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县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索引号 | 6207250037/2018-67303 | 发文字号 | |
关键词 | 发布机构 | 统计局 | |
公开形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目录 | 统计局 |
生成日期 | 2018-01-18 04:52:32 | 是否有效 | 是 |
今年以来,由于受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等综合因素影响,全县经济低位开局、低速增长、低迷运行。经济增长速度骤降,工业生产回升乏力,市场消费活力不旺,财政税收异常艰难。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低于去年、不及预期,整体运行态势较为严峻,止滑稳增任务非常艰巨。
2017年前三季度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全县实现生产总值35.44亿元,增长1.9%,比计划目标低6.3个百分点;
工业增加值达到3.26亿元,下降4.4%,比计划目标低13.4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95亿元,下降4.3%,比计划目标低13.3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7.93亿元,下降30.7%,占目标任务的48.6%,比计划目标低45.7个百分点;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4.81亿元,增长5.4%,占目标任务的72.5%,比计划目标低4.6个百分点;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206元,增长8.7%,占目标任务的70.5%,比计划目标高0.7个百分点;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002元,增长7.7%,占目标任务的56.9%,比计划目标低1.3个百分点。
二、运行情况
(一)经济增速缓慢回升。前三季度,全县实现生产总值35.44亿元,增长1.9%,比上半年提升0.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03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7.7亿元,下降4%;第三产业增加值18.72亿元,增长3.3%。
(二)农业生产好于去年。今年全县粮食面积及产量稳定增长。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62.15万亩,增加0.44万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3.44万亩,下降1.13万亩,其中小麦面积21.28万亩,减少0.39万亩。油料作物播种面积8.83万亩,减少1.09万亩,其它作物播种面积9.87万亩,增加2.66万亩。至目前,全县夏粮收获已全部结束,秋粮收获也已接近尾声,由于今年大麦、马铃薯、洋葱等经济作物及羊肉价格均有所回升,带动了农业增产又增收的形势,也拉动了农民收入的增加。
(三)工业生产触底回升。前三季度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3.1亿元,下降4.2%,比上半年提升17.8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95亿元,下降4.3%,比上月提升19.8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花草滩煤矿选煤厂9月份正式入库统计,1-9月累计上报工业产值2.4亿元,一次性贡献了9360万的规上工业增加值,扭转了全县工业持续下滑的局面。
(四)投资总额持续下滑。前三季度全县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7.9亿元,下降30.7%。其中第一产业完成39909万元,下降36.8%;第二产业完成65231万元,下降62.2%;第三产业完成174119万元,增长4.3%。50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3.02%,5000万元以下项目投资下降60.93%,房地产投资下降30.8%。
(五)商贸服务业平稳增长。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1亿元,增长5.4%,比上半年收窄3.2个百分点。限额以上单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95亿元,下降4.1%。支撑GDP核算的批发、零售业销售额分别增长15.4%和11.6%,住宿业营业额下降1.4%,餐饮业营业额增长14.9%。
(六)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206元,增长8.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02元,增长7.7%。
(七)财政增收压力较大。前三季度,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7416万元,下降22.2%,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37990万元,下降22.26%。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6321万元,增长5.55%,非税收入完成6403万元,下降36.45%,基金收入完成5266万元,下降6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0100万元,增长12.11%。其中支撑GDP核算的一般公共服务等八项支出完成89787万元,增长2.1%。
(八)金融机构存贷款稳中有升。前三季度,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3.89亿元,比年初增加2.7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75.24亿元,比年初增加6.68亿元。
三、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工业经济面临压力较大,制约因素仍然很多。一是水泥企业主要原材料和能源供给方都在环保督察重点区域内,原材料及能源供给都存在问题;二是铁合金企业因环保督察进行避峰生产,产能利用率不到同期三分之一,加之受上游钢铁企业去产能和环保问题等原因价格下跌严重,企业亏损运营,生产不足;三是化工企业因环保设施不达标,整改投入大,企业无力整改,计划关停硫化碱生产线,化工行业生产急剧下降。四是受国家去产能政策影响,长山子煤矿现已经开始拆除设备,分流人员,回填矿井。
(二)重点项目建设及固定资产投资形势依然严峻。目前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与预期目标相差较大,前三季度仅完成全年计划的48.5%,项目数量和投资呈现“双降”态势。一是项目储备“告急。”至目前,全县在库项目65项,比上年同期减少65项,下降49.6%,当年新入库项目占全部项目个数的69.7%。二是重大项目投资不足。全县5000万元以下项目投资额比上年同期减少11.2亿元,同比下降60.9%,较上年同期回落66个百分点,对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支撑严重不足。三是房地产投资锐减,至9月全县仅完成房地产投资3.67亿元,下降 30.8%。
(三)消费增长动力较弱。一是重点企业经营效益不佳。大部分商业企业经营遇冷,业绩持续下滑,重点企业销售状况欠佳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减弱。二是主要行业经营低位徘徊。大宗商品和大型超市销售状况差,零售额所占比重较高的汽车、家具建材业同比分别下降51.1%、41.1%。三是电子商务拓展延伸缓慢。电商已经成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最强增长点,但是全县电商行业发展缓慢,存在严重的购买力外流。四是涉及民生领域的一般公共服务、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等财政八项支出增幅较低,财政八项支出增长2.1%,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下降19.2和4.2个百分点,对非营利性服务业增长带动力明显减弱。
四、对策及建议
一是多措并举抓好四上企业培育。进一步明确行业主管部门的主体责任,按照“先进库、再有数”的制度规定,全面摸底打捞,有针对性的筛选培育、打捞申报,确保统计调查单位进库的均衡性,切实做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资质以上建筑与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企业的入库力度,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责任要求,全力解决统计进库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进库数量确保经济增量,扩大总量,提高增速。
二是加大项目对经济的支撑作用。紧盯目标任务,加快年初确定和新增的固定资产投资重点项目的开工和建设进度,尽快形成有效投资。积极协调集中解决项目建设中土地、能源、手续办理等难题,全力破解项目数量和增量“双下降”的困境。严格落实项目主管部门责任,统一时间和要求抓紧办理相关项目手续,完善入库资料,及时入库入统,形成有效投资,尽快扭转目前投资增速下滑的局面。
三是引导“全渠道零售”经营。一是促进实体零售商开辟线上渠道,并将线上线下渠道进行有机融合,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销售模式。二是促使实体零售与电商企业形成良好的线上与线下销售的整合模式,达到双赢目的。三是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契机,抓住电商销售的“红利期”,加快实现零售企业转型升级和突破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