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寒暑假期间学生劳动实践体育锻炼及美育活动的通知
关于加强寒暑假期间学生劳动实践
体育锻炼及美育活动的通知
各乡镇中心学校,县直中小学(园),民办幼儿园:
为进一步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和技能,强健学生体质体魄,提升学生审美素养和情趣,持续巩固延展学校教育成果,帮助学生度过一个充实且有意义的假期,现就假期加强劳动实践、体育锻炼及美育活动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加强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体育和美育工作,将其贯穿于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着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体系。各中小学(园)要充分利用假期时间,做细做实学生劳动实践、体育锻炼和美育活动的部署安排、跟踪指导和评价反馈,深入推进家校共育,大力拓展社会资源,凝聚多方育人合力,教育引导学生认真自觉落实,有效促进学生形成良好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和劳动技能,不断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体育素养,积极提高学生文化理解、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等审美素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二、主要原则
(一)坚持健康第一。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组织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参与劳动、锻炼、阅读、绘画等实践性活动,使学生身心更加健康、活力更加彰显、人格更加健全。
(二)坚持立足实际。结合学校实际,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安排学生适度开展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
(三)坚持评价指导。教师要加强学生相关活动落实情况的评价指导,及时跟踪反馈,注重成果展示,激发学生参与成就感,确保活动取得预期实效。
三、主要任务
(一)劳动实践方面。要结合学校及学生实际,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学段,合理制定学生劳动实践清单,安排适量劳动实践活动作业,引导学生自觉参与、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帮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理解劳动,掌握基本劳动技能,形成良好劳动习惯。幼儿园以洗袜子、自己洗漱、收拾碗筷等为主要活动,重点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引导其热爱劳动,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小学低年级以洗涤小衣物、自己洗漱、叠衣服、整理书包等个人生活起居为主要活动,注重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和安全意识,学习日常生活自理常识,让学生感知劳动乐趣、爱惜劳动成果;小学中高年级以扫地拖地、整理床铺、择菜洗菜、书桌规整以及简单做饭等活动,注重培养学生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分担家务,适当参加社会公益劳动,让学生体会劳动光荣、养成劳动习惯、学会合作劳动;初中阶段以掌握基本做饭技能、主动收拾家务、合理分类物品、学会自我管理等为主要活动,注重提高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及日常劳动技能,引导其深度参与家务劳动,积极开展社区服务,使学生初步养成认真负责、吃苦耐劳的劳动品质和职业意识;普通高中阶段以自觉居家保洁、分类整理内务、简单烹调烹饪、基本维修维护等为主要活动,使学生熟练掌握一定劳动技能,理解劳动创造价值,培养劳动自立意识和主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情怀。
(二)体育锻炼方面。坚持健康第一,积极推动学生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确保每天锻炼不少于 1 小时,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和锤炼意志,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分年级制定推送体育锻炼清单,采取“必做项目+选做项目”结合的方式,为学生提供练习内容供自主选择锻炼,如跳绳、仰卧起坐、俯卧撑、平板支撑、开合跳及棋类球类练习等项目。锻炼项目要基于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升,综合考虑学生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等体能素质,确保锻炼安全、简单、有效。鼓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利用假期时间,积极发展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武术等运动技能特长。密切关注学生假期视力健康水平,教育引导学生限制性使用电子产品,早晚坚持做眼保健操,多进行室外活动,常态化做好视力保护。
(三)美育活动方面。要立足开拓人文视野、丰富审美体验、激发学生艺术兴趣、提升审美修养,结合学生实际,分年级提供美育活动建议,并督促指导有效落实。遴选推荐阅读一批优质课外读物,不断增加学生阅读积累、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提高文化理解水平。合理利用社会培训资源,开发学生艺术兴趣,提升学生艺术素养,帮助学生形成书法、绘画、舞蹈、朗诵、器乐、摄影等艺术专项特长。倡导学生通过徒步、骑行、滑雪、郊游等方式,走向户外亲近自然,到大自然中去发现美、感受美,提升审美情趣。鼓励学生走进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等场馆进行参观,不断增加艺术审美体验,培养艺术鉴赏能力。
四、工作要求
(一)立足实际,科学安排。各中小学(园)要立足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实际,科学统筹安排体、美、劳活动作业,用心用力创新作业形式,加大活动性、实践性、体验性作业比例,分学段制定劳动实践、体育锻炼、美育活动作业清单,及时推送给学生及家长,做到任务明、要求明,确保有序实施。
(二)家校协同,凝聚合力。各中小学(园)要充分发挥家委会作用,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及时宣传教育,积极动员引导,进一步转变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成才观念,正确认识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动员家长积极亲历孩子的成长过程,让家长成为孩子劳动实践的指导者和协助者,成为孩子体育锻炼的监督者和陪伴者,成为审美活动的支持者和见证者,努力打造学校、家庭、社会同向发力的协同育人体系。
(三)加强指导,确保实效。各中小学(园)要注重过程性的评价与指导,激励督促学生按照清单内容,自觉按时进行体育锻炼、劳动实践和美育活动,做好相应文字、照片、视频等记录,适时进行点评督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锻炼和劳动习惯。充分挖掘线上相关的图片或视频教育资源,及时向学生推送,指导学生规范有序操作,特别是体育锻炼项目的动作示范或分解指导可确保学生自身运动安全,帮助学生有效达成体育锻炼目的。注重活动成果分享,以班级、年级或学校为单位适时进行阶段性成果展示,充分调动学生自觉参与的积极性和成就感。同时,县教育局将把假期期间各校劳动实践、体育锻炼及美育活动落实情况作为新学期第一次教育教学调度会议的汇报内容。
(四)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各中小学(园)要及时挖掘总结寒假生活中涌现出的劳动实践和体育锻炼典型案例或先进个人,通过家校联系群、微信公众号、今日山丹等渠道,大力弘扬体育文化,培植健康、拼搏、进取、奋斗的体育精神,积极宣传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传播中小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生活技能、生活经验和劳动知识,让阅读、艺术浸润学生精神世界,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的良好工作氛围。发挥引领示范作用,选树一批先进典型及时表彰奖励,让学生身边的“运动健将”“劳动达人”“艺术之星”激励带动大家动起来、能起来、美起来。
山丹县教育局
2024 年 1 月 9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