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情报第四期
麦田杂草防除技术
当前我县小麦普遍进入3叶1心至5叶1心期,田间杂草密度达到每平方米75株,随着苗期灌水,杂草密度还会有小幅度上升。小麦苗期及时开展除草,在用药时间上争取主动,可减轻后期茎叶处理压力,同时也能有效延缓麦田杂草抗药性发展,广大农户要根据实际发生情况,抓住当前有利时机,适时开展麦田杂草防除。
防治方法:
1.阔叶杂草为主麦田。可选择唑草·苯磺隆、双氟·唑草酮、氯氟吡氧乙酸等药剂,在麦苗4叶期时施用除草剂。
2.禾本科杂草为主麦田。可选择氟唑磺隆、炔草酯、唑啉·炔草酯、精恶唑禾草灵、啶磺草胺等药剂;对硬草、黑麦草、节节麦等难除性杂草较多的麦田,可选择唑啉草酯或甲基二磺隆等药剂,小麦3叶期前遇低温霜冻期禁止使用。
3.杂草混发麦田。可先防除阔叶杂草,5~7d安全间隔期后再防除禾本科杂草。另外可选二磺·甲碘隆或啶磺草胺添加农用有机硅,兑水均匀喷雾。
注意事项:
1.适期用药。小麦4叶或4叶1心期对除草剂较为耐受,且此时大部分杂草已出齐,草龄较小,打除草剂最为高效,进入拔节期后应停止用药,以免产生药害。
2.适时用药。施药时间选择在上午9点至下午4点间、最低气温不低于6℃,且未来5天内没有大幅度降温。极端天气、大风天气禁止施药,以防药效降低及雾滴飘移产生药害。
3.科学用药。在强筋麦、优质麦上严禁使用甲基二磺隆及其复配制剂,以免出现药害。避免炔草酯、唑啉草酯与激素类除草剂混用。推行除草剂合理混配和交替使用,延缓抗药性的产生和发展。
4.精准施药。根据杂草种类选择适宜除草剂,严格掌握用药量,采用二次稀释法充分混匀,随配随用,不可久放,以防降低药效。提倡使用大型喷雾机械防治,注意避免漏喷、重喷;无人机开展大面积飞防时,用水量不低于2L/亩,飞行高度控制在离地面3m以内,并避免药物漂移,严防小麦周边作物和后茬作物发生药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