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军乡:探索“四个一”工作法 构建基层治理工作新格局
老军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平安建设和维护稳定重要指示精神,坚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形成“四个一”工作法,以“一中心”为枢纽,以“一张网”为覆盖,以“一盘棋”为举措,“一体化”为支撑,着力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
“一中心”高效指挥,实现部门协同发力
老军乡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强化党总揽全局,统筹协调各方面机制,完善制定全乡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搭建以综治中心为主体,司法所、派出所、信访办等部门协作,“一体化办公·协同式治理”的“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形成了多部门齐抓共管的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格局。老军乡综治中心按照“3+3”模式(3即综治中心、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中心、网格化管理中心,3即司法所、派出所、信访办),有机融合综治、调解、警务、网格化五项功能,引入“网格员”“法律明白人”“调解员”等力量资源,打造矛盾隐患苗头排查发现的“前沿哨所”,矛盾纠纷调处的“终点站”,累计接待来访群众150多人(次),调解矛盾纠纷30余起。
“一张网”精准治理,凝聚基层共治合力
深入推行“基层党建+网格联防”工作模式,认真落实“一网格一支部”工作要求,实行党建网格和社会治理网格“两网融合”,全乡共划分村级网格12个,专属网格2个,优化配备网格员14名,将基层治理所有要素、所有事务统一整合纳入“一张网”,按照“便民利民”原则,要求各村全面梳理便民服务事项,形成“网格服务事项清单”,明确政策标准、办理流程、联系人等,让群众一看就懂、一联就通、一办就成。严格落实网格每日巡查制度,明确网格员日常巡察走访、社情民意收集、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基本职责,搭建网格共治平台,畅通群众诉求渠道。让网格员在网格中认事、理事、管事,实现政策宣传、矛盾调解、环境治理、便民服务等多项功能的一体式服务和处置。截至目前,全乡网格员共摸排上报各类事件307件,办结307件,办结率100%,真正做到用“一张网”将基层治理的重心覆盖到一线,实现村民服务体验和乡村治理能力的“双提升”。
“一盘棋”多元共治,有效预防化解矛盾
老军乡通过多种工作路径,扎实推进矛盾纠纷及时、高效、源头化解。让“网格员”充当前哨兵,充分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通过日常巡查走访及时了解辖区内的大小事,主动上门入户化解矛盾纠纷;针对群众身边的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等“关键小事”,大力推广“邻里小院仪式”模式,将党员固定活动日定为议事日,建立“1+3+3+N”多元合作说事议事机制,邀请村内“五老”人员加入到说事议事队伍中,利用其对地方、对群众、对业务熟悉的有利资源优势,构建熟人空间,打好亲情牌,延展群众的支持与信任,实现“熟人办熟事”,高效迅速处理好乡村两级各类矛盾纠纷;对疑难复杂矛盾纠纷,从法理、情理等多角度入手,通过约见矛盾当事人,从法律和道德层面做思想工作,促使矛盾纠纷得到有效化解,实现定纷止争。引导群众有事多商量、遇事好商量。2023年以来,扎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信访维稳等各项工作,累计化解矛盾纠纷37件,涉稳人员全部在控,矛盾调处率达到100%。
“一体化”服务升级,促进治理高质高效
积极联系组织“三官一师一员”(法官2名、检察官2名、警官6名、律师3名、人民调解员10名)下沉开展治安防控、矛盾化解、普法宣传等活动6场次,受教育群众达到400人次,真正做到力量下沉到基层、纠纷化解在基层、心理服务到基层。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不断提高涉农事项全程网上办理比例,实现政务服务“码上办”“网上办”“掌上办”,累计办理各类事项400多件。以打好“党建+”组合拳为抓手,开发“村情二维码”,细化“邻里小院”说事清单,配优“和事佬”乡贤人才,完善接诉即办服务体系,切实搭好百姓说、常态访、集中议、响应快、用心办平台,做到处处有组织、党员身影,事事有共建、共治机制,推动全乡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工作走深走实。结合开展“三抓三促”行动,按照“四下基层”“四实”活动要求,建立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每月一题”和班子成员下沉包抓工作制度,面对面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2个。健全完善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包村联户制度,联系空巢老人、残疾群众等1971户。(茹益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