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县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
索引号 | 6207250015/2021-00037 | 发文字号 | |
关键词 | 发布机构 | 统计局 | |
公开形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目录 | 山丹县统计局 |
生成日期 | 2021-09-07 09:41:15 | 是否有效 | 是 |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县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呈现稳中加固,稳中向好的态势。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上半年,全县实现地区产总值32.9亿元,增长10%。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5.63亿元,增长13%。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7.53亿元,增长6%;工业增加值增长10.7%,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7%;建筑业增加值完成1.71亿元,下降6.3%。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9.74亿元,增长10.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3亿元,增长28.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245元,增长8.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697元,增长12.7%。
二、经济运行情况
(一)农业经济稳步发展。一是各类农作物播种面积稳步增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6.57万亩,增长4.15%。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6.6万亩,增长16.6%。蔬菜种植面积3.11万亩,增长81.33%。二是农产品产量持续增加。蔬菜产量达到6299吨,增长1.83%。上半年猪存栏1.86万头,增长17.28%,出栏2.37万头,增长15.28%;牛存栏2.61万头,增长29.01%,出栏0.37万头,增长12.96%;羊存栏62.42万只,增长10.5%,出栏25.61万只,增长23.67%;鸡存栏23.12万只,增长2.66%,出栏20.34万只,增长2.45%。
(二)工业生产平稳增长。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2%。其中煤炭开采洗选业增长17.9%,增速比一季度下降25.8个百分点;农副产品加工业增长65.7%,增速比一季度提高14.9个百分点。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9.4%,增速比一季度下降21.7个百分点。
(三)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上半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22%。其中:项目投资增长24.24%,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35.32%。从投资构成看,全县建安投资增长3.4%,设备工器具购置增长119.3%,其他费用投资下降72.87%。从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64.75%,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90.9%,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2.04%。三次产业投资结构占比为5:41:54,与去年同期比较,一产降低62个百分点,二产和三产分别提高244和14个百分点。
(四)消费市场发展势头强劲。一是城乡市场同步增长。城镇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18607.9万元,增长28.8%;乡村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4389.6万元,增长24.6,城镇市场回暖好于乡村。二是餐饮收入回升较快。商品零售业完成消费品零售额123061.5万元,增长22.1,占全县消费品零售额的86.1%,是拉动消费品市场的主力;餐饮业实现营业额19936万元,同比增长83.8%,两年平均增长16.6 %,占全县消费品零售额的13.9%,快速回升态势明显。三是主要商品类别零售增势良好。限额以上单位销售的14类商品中有8类商品实现正增长。其中占比较大的石油及制品类增长7.2%,中西药品类增长43%,粮油食品类增长20.1%,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55.2%。
(五)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上半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4245元,增长8.9%,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长10.5%,经营净收入增长3.4%,财产净收入下降18.2%,转移净收入增长11.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697元,增长12.7%,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长16.3%,经营净收入增长6.4%,财产净收入增长9.3%,转移净收入增长13.2%。
三、存在的问题
(一)一产业优势不明显。一是上半年蔬菜播种面积3.11万亩,虽增长81.33%,蔬菜产量仅增长1.83%。且全部来自于设施蔬菜。设施蔬菜占比小,种植面积仅0.17万亩,占蔬菜种植面积5.5%,影响上半年种植业增加值增速。二是上半年羊饲养量达到88.04万只,出栏25.61万只,同比增长23.67%,占畜牧业总产值的77%,因羊产业基数大,增长空间受限,影响畜牧业增加值增速。三是山丹农业用水长期紧张,耕种面积有限,在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有限,结构调优难。
(二)工业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一是在库的25户规上工业企业中,6户企业下降幅度达到30%以上,合计下降幅度达到68%,拉低规上工业增加值19个百分点。二是水泥市场销售不畅,产值不足同期一半。三是受淘汰落后产业政策影响,两户铁合金冶炼企业用电价格上调,生产成本增加,无法正常生产。
(三)建筑业生产大幅下降。一是受固定资产投资下滑影响,建筑企业签订的合同额明显下降。二是老企业支撑作用发挥不好,新增企业后劲不足。四户占比较大的建筑业企业产值均呈下降趋势,新入库的3家企业,产值不到50万,拉动作用弱。三是有重大项目竞争资格的企业偏少,二、三级资质企业占全部资质以上企业数的68.4%,在道路交通、桥梁等重大基础设施领域竞争力弱。
(四)固定资产投资后劲不足。一是在库项目支撑不足。目前在库在库的56个项目中9个项目处于停建状态,5个已完工,剩余42个项目有效投资量仅为21.4亿元。二是房地产开发投资大幅下降。1-6月在库房地产项目较上年同期减少6项,计划总投资减少4.3亿元。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35%。三是项目入库率低。一部分项目工程量不足,缺少统计入库要件无法入库。一部分项目已达到入库施工量,但不能提供施工合同导致无法入库。
(五)市场消费潜力不足。一是去年“五一”期间政策性促消活动力度大,带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明显。今年力度不及去年同期,影响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较快增长。二是大型商超和零售药店营业额分流明显,小规模零售商家消费很难纳入统计范围。三是法人在外地的零售、医药企业门店分流了本地企业的营业额,致使在库企业增长乏力。
(六)城乡居民增收困难。一是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受政策的影响较大,上升空间小。近年来部分企业因市场萎缩,企业经济效益不佳,行政、事业单位工资没有增资等政策出台,增长缓慢,是影响城镇居民收入增长乏力的重要因素。二是农村居民收入在种养殖行业占比高,上半年全县蔬菜种产量只有0.63万吨,同比增长1.83%,牛出栏增加420头,增幅较小,制约了农村居民经营收入增长。三是经营性收入增长难度加大。当前城乡居民经营收入过于集中在批零住餐、交通运输等传统行业,受经营成本的增加影响,利润减少,制约了经营净收入的增长。
四、对策建议
(一)发展特色产业,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立足特色种植和养殖,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提高农民经营性收入。有效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巩固和提高农业产业对农民增收基础性支撑作用。
(二)加强统筹安排,促进工业持续增长。高度关注重点企业生产经营,对生产正常的企业要挖潜力、扩产能,提速增效。对存在困难的企业,要强化协调、优化服务,针对生产经营中面临的个性问题和突出困难,逐企帮扶,脱难解困。
(三)狠抓项目投资,确保按时入库。加强投资项目管理调度,力争已批复的项目尽早落地开工,加快建设,形成有效投资;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以企业、产业转型为重点,狠抓产能扩建和技改项目,加大工业项目投入,培育工业经济增长点;同时做好项目入库材料准备,及时入库,做到开工一个入库一个。
(四)多举措发力,确保三产快速增长。采取有力措施扩大需求,通过发放消费券、折扣券、举办购物节等促销活动,促进潜力释放,增强信心,提振消费。利用暑假旅游、消费高峰,培育壮大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进一步激发消费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