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服务直通车工作服务指南
一、服务内容
1.开展法律顾问工作,协助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帮助修订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协助规范村镇各项管理制度;保护村镇集体经济利益,为村镇生产经营活动提供法律帮助;宣传解答村民涉及婚姻家庭、房屋、劳务、赔偿、借贷、土地承包经营流转、邻里关系等方面的法律问题。
2.开展法律援助工作,为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依法维护农村困难和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3.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指导参与重大矛盾纠纷调处,协助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及时调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4.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提高村民法律意识,引导村民通过正常渠道反映解决诉求。树立办事信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5.法律工作者自愿提供的其他服务活动。
二、活动方式
活动采取“一村(社区)一法律工作者”一对一结对服务的方式开展,主要包括:
1.严格落实县委政法委“一村(社区)一法律工作者”的要求,确保每个村结对联系到位,提供专门法律服务。
2.在村委会办公地点制作悬挂法律服务直通车联系点牌子。
3.在村委会办公室制作张贴法律直通车服务指南,明确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结对服务联系电话。
4.为结对法律工作者制作法律服务直通车联系卡。
5.建立台账。各司法所、各律师事务所将活动开展情况如实登记填报,司法所和律师事务所留存一份,报送县司法局一份。台帐包括:法治宣传、法律咨询、矛盾化解和法律援助四个方面的表格,每月底28日之前填报。
三、服务方式
服务方式采取法律工作者和联系村结对服务的方式开展,主要包括:
1.征询式服务。征求联系村意见,汇集法律热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的开展法律宣讲活动。
2.预约式服务。制作便民服务联系卡,让农民和法律工作者根据各自实际,合理安排时间,预约提供法律服务。
3.团队式服务。发挥律师事务所团队优势,组织本所律师进村入户,聚合集体智慧,提升服务质量。
4.信息化服务。指导农民利用手机网络终端、微信平台和律师事务所网页,开辟法律服务“绿色通道”,及时与结对的法律工作者保持沟通,获得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