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街社区:“陌邻”变“睦邻”,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提质增效
文化街社区有5个物管小区,辖区内呈现老旧小区多、物业管理矛盾多、老年人口多,小区活动场所少、社区资源少“三多两少”的特点。近年来,文化街社区坚持党建引领,将“睦邻文化”融入社区治理,创新“网格+邻里”睦邻合力,着力构建“组织在邻里共建、服务在邻里共享、难题在邻里共解”的新格局,引导居民从“陌邻”变“睦邻”的网格化治理新路径。
组织在邻里共建,织牢红色“熟人网”。成立4个网格党支部、4个网格党小组,选聘32名红色楼栋长,动员辖区内党员亮身份、践承诺、进社区,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有效破除邻里隔阂感,让睦邻文化实践于楼栋邻里间,真正让网格成为社情民意的“集散地”。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穿针引线”效应,带领楼栋党员、社区党员积极参与社区治理,让党组织的触角延伸到治理最末端,形成党员带头示范、居民广泛参与的“熟人网”。截至目前,共解决居民屋顶漏水、充电桩缺失、停车位不足等问题48件,开展安全隐患排查、环境卫生整治、抵制高价彩礼等志愿服务27次。
服务在邻里共享,拉近社邻“零距离”。依托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结合重大传统节日节点,在网格楼院开展“粽叶飘香,幸福邻里”迎端午、“岁月不负母亲,为爱留住时光”感恩母亲节、“健康伴你行,和谐邻里情”趣味运动会等睦邻活动12场次,将政策宣讲、就业信息、安全宣传、便民服务等送到居民“家门口”,为低保对象、独居老人、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提供政务代办、走访慰问等精细化服务,满足居民群众各类生活需求。吸引居民走出家门、融入社区,增进邻里间的情感交流,促进“邻里情、邻里和、邻里乐、邻里赞、邻里安”睦邻文化,在“邻里圈”织起“连心网”,使“邻里圈”在社区治理中发挥实效。
难题在邻里共解,画出共治“同心圆”。充分发挥社区“大党委”优势,持续深化“4+X五方共议”民主协商机制,围绕居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堵点难点痛点问题,开展协商议事、志愿服务、解决群众诉求,一体化推进党建、治理、服务互融、互促、互动,形成社区治理工作合力。近年来,社区积极探索推行“小板凳”议事会制度,联合“三官一师”、共驻共建单位、物业公司、居民代表等多方力量深入楼院小区,面对面倾听民意、点对点解决诉求,形成“邻里事、邻里议,邻里忧、邻里解”的社区治理“朋友圈”。截至目前,调处化解屋顶漏水、环境污染、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等各类矛盾纠纷45起,切实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通讯员 李晓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