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 无障碍阅读 | 适老化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其他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农业农村

病虫情报第二期

索引号 6207250025/2025-00037 发文字号
关键词 发布机构 农业农村局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公开目录
生成日期 2025-03-10 14:55:00 是否有效


春播期间种子处理技术


春耕在即,农事渐起。药剂拌种是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常见措施,为有效抑制病菌侵染,趋避地下害虫,减轻后期病虫害发展趋势,夯实夏粮丰产丰收基础,广大农户务必在春播期间做好种子处理及土壤消毒工作。建议如下:

一、药剂选择

(一)小麦

针对小麦纹枯病、茎基腐病等苗期病害,选用戊唑醇、苯醚甲环唑、咯菌腈、苯醚·咯菌腈、噻呋酰胺等进行小麦种子拌种或包衣;小麦黑穗病可选用福美双或甲基托布津拌种;全蚀病采用硅噻菌胺、嘧菌酯、苯醚甲环唑进行种子包衣或拌种;孢囊线虫病可采用阿维菌素种子处理。吡虫啉、噻虫嗪、噻虫胺、毒死蜱、辛硫磷等拌种或包衣,防治地下害虫及麦蚜,兼治小麦黄矮病。

(二)马铃薯

为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早疫病、茎基腐病、黑痣病、环腐病、病毒病、地下害虫等,准备23把切刀置于0.5%的高锰酸钾溶液或75%酒精中浸泡消毒,遇病、烂薯应将其剔除,同时更换切刀,以防止病菌传递感染。种薯切块后选用霜脲锰锌、咯菌腈、氟环·咯菌腈、或精甲··嘧菌任意一种进行种薯包衣,以防马铃薯疫病;硫酸铜或甲托浸种,适乐时拌种防治马铃薯环腐病;也可选用甲基硫菌灵+春雷霉素、白(绿)僵菌、苏云金杆菌、木霉菌等生物制剂拌种,防治土传、种传病害和地下害虫。

(三)油菜

油菜立枯病、霜霉病、菌核病等选用生物农药多粘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进行包衣或拌种,或含枯草芽孢杆菌、哈茨木霉菌等生物菌肥进行土壤处理。

(四)玉米

100kg种子用苯甲嘧菌酯22.4g+丁硫克百威420g+碧护12g+成膜剂5g+适量警戒色,预防玉米真菌性病害和虫害;瘤黑粉发生较重地块或对瘤黑粉病高感品种每100kg种子用苯醚甲环唑9g+噻呋酰胺144g+丁硫克百威420g+碧护12g+成膜剂5g+适量警戒色。亩用50%乙草胺150毫升,播后即施药防治草害;也可亩用玉草净(有效成分为2%甲草胺、25%乙草胺、15%莠去津)150-200毫升,于播后苗前兑水50—60公斤均匀喷雾于地表。

二、注意事项

(一)选择合格产品。选用三证齐全(农药登记证、生产许可证、产品标准证)的拌种剂,确保药剂的质量和效果。

(二)精准控制用量。拌种后晾干种子,避免阳光直射,待种子表面干燥后及时播种,避免长时间存放。小麦若需同时使用杀虫剂和杀菌剂,应先拌杀虫剂并堆闷,再拌杀菌剂后立即播种。

(三)科学安全用药。种子处理需精准控制用量,过量使用如粉锈宁、辛硫磷等药剂拌种,会导致作物出苗延迟、生长受阻,甚至出现缺苗断垄现象,因此务必谨慎操作。注意科学轮换用药,避免长期使用单一拌种剂,防止病虫害产生抗药性。

(四)做好防护工作。拌种时穿戴防护服、手套、口罩等,避免直接接触药液。拌种后及时清洗工具,剩余药液和包装物应妥善处理,避免污染。



友情链接

主办:山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山丹县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陇ICP备12000199号-1 甘公网安备62072502000105号 网站标识码:620725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