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政动态 山丹概况
政务公开 办事服务 互动交流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务信息

政务信息第26期

发布机构:政府办 2022-07-27 15:11:39

26

山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编                    十九

●县市场监管局“三聚焦”破难题严监管筑屏障

山丹县奋力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

县民政局“三个到位” 兜牢民生保障网

县市场监管局“三聚焦”破难题严监管筑屏障

近期,为进一步强化疫情防控临战状态下对市场经营主体防控意识监管力度,市场监管局坚持聚焦重点场所、重点领域和监管执法3项重点环节不断压实工作责任,坚持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全面筑牢市场监管屏障

一是聚焦重点场所,从严从实落实防控措施。成立食品、药品价格、市场监管,后勤保障4个工作组,科学划组分片,动员全体执法人员全面做好疫情防控、食药安全监管等工作。督促经营者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对工作区域进行全面消毒,保持室内通风换气,设置“一米线”、张贴场所码,要求服务人员、顾客佩戴口罩、保持安全距离,落实体温检测、“健康通行码”查验等措施,确保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到位。组织商场超市、农贸市场、药店、冷链食品经验单位和312沿线市场主体从业人员开展核酸检测7015人次。

二是紧盯重点领域,严把疫情防控输入关口。继续暂停进口冷链食品(进口水果)进入我县销售使用。全面落实冷链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台账管理制度,冷链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全部应用“甘肃省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台”,确保冷链食品来源可溯、去向可查,排查冷链食品经营单位229户次,暂未发现冷链食品“体外循环”行为。严格落实“每周一检”制度,对人流量较大的经营单位,适当加大检测频次,确保第一时间发现疫情风险,及时切断输入途径。加大对严格禁止50人以上集体聚餐和农村自办宴席的执法检查力度,对政策落实不到位的经营单位坚决予以关停。

三是加强监管执法,全面维护市场经营秩序。加大对生活物资、疫情防控用品的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查处食品、药械、价格、质量等违法违规行为,切实维护市场经营秩序。检查各类市场经营主体1124户次,督促疫情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26家经营单位立即整改。充分发挥零售药店疫情防控“哨点”作用,核实“四类”药品销量波动预警2条,处理体温异常预警22条、连续多次购药预警3.2万余条、一次性购买多盒药预警3820条。

                                                          (市场监管局  潘仪民)

山丹县奋力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

按照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求,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重点,突出年度性任务、针对性举措、实效性导向,扎实有序做好乡村产业、乡村建设、乡村改革、乡村发展等重点工作,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焉支大地上处处呈现出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坚持高位推动,靠实责任链条,让农业“强”起来

始终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政治责任,按照坚守“两条底线”,培育富民产业,打造“两园两基地”、抓好“两个国家级示范县”建设,持续提升现代农业质效,稳步提高群众收入水平的发展思路,高站位谋划部署、高标准强力推进围绕“五大振兴”,建立“一项工作、一名领导、一个专班、一抓到底”的工作推进机制。整合各类涉农资金2.5亿元,加大基础设施、产业园区、乡村建设等“三农”领域的扶持力度,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聚焦产业支撑,构建产业体系,让产业“兴”起来

深入实施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三年倍增行动,着力建基地、强龙头、延链条、聚集群、培园区、创品牌,谋划争取农业重点项目57项,总投资47亿元,建设位奇镇四坝村水肥一体化马铃薯绿色标准化农业示范点等45个,着力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现代肉羊融合发展产业园建设,形成多主体参与、多要素聚集、多业态发展、多模式推进的融合格局。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全县粮食播种面积达到46.06万亩、小麦播种面积达到20.95万亩,超额完成了指标任务。马铃薯、油料、饲草、高原夏菜、中药材等特色种植面积达到29.6万亩,肉羊、肉牛、马匹饲养量分别达到160万只、4万头、2万匹以上。2022年,力争全县农业增加值达到19.4亿元、增长8%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700元,同比增长10%以上。

强化党建引领,提升治理成效,让乡村“美”起来

高质量推进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着力选优育强“312”村干部“雁阵”,健全完善“三张清单”“四诺工作法”等制度机制,进一步强化党建共同体对产业发展的引领、聚合、提升效应。健全完善党建引领“五治三团”融合治理机制,大力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着力提升乡风文明。统筹整合资金2.67多亿元,实施人居环境整治等项目103个,建设省市级乡村建设示范村30个,加快推进6个生态宜居村庄建设,改造提升清泉村、双桥村7个村1800多户的住宅风貌,结合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程,力争全年完成10000户28513人的搬迁安置任务,确保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就业、有发展的目标。

巩固脱贫成果,激发改革活力,让农民“富”起来

持续深入开展以村内练、乡内比、县内赛为主的“一行动一活动”,不断提升“三农”干部工作水平和服务群众的能力。全面加强517户1472人“三类户”动态监测,进一步巩固提升“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成果,坚决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坚持以深化农村改革、强化“三资”管理为重点,全县流转土地43.7万亩,涉及农户3.51万户,土地经营规模化率达到91%,在清泉镇西街村、清泉村、陈户镇寺沟村、位奇镇四坝村开展村集体经济公司化改革试点,探索构建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党组织+公司+农户”、集体资产入股公司化运营、挖掘资源运营村集体经济公司四种模式,切实增强村集体经济组织的“造血”能力,让更多群众分享改革红利。(农业农村局)

县民政局“三个到位” 兜牢民生保障网

今年来,山丹县民政局聚焦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基层治理等重点任务,坚持做到“三个到位”,持续巩固拓展兜底脱贫成果,兜紧兜牢民生保障网。

聚焦困难群众,兜底作用彰显到位不断健全“一门受理、协同办理”、主动发现走访联系、领导干部包抓乡镇等工作机制,完善农村低保与临时救助、特困供养等其他社会救助政策的有效衔接,打好政策“组合拳”。今年以来,全县新增城乡低保350人、特困供养38人、事实无人扶养儿童2人。共救助各类困难群众16908人,发放城乡低保金3160.94万元,残疾人两项补贴资金303.223万元,临时救助金1456.68万元。结合“三进三问三查保稳定促发展惠民生”活动,对特殊困难群众进行全面摸排核查,把已脱贫建档立卡户中的2287人纳入农村低保、452人纳入特困供养,“政策性兜底保障”占脱贫人口15.4%,确保兜底保障对象更实、成色更足。

聚焦民生实事,为民务实服务到位。靠实监护责任,完善监护协议,明确监护人义务和权利,对监护照料责任履行不到位的及时更换监护人。全面落实走访探视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对分散特困供养人员推行“救助+物资+服务”的救助模式,委托3家第三方服务机构为分散特困供养对象和经济困难老年人提供四个一日间照料服务4.2万人次,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同时,投资600万元新建2个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投资615万元完善了敬老院下水管网和消防设施,投资50万元对县中心敬老院周边环境进行绿化、美化、硬化、亮化,进一步增强了养老服务能力。加强敬老院内部管理,修订完善各项制度27项,并定期开展护理人员培训。

聚焦基层治理,提质增效引导到位。分发挥村民自治和村民监督作用,指导全县111个行政村和6个社区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把环保理念、文明新风、遏制高价彩礼、丧事大操大办、薄养厚葬等内容充实到村规民约之中,修订完善率达100%。动员引导社会组织聚焦自身公益服务优势,积极参与乡村振兴,12个社会组织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开展志愿服务与献爱心活动42场次,有效助力乡村振兴。投入30万元在东乐镇和陈户镇新建2个社工站,发挥五社联动基层治理和服务困难群众方面的机制作用,服务达220人次,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机关党员干部广泛参与共建社区核酸检测秩序维护、卡口执勤、重点人员管控等工作,在筑牢基层防疫防线中发挥重要作用。(县民政局 李姗姗)

主办单位:山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山丹县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陇ICP备12000199号-1
甘公网安备62072502000105号
网站标识码:620725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