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县畜牧兽医局关于印发《山丹县“大美草原守护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畜牧兽医站、局属各单位: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理念和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及“八个着力”重要指示,以及中办、国办关于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处理和教训的通报文件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加强全县草原监督管理,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据《农业部关于组织开展“大美草原守护行动”的通知》(农牧发﹝2017﹞13号) 、甘肃省农牧厅关于印发《甘肃省“大美草原守护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甘农牧发〔2017〕297号)和张掖市畜牧兽医局关于印发《张掖市“大美草原守护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全县草原保护建设实际,制定了《山丹县“大美草原守护行动”工作方案》。现将《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附件:山丹县“大美草原守护行动”工作方案
山丹县畜牧兽医局
2018年4月10日
山丹县畜牧兽医局 2018年4月10日印发附件:
山丹县“大美草原守护行动”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理念和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及“八个着力”重要指示,以及中办、国办关于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处理和教训的通报文件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加强全县草原监督管理,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据张掖市畜牧兽医局(张牧医草原〔2017〕49号)《关于印发张掖市“大美草原守护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制定全县“大美草原守护行动”实施方案。
一、行动名称
名称:山丹大美草原守护行动
二、行动时间
时间:2018年3月至2018年12月
三、行动主题
主题:加强草原管护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四、目的意义
山丹县位于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北麓腹地,东靠永昌县,东南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相连,南以祁连山冷龙岭与青海省为界,北过龙首山与内蒙古阿拉善右旗相接。全县辖6 镇2乡,110个行政村,总人口21.4万,其中农村人口15.32万人。总土地面积5402.4平方公里,折合810.36万亩,其中县辖土地面积560万亩,山丹马场使用250万亩。县辖土地面积中天然草原338.53万亩,占县辖土地面积的60.5%。县域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成倾斜状,中间为槽形的平原地带,呈走廊形,海拔1549-4444米,年平均气温5-9℃,年均降水量195毫米,蒸发量2246毫米,属全省严重干旱缺水县之一。草场可分为荒漠、草原化荒漠、荒漠化草原、草原、草甸五大类,综合覆盖度为40.3%。多年来,我县加大草原监督管理、草原保护修复力度,草原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治理。但由于气候干旱、鼠虫危害严重、人为破坏草原资源的现象时有发生,致使草原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三化”面积达到260多万亩。针对我县草原保护面临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开展“大美草原守护行动”,进一步营造草原保护的良好氛围,强化草原执法监督,切实加强草原管护,对推进全县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山丹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五、组织形式
山丹“大美草原守护行动”,由县畜牧兽医局牵头组织,县草原监理站和乡镇畜牧兽医站按照草原生态保护工作实际,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措施,抓好工作落实。
六、具体内容
山丹“大美草原守护行动”,主要包括以下五项子行动。
(一)草原执法检查“绿剑行动”
加大执法监督和整治力度,严厉打击破坏草原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一是开展专项整治。对非法开垦草原、非法占用草原、违反禁牧和草畜平衡规定、滥采乱挖草原野生植物等破坏草原的行为进行专项检查,重点整治。二是与司法机关联合执法。建立健全草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认真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草原资源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实现草原生态环境立案移交、行政刑事处罚无缝对接,联合国土、环保、公安、安监等机关共同执法,对各类草原违法违规行为实行“零容忍”,不断提高草原执法的威慑力。三是开展“以案说法” 宣讲行动。充分利用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教训和近年来查处的典型草原违法案件,采取“以案说法”的方式,汲取教训,举一反三,在各类媒体、培训班、法治宣传日、集市等宣讲依法保护草原的重大意义。
(二)草原征占用专项检查“护卫行动”
开展草原征占用专项检查,集中解决草原征占用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调查摸底,消化积案。重点摸清多年来非法征占用草原项目,对于未批先建征占用草原的违法行为,依法依规处置,督促整改落实。二是加强过程监管。组织力量对已审核通过的草原征占用项目进行核查,对超范围占用、少批多占、项目施工造成草原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要及时整改和处理。三是依法严格草原征占用审核。按照省市县草原征占用行政许可权限,理顺行政许可事项办事流程,进一步规范草原征占用管理,坚决杜绝“先开工建设、后完善手续”的现象,切实做到发现一起、处理一起。
(三)草原补奖政策“宣贯行动”
加强草原补奖督导检查,建立“进村入户”联系制度,确保政策落到实处。深入乡村大力宣传解读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倾听牧民需求和意见建议,增强政策的透明度, 扩大政策的影响力。要把草原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管理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层层签订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责任书,将责任落实到乡村和牧户,积极引导将草原禁牧、草畜平衡制度和管理规定纳入村规民约,促进牧民开展自我管理,增强科学合理利用草原的意识。组织开展草原法律法规知识竞赛活动,进一步提高全县草原监理人员的能力和执法水平,切实推进全县草原法律法规宣传活动的深入开展,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增强牧民科学合理利用草原的意识,树立主人翁观念,营造保护建设草原的良好氛围。
(四)新闻媒体“发现美丽草原行动”
组织媒体记者深入草原牧区,围绕“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加强草原管护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主题,发现和推介一批美丽草原、美丽牧场,并总结宣传经验模式,促进草原牧区转变传统畜牧业发展方式,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掘选树一批“扎根一线、服务草原、无私奉献”的基层草原干部典型,宣传先进事迹,树立新标杆,弘扬正能量。县畜牧兽医局协调本地新闻媒体,开展草原保护与修复深度报道。
(五)最美草原管护员“寻找行动”
一是推选先进典型。发掘选树 “扎根一线、服务草原、无私奉献”的基层草原管理和技术人员典型,寻找评选工作责任心强、事迹感人、作用发挥突出的最美村级草原管护员。二是学习推广先进经验。认真学习省内外草管员监管考核、执法体系建设、草原执法监管等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在全县范围内大力推广,进一步提升全县草原监督管理工作能力和水平。
七、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各相关单位要高度重视,深刻领会开展行动的重要意义,强化工作组织,明确任务分工,层层压实责任,形成工作合力,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抓好方案落实,及时反馈行动进展和好的经验做法。
2、加强舆论引导,营造良好氛围。要与草原普法宣传紧密结合,坚持常规宣传与集中宣传并重,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及互联网、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地开展宣传,丰富宣传内容,积极创新宣传形式,不断扩大宣传覆盖面,增强社会各界守护大美草原的共识,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3、加强督促检查,严格考核评选。要深入实地对大美草原守护行动进行督促和检查,定期进行总结通报,确保各项工作方案落到实处。要严格评选制度,确保将优秀的基层草原工作者和村级草原管护员推荐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