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 无障碍阅读 | 适老化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栏目 > 乡村振兴

乡村工匠“香”起来 振兴乡村“靓”起来——山丹县“焉支工匠”培育推动乡村振兴实践

发表日期:2022-12-21 11:30 作者:黄旭明 王金兰
来源:甘肃山丹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支撑和源头活水。山丹县坚持把乡村人才资源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大力实施“焉支乡村工匠”培育行动,致力打造山丹乡村人才品牌,培育的1400多名“土专家”“田秀才”等各类工匠型人才在乡村建设中竞相出彩,为全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精选导师帮带

“土农民”升级“新农人”

近年来,山丹县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为抓手,吹响了创建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区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地的“冲锋号”,打造形成马铃薯、油料、中药材、优质牧草、肉牛肉羊、高原夏菜“六大区域特色产业”,以项目为支撑,以产业为带动,全县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1000元,同比增长10%。但随着农村“空心化”问题加剧,农业农村人才及劳动力不断流失,新型职业农民总量不足,年青后备力量缺乏,农民文化程度偏低成为普遍问题,农村实用人才缺乏成为乡村振兴的首要的制约因素。

焉支乡村工匠培育系列活动开幕式

“要破解农村人才‘流失多、留下少’的问题,就必须变‘输血’为‘造血’,加大本土人才培育力度。”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李忠义说道。柔性引进甘肃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4名高层次人才担任产业发展高级顾问,以10个乡村建设省级示范村和24个农业龙头企业为服务重点。在乡村振兴一线开展现场培训16场,培训500多人,推广新品种20多个,解决技术难题12个,帮带培养技术骨干26人,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工作纵深实施。组建专家服务团深入乡村一线,有针对性的培养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和乡村工匠,扶持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和非遗传承人,造就一批合作社领办人、农村致富带头人,形成引领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村现代化优秀人才队伍,破解乡村振兴的“人才密码”。

专家服务团田间观测

今年,高原夏菜、肉羊养殖、马铃薯等6个重点产业专家服务团的65名专家和118名科技特派员深入乡村一线培训“土专家”“田秀才”2000多人次,在田间地头手把手为农民带来专业技术,培育提升专业合作社和创新创业平台200多个,带动受益群众8000多人。新鹏润农牧专业合作社带头人彭爱国感慨道:“真是太及时了,以往都是自己‘摸石头过河’,这次专家给我们仔细讲解了布病和寄生虫的预防,肉羊养殖的效益和安全系数大大提高,多亏了政府的好政策。”山丹羊肉入选农业农村部“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和“甘味”知名农产品区域品牌“好中优”目录,肉羊养殖已经成为了山丹农户“发羊财”的重要增收途径。

在多次帮带培训的基础上,服务团专家针对山丹马铃薯、肉羊养殖、油料等产业发展提出了17条宝贵意见,群众也从专家服务中尝到甜头,山丹羊肉、马场牦牛肉、富硒黑小米等各具特色的“农”字头产品享誉全国、效益显增,更多土农民不断接受新知识,成为乡村振兴新农人,一副产业与人才同频共振的美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注重实战培育

旧产业焕发新活力

随着社会发展,即便是家禽养殖、畜牧、小麦收割这类农村“传统手艺”也需要更精细的操作,农村实用人才大多数是长期留在农村,自然成长起来的“土专家”,养殖种植技术多来自个人摸索积累,没有技术标准,更缺乏规范管理,普遍存在专业素质不高、技术能力欠缺、思路视野不宽等问题,如何培养高素质农民,在农村能吃上更多“技能饭”,成为“焉支乡村工匠培育”的一项重要考题。

乡村振兴产业专家服务团现场开展羊疫病防治技术现场培训

深度融合特色产业创新建成7个乡村振兴工作站,作为“人才服务乡村建设之家”,依托人才工作站建成位奇镇四坝村水肥一体化马铃薯绿色标准化示范点、郇庄村西瓜标准化示范点等科技示范点45个,成为实用人才培育的重要平台,让农户增收、顾家、学技术三不误。为农村实用人才“量身定制”各类培训和竞赛,举办“焉支乡村工匠”选拔赛、农村实用人才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演练等系列活动,评选80多名“焉支匠苗”进行重点培育,压担式锤炼“匠品”、实战式深耕“匠技”、帮带式培养“匠心”。截至目前,已开展各类技能竞赛和培训58期,培训农村实用人才2000多人次,越来越多的农村“土师傅”转型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巧工匠”。

学到了技术,提升了素质,下一步就是将能力“变现”,工匠培育不仅让农村实用人才“富脑子”,更要“扶上马再送一程”,让乡亲们的口袋也鼓起来。做好产业扶持后半篇文章,支持乡村工匠特色产业进超市、进学区、进酒店,借助“网络达人”开展直播带货,拓展产品销售渠道,增加产业收益,形成集科研、育种、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产业链条,构建“1+1+N”电商网络。今年来,全县开展电商产业项目对接和培训活动43场次,培育了一批新型乡村电商,对接了一批优质产销项目,农产品电商销量达1000多万元。

祝福油脂祝进直播带货

“县上给我们联系了几个网络直播团队,拓展了销售渠道,不仅帮我们把产品推销到网上,还教会我们如何自己直播带货,今年我们的菜籽油网上销量很好。”祝福油脂负责人祝进一边对照订单装货一边说。经过培训后,越来越多的农产品企业和高素质农民借着网络直播带货的“东风”,走出了乡村产业发展的新路子,生活越过越有盼头,日子越过越有甜头。

激发创业活力

“旧村落”变身“新庭院”

产业强了,口袋富了,家乡也要美起来。长期以来,农村自建房缺少专业设计和施工,结构安全存在“先天不足”。建筑工匠是农村住房建设的主力军、传统建造技艺的传承者,经过统一培训后,农村泥瓦匠“土师傅”组成的“游击队”,变成了统一管理、能力过硬的“正规军”,不仅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为传承保护发展乡土建筑文化和乡村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和可靠保障。

乡村工匠创作墙画

“经过培训学习才发现,我们农村建房子,也要讲究规范。”四坝村建筑工匠张守信说。结合地灾搬迁和风貌改造项目,1100多户土坯房被改造成以简式汉、明、清为主要风格的靓丽新庭院,乡村建设工匠既当起了“建筑师”,又当起了“设计师”,院墙上灵动的鲤鱼、繁茂的葡萄、富贵的牡丹,都是乡村能工巧匠们助力新农村建设的得意之笔,把好风光“搬”上墙,让旧村庄焕新颜,绘就出美丽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人居环境变好,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县委、县政府以“孵化一个品牌、激活一方资源、助力一方致富”为目标,扶持带头人创办合作社,通过“能人带户”“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先后培育24家各具特色的示范合作社和家庭农场,通过“节、会、展、演、赛”等形式,积极举办炒拨拉展演大赛、“四月四”庙会等各类旅游节会活动,带动农户销售农特产品和手工艺品,通过乡土人才的“香气”提升了农村旅游的名气,积攒了纷至沓来的人气,不断扩大乡村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

18名选手同台竞技现场展现炒拨拉制作过程

山丹把人才振兴作为乡村旅游提质增效的核心动力,在清华、浙大等高校建立培训基地,组织开展乡村振兴人才专班暨城乡建筑美学高层次培训班培训150人次,以学促知、以知促行,持续提升人才服务保障发展的能力水平。充分发挥乡土人才富民强村的“头雁”作用,13家引领型旅游合作社获得省级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带动就业300多人。鼓励非遗传承人和民间艺人设计研发乡村特色剪纸、秸秆画等文创产品100多件。一个个乡土人才成为一个个撬动乡村发展的支点,为建设美丽乡村,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撑。(黄旭明 王金兰)

友情链接

主办:山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山丹县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地址:山丹县文化创意中心 邮编:734100 电话:0936-2722969 邮箱: shdxxhb@126.com

陇ICP备12000199号-1 甘公网安备62072502000105号 网站标识码:620725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