)》,督促各级河湖长认真履职,坚决将“县级河长每季度巡河不少于1次,乡(镇)级河长每月巡河不少于1次,村级河长每周巡河不少于1次”的规定落到实处。截至10月底,三级河湖长巡河4170次,其中:县级河湖长巡河41次、乡(镇)级河湖长巡河632次、村级河湖长巡河3497次。县河长办下发督办通知6份,交办通知3份。3.累计清理整治河湖“四乱”问题23个,清理河道生产生活建筑垃圾60余吨。根据省市《关于开展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排查整治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水利部反馈卫星遥感河湖疑似问题开展复核整改的通知》要求,经逐项实地复核,全面完成了75项反馈问题的复核整改工作,其中:移交金昌市永昌县问题9项,不作为问题上报63项,列入“三个清单”作为问题上报3项(汤海鱼池、汤海山庄、永兴金驰农机专业合作社),均已完成整改。4.加快推进实施投资1639万元的寺沟河河道治理工程,通过综合系统治理,采取自然和生态的修复方式,寺沟河防洪能力、河道生态环境、水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3.今日山丹记者提问:扬尘污染是我县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也是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针对城区扬尘精细化管理,住建部门具体采取了哪些典型做法,取得成效有哪些?

白虎:今年来,山丹县住建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切实提高对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紧迫性、艰巨性和重要性的认识,按照“标本兼治、突出重点”的要求,加强巡查监督,实施内外联动,全力抓好建筑施工工地扬尘污染防治工作,扬尘管控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责任。进一步夯实施工工地扬尘治理责任,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领域扬尘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按照“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的要求,对标对表,细化分解任务,靠实工作责任,精心组织实施,强化监督指导,将扬尘污染防治同城乡建设各项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确保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任务落实到位。

二是紧盯目标任务,强化源头管控。全县所有在建房屋市政工程严格落实“六个百分之百”扬尘防治要求。在落实扬尘治理六项措施基础上,不断完善工程项目扬尘治理责任体系,强化参建各方扬尘污染防治责任。根据工程规模、建设持续时间、工艺和工序要求以及项目所在区域实施差别化管理,分类管控。积极推广应用绿色建筑,从根本上解决扬尘污染问题。

三是加大监管力度,狠抓问题整改。深入开展“蓝天保卫战”“百日攻坚战”等专项行动。将施工扬尘治理列入“双随机、一公开”、“互联网+监管”检查必查项目,工作中采取执法检查与日常检查相结合、培育典型和督促后进相结合、行政监督与提供服务相结合、明察与暗访相结合、全面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关键监督与过程监督相结合,达到监管全覆盖、监管无缝隙。对发现的扬尘污染问题安排专人督促落实整改,确保问题整改到位;对个别因扬尘防治措施不到位整改不彻底的项目进行立案处罚。

4.山丹发布记者提问: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是生态环境保护和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农业农村部门是如何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实施监督管理的

张奎民:针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做一下解答

第一方面工作开展情况

   (一)抓统防,农药化肥减量增效明显。积极示范推广“水肥一体化+水溶肥+智能配肥机”“机械深施肥+生物有机肥+配方肥+六位一体种肥同播机”为模式的耕地质量提升“三新”技术1万亩,落实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水肥一体化等技术措施,化肥利用率达到42%以上。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加大高效植保机械应用力度,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45%以上,病虫危害损失控制在5%以内,农药利用率达到41.5%以上,农药使用量较2021年减少0.2吨,病虫害总体防效达到90%以上。

   (二)抓回收,地膜污染整治有力推进。及时召开镇、村、社三级会议,层层安排部署,将土地流转大户每亩不低于70元的地膜回收保证金作为有力抓手,狠抓废旧地膜回收利用工作。全县建立12个专业化回收网点和3家废旧地膜回收加工企业,积极推广应用加厚高强度地膜,加大废旧地膜捡拾机械研发和全生物可降解膜示范推广力度,构建地膜回收利用技术体系,2022年全县共回收废旧地膜1061吨(折纯),废旧地膜回收率达到86.7%。

(三)抓利用,农业循环模式逐步建立。全面实施山丹县绿色循环农业示范项目,在全县8个乡镇推广绿色循环农业示范面积5万亩,年粪肥还田量亩均不少于1000公斤,处理农业农村畜禽粪污废弃物10万吨以上。通过招标采购生物有机肥,以物资补助方式进行补贴,亩均施用生物有机肥80公斤以上,带动全县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用量。同时,积极引导农民采取堆肥还田、直接还田、过腹还田等方式积极开展尾菜处理利用, 2022年蔬菜种植面积6.1万亩,新鲜蔬菜产量15.69万吨,产生的尾菜6.3万吨。截至目前,尾菜处理面积5.22万亩,尾菜处理利用率达88.6%。

(四)抓监管,农业执法力度持续加强。配合环保和市场监管部门加强秸秆禁烧和农膜市场监管工作,对全县三家农膜生产企业、20家农资经营门店进行集中清理检查。截至目前未发现制售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农膜违法行为,办理秸秆焚烧案件16起,根据具体焚烧面积及造成影响,每起处罚500-1000元不等,已结案8起,其余8起正在立案查处。全面建立秸秆焚烧告知和承诺制度,与种植大户、合作社签订协议,积极推广秸秆还田、秸秆养畜等综合利用技术,全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量达到25.91万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1.3%。

(五)抓源头,畜禽粪污治理能力不断提升。建成丝路盛丰等3家有机肥生产企业和1个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对全县禁养区内新建畜禽养殖场进行拉网式排查,禁养区内养殖场共11家,关停4家、搬迁7家,并逐步恢复原貌。对16个新(改、扩)建的规模养殖场配套相适应的粪污消纳用地,扶持全县45家养殖场进行粪污资源化利用升级改造,存栏100头以上生猪养殖场实现粪污处理设施全覆盖。截至目前,全县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到98%以上,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量达到90.89万吨,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3.4%。

第二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是部分种养农户只注重增效而忽视环境保护治理,特别是中小型种养殖户,畜禽粪污防治设施简陋,废弃物乱堆、乱放、随意排放、农作物秸秆、地膜焚烧等问题还时有发生。二是废旧农膜回收有一定季节性,企业生产不稳定,我县现有3家废旧农膜回收加工企业规模不大,主要是加工废旧农膜再生颗粒,加工规模小,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高,加工效益低。三是由于农业面源污染具有分散性、隐蔽性、随机性、分布面积广等特点,而财政对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投入不足,导致农业面源污染的加剧。四是乡镇、村社属地管理责任不强,对秸秆焚烧、农膜捡拾、农业废弃物处置等方面力度不够,治理不彻底,效果不明显。

第三方面下一步打算

一是强化日常监管,靠实工作责任。加大地膜回收、秸秆禁烧执法巡查力度,及时处理焚烧秸秆、地膜等违法行为。进一步靠实工作责任,严格落实地膜回收保证金制度,健全完善农户捡拾、乡镇集中回收、企业拉运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网络体系。按照“举一反三、全面排查梳理”的要求,督查乡镇秋收后逐村逐地块排查存在问题,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二是加强科技推广,促进成果转化。广泛开展新型农业生产技术培训推广,积极推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全面推广使用0.015毫米加厚地膜,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秸秆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逐步推动种养一体化,从根源上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

三是整合项目资金,加大投入力度。积极争取地膜科学回收试点项目、农业环保、化肥减量增效、绿色循环农业等项目资金1103.5万元。大力推广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基料化、直接还田等综合利用技术,提高秸秆利用效率,减少焚烧现象加大对大型农业机械的补贴,普及应用先进适用的揭膜、秸秆还田、粪污无害化处理设备,不断提升农业环保水平。

四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环保意识。广泛宣传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增强农民群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善不合理施用农药、化肥及随意排放畜禽养殖废水、粪污所带来的面源污染问题,切实提升全民保护环境的意识。

五是抓源头,畜禽粪污治理能力不断提升。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畜牧养殖QQ群、微信群、钉钉群,发送《甘肃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畜禽污染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提高养殖户畜禽污染防治意识,创造全县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的良好氛围。二是鼓励就近就地利用,部分养殖户,既发展养殖也发展种植、粪污就地还田极为便利。三是有机肥厂收购,依托3家有机肥生产企业,在全县大范围收购畜禽粪污生产有机肥料,达到种养循环的产业发展格局。四是监督新(改扩)建场区配套建设粪污处理场,2022年,全县共完成新改扩建养殖场16个(其中羊场9个、牛场4个、猪场2个、马场1个),全部配套建设粪污处理场

5.新山丹记者提问: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是生态文明领域最高的综合性国家级荣誉,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推进强县域建设的重要载体。我县是如何统筹推进创建工作的,创建工作进展成效如何?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积极推进绿色发展,不断提升县域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我县自2021年启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工作,成立了山丹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工作领导小组,按照《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管理规程》,委托编制了《山丹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规划(2020-2025年)》。《规划》经省生态环境厅专家评审,同意《规划》作为山丹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的依据。2021年10月12日,《规划》经第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37次会议审议通过,11月10日,县政府《关于印发山丹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将《规划》印发执行。县委办、县政府办印发了《山丹县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工作方案的通知》(县委办字〔2021〕77号)和《山丹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2022年度创建工作计划》(县委办字〔2022〕45号),对创建工作任务进行了分解落实,对各部门创建职责进行了明确。

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对标对表、全力推进各项任务落实,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取得了阶段性进展,截至目前: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指标包括生态制度、生态环境、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生活、生态文化6个方面共计32项指标(约束性指标19项,参考性指标13项),已达标27项(约束性指标16项,参考性指标8项),未达标2项(约束性),暂未开展统计3项(参考性)。

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指示要求的具体实践、是山丹县实现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提高对创建工作的思想认识,严格落实《山丹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规划(2021-2025年)》,对现阶段达不到考核要求或者无统计数据的指标,制定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及时与上级主管部门对接沟通,寻求支持,力求创建期内达到考核要求;对已经达到考核要求的指标,要进一步巩固提高,精益求精。对照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建设考核指标,认真开展创建指标测算评估、汇总分析,做好近三年创建资料和档案整理工作,按照“一标一档”要求,形成专卷,确保各项创建指标达到国家考核要求,创建工作取得新突破。

主持人:本次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感谢各位各位领导、嘉宾和记者朋友们的参与和支持。在此祝你们今后工作顺利、身体健康!多谢,散会。


友情链接

主办:山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山丹县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地址:山丹县文化创意中心 邮编:734100 电话:0936-2722969 邮箱: shdxxhb@126.com

陇ICP备12000199号-1 甘公网安备62072502000105号 网站标识码:620725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