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年鉴2021》】群众团体——工会工作
工会工作
【概况】 县总工会下设县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副科级建制。
2020年,县总工会紧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聚焦经济社会发展奋斗目标,统筹做好“六稳”“六保”等各项工作,把服务大局与服务职工群众相统一,突出重点与普惠覆盖相兼顾,内强素质与外树形象相结合,传承弘扬与改革创新相促进,较好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理论学习】 组织开展集体学习60场次,研讨交流6场次,组织观看省、市“党课开讲啦”专题党课8场次、警示教育片和公益专题片5场次,全年发表信息288条,位居全市县区工会前列。各级工会组织开展工会业务知识测试、工会主席讲业务课活动覆盖面90%以上。深化“中国梦·劳动美”主题教育活动,评选表彰县级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30人,获省级劳动模范1人、先进工会工作者1人、职工小家1个。开展省市县“五一双奖”和“工人先锋号”推荐评选活动,获省工人先锋号1个,市五一劳动奖章10人、五一劳动奖状1个、工人先锋号3个。评选表彰县级五一劳动奖状10个、五一劳动奖章17人、工人先锋号13个。举办全县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座谈会,唱响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主旋律。
【素质能力提升】 指导基层工会举办文体活动80多场次。为31个基层工会下拨9.6万元活动经费,支持开展文体活动、劳动或技能竞赛活动,最大限度激发基层工会活力。加强职工文化建设,筹资14万元为基层工会帮建职工书屋14个。举办全县职工“迎中秋·庆国庆”暨工会系统“三学三提”知识竞赛活动,把“三学三提”活动推向高潮。依托县人社局培训项目,举办农民工家政服务培训班2期、培训农民工73人。举办2020年全县工会干部素质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培训基层工会干部100人次,选派干部参加省市总工会举办的培训班,轮训干部20人次。
【建功立业】 抽调6名工会干部、党员先锋开展“一对一”志愿服务活动。筹集5万元防疫抗病专项补助资金,为一线职工送去生活和防疫物资。筹措13万元疫情防控专项经费,用于乡镇、社区、医院等开展疫情防控和慰问专项工作;慰问全县10户复工复产重点项目和企业,发放各类慰问物资6.7万元。聚焦全县23项重大项目、重点工作,制定下发《关于开展“百日攻坚”重点工作和劳动竞赛的通知》,举办以“百日攻坚·职工当先”为主题的全县文化旅游从业人员技能大赛、森林草原防火技能大赛、汽车驾驶员职业技能大赛、动物疫病防治员技能大赛等活动,参赛单位58家,参赛职工300多人。围绕祁连西路、北环影院棚户区改造、清泉至民联公路一期工程等重大项目,开展“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为主题的劳动竞赛活动,参赛单位67家、班组123个,参赛职工2000多人。组队参加市级技能竞赛活动,“山丹罐罐席”“山丹炒拨拉”获金张掖非遗美食称号;“丹城小吃拼盘”“山丹爆炒羊肉”获金张掖特色小吃称号;县总工会获优秀组织单位称号。采取项目化管理模式,筹措资金20多万元,指导基层工会围绕生产、建设、管理等开展竞赛活动,让劳动竞赛成为服务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履行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能,制定全县产业工人队伍改革的具体措施和阶段性工作任务,召开全县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推进会议,确定8个单位和企业为示范单位,总结交流改革推进情况和工作经验,为推进改革目标任务落地落实奠定基础。
【创新创业】 开展职工技术成果奖和“五小”创新成果奖征集评选活动,获张掖市职工技术成果奖和“五小”成果奖11项。开展“劳模创新工作室”“创新型班组”活动,创建县级“劳模创新工作室”2个、“创新型班组”8个,获省级十佳明星班组1个,市级“劳模创新工作室”1个、创新型班组3个,对命名的创新工作室、创新班组给予3.6万元经费补助。
【权益维护】 落实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制度,全年召开政工联席会议3次。推动职代会、厂务公开、职工董事监事建制规范化,提高企业民主管理实效,公司制企业职工董事监事制度建制率保持在85%以上。开展集体协商质效评估,参加全市集体协商竞赛,上报省级模范工资协商示范点1个,获市级工资集体协商示范单位3家。推动25人以上企业“四项合同”签订率96%以上,签订工资集体协商合同37份(单独签订24份、区域10份、行业3份)。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参赛单位159个,参赛职工6270人,参赛率85%以上。全县建立职工健康档案企业159户,健康体检职工5392人。
【和谐劳动关系创建】 建立健全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推进“一函两书一公告”制度,发放提示函108份。开展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园区、乡镇创建活动,推荐上报劳动保障守法诚信A级企业16户。配合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条例》集中宣传2场次,健全与政法、法院、人社、信访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实施农民工“护薪”行动、女职工权益保护行动。开展“七五”普法活动3场次,举办“尊法守法·携手筑梦”“宪法进企业”宣讲报告会等法律宣传服务活动4场次,提高职工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
【困难职工解困脱困】 立足职工需求,做实叫响工会“四送”帮扶品牌,联合人社部门组织开展网上专场招聘会11次,为职工提供就业岗位1582个,输送跨地区劳务输出人员740多人次。筹资52万元对精准建档困难职工、一线职工、各级劳模、能工巧匠和部分企业开展送温暖活动。举办“魅力山丹·温暖2020”新春慰问环卫职工联谊会,慰问一线环卫职工270人。开展 “金秋助学·圆梦起航”活动,为17名困难家庭送去6.8万元助学金。筹集专项帮扶资金6.89万元,帮扶在档困难职工13户。慰问13个精准扶贫村脱贫攻坚驻村帮扶工作队员,送去面粉、大米、清油等价值1.3万元的慰问品。开展新一轮困难职工建档工作,新建档困难职工6户,完成城镇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通过省总工会解困脱困第三方评估验收。帮扶祁店村资金2万元,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全县脱贫攻坚帮扶先进集体。
【完善职工服务载体】 实施互助保障工作,推进民生工程。全县参保单位104个,参保金额68万元,参保人数4017人;理赔单位64个,理赔214人次,赔付金额49.6万元。为167名困难职工、县级以上劳模、工匠人才等赠送职工互助保险;为200多名一线环卫职工发放价值6.78万元的户外运动鞋、口罩、保温杯等物品;支持小微企业复工复产,返还小微企业工会经费8.6万元。筹措50万元,为基层工会和特定群体职工办好承诺的实事好事,提升职工群众的幸福感。推进“会、站、家”一体化建设,打造户外劳动者驿站4个,改善城市户外劳动者和企业职工的劳动条件、工作环境。深化女职工关爱行动,为20名农民工、困难女职工子女和留守儿童发放慰问金6000元。与财政局、文体广旅局等5个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落实职工福利助推消费扶贫促进经济发展的通知》,为复工复产企业发放价值7万元慰问物品。组织12家商家参加市总工会消费扶贫推介会,推介山丹扶贫产品,发挥工会组织优势,促进企业、农户稳定增收。
【工会组织建设】 推进“八大群体”(货车司机、快递员、护工护理员、家政服务员、商场信息员、网约送餐员、房产中介员、保安员)入会工作,新建网约送餐员、保安员、道路货运联合工会,发展会员374人。围绕乡村振兴和重点工程,新建工会组织23个,发展会员1640人,“村工会”5个,“项目工会”2个,年内全县基层工会组织280个,会员29250人。完成32个基层后进工会的整顿转化工作,全部达到“六有”标准(有依法选举的工会主席,有独立健全的组织机构,有服务职工的活动载体,有健全完善的制度机制,有自主管理的工会经费,有会员满意的工作绩效)。开展“新时代模范职工之家”创建活动,打造模范职工之家2个。召开第十一届三次全委会议,选举产生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经费审查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会委员。
【创新工作】 实行工会经费税务代收,秉承“强化协调、优化服务、精细管理”理念,打造税费并重、工会经费统征统管新模式。围绕工会经费代收中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强化代收管理和提升代收质量。税务代收工会经费覆盖面扩大,代收经费数额攀升。年内全县代收工会经费300余万元,同比增长430%,核定返还小微企业工会经费单位158个。
【党建工作】 严格执行“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请示报告等制度,召开党员大会10次、支部委员会5次、组织生活会2次、民主生活会1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2次,上党课4次,推进机关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对全县23个基层工会组织的工会经费进行专项审计,完成县委巡察组巡察反馈问题整改。推行工会干部和社会化工作者联系乡镇、系统、社区的网格化管理机制,健全工会干部培训、跟班学习、下基层周制度。
县总工会
主 席:刘希献(7月任止) 刘开平(7月始任)
副主席: 陈文平
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花金东
主任科员:马晓鸿
县困难职工帮扶中心
主 任: 花金东(7月任止) 那新爱 (7月始任)
(撰稿:韩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