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信息第8期
索引号 | 6207250037/2023-00045 | 发文字号 | |
关键词 | 发布机构 | 政府办 | |
公开形式 | 公开目录 | ||
生成日期 | 2023-03-23 17:30:00 | 是否有效 |
第8期
山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编 二〇二三年三月十日
●退役军人事务局:“四聚焦四提升”助推服务退役军人工作迈上新台阶
●统计局:关于做好乡镇统计工作的三点思考
●清泉镇:“三抓三促”强落实凝心聚力促振兴
●李桥乡:“四强化”下好春耕“先手棋”打好稳粮“主动仗”
退役军人事务局:“四聚焦 四提升”助推服务退役军人工作迈上新台阶
为深入认真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事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坚持以服务退役军人为中心,以“军”需为己任,以“军”意为指针,以“四聚焦 四提升”密切联系群众,提升服务效能,引导退役军人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助推全县服务退役军人工作迈上新台阶。
聚焦典型示范引领,提升辐射带动作用。选聘党校教师、退役军人、机关干部成立“老兵宣讲团”开展“老兵永远跟党走—老兵宣讲”活动8场次,引导全县退役军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聘用12名优秀退役军人担任思想政治辅导员,常态化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领退役军人持续发扬在部队的优良作风,凝聚起“退伍不退志、退役不褪色”的强大力量。
聚焦爱心帮扶援助,提升民生服务效能。为全县驻丹部队和300名重点服务对象发放慰问金22万元;为9名新冠感染住院及身患大病导致生活困难老年优抚对象发放临时性救助资金1.16万元。按照采集对象不漏一人、采集信息不错一点的要求,高质量完成全县4569名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全要素建档立卡工作,实现实时动态管理。建立常态化联系退役军人制度,局机关干部包抓18名联系户,常态化做好沟通联系、感情联络、心理疏导、思想引导、帮扶援助等工作,切实增强与退役军人的深厚感情,畅通退役军人表达意见的渠道。至目前,受理优待证申请4498人,完成发放4054张;发放“甘肃省退役军人医疗保健爱心卡”361张;办理“天翼拥军卡”504张;办理“防癌抗癌保险卡”377张;招募26家企业报名加入我县“拥军联盟”,引导企业讲奉献、退役军人得实惠、军人职业受尊崇。
聚焦服务平台搭建,提升就业创业水平。围绕集聚创新资源、培育创新人才、培育创新主体等重点工作,在县军民融合产业园内打造集办公、培训、产品展示、住宿、餐饮、项目服务为一体的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目前已入驻军创企业5家、退役军人团体1家。联合人社局举办2023年山丹县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暨“春暖农民工 春风送岗位”现场招聘会,现场解答相关问题40余条,发放政策宣传彩页200余张。鼓励辖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聚焦舆论宣传引导,提升军人职业尊崇。依托局属微信公众号“山丹退役军人”发布信息224条;抓住“赶集日”“普法宣传周”等节点在农村集市、龙首广场等地开展便民宣传10余场,发放宣传彩页2万余份,宣传短信1万余条;在县域景区、窗口单位设立“军人依法优先”“优抚对象优先”标识200余处;在公共收费停车场设立“军人免费停放”标识18处,营造军人受尊崇、退役军人受尊重的浓厚氛围。
(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陈娟)
统计局:关于做好乡镇统计工作的三点思考
当前,乡镇统计人员调整频繁,农业统计基础仍然薄弱。从事农业统计工作,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以学促干、务实高效,不断提高基层统计工作水平。
一要增强危机意识,切实抓好业务知识学习。很多新调整的统计员,对统计法律法规、方法制度、报表数据、基层情况都不甚了解,从事统计工作一知半解。对此,一定要树立危机意识,增强主动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参加培训、沟通对接、走村入户等方式,在最短时间内掌握农业农村统计业务知识,摸清镇村人口、耕地、产业、收入等情况,为精准高效做好农村统计工作奠定根基。
二要树立大局观念,主动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疫情结束后,省市县格外重视经济高质量发展,建立县域经济考核评价、高质量发展季调度季评价等机制,从上到下传导压力,兄弟县区竞相发展,以发展论英雄,按排名兑奖惩。在此态势下,统计部门肩负的使命重大、压力巨大。对此,乡镇统计员要有清醒地认识,把该担的职责担起来,通过扎实有效的农业统计工作,有力服务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要发扬务实作风,高效落实统计重点工作。统计讲求精准,数据贵在质量。乡镇统计员要深入下去调查研究、分析监测、跟踪调查,确保高质高效落实各项任务。一是认真学习报表规范要求,深入田间地头开展调研,落实种植面积,加强畜禽监测,客观、真实、准确上报数据,做到应统尽统、数出有据。二是积极主动做好住户和劳动力调查工作,每月会同辅调员深入样本户家中,详细询问就业务工、收入来源、子女上学、养老金发放等情况,督促指导记账户规范记账、如实记账。三是注重投资项目报送,与项目办多沟通,对区域内投资项目及时掌握进展、申报入库、上报数据,支撑固定资产投资任务的完成。四是不断提升数据分析能力,结合乡镇实际,经常性撰写上报一批有高质量的统计分析和信息稿件,客观反映乡镇工作成效。五是注重加强统计台账、制度、场地、设施等基础建设,多向政府领导汇报争取,提升基层基础水平,更好满足乡镇统计工作需求。
(县统计局 陈元龙)
清泉镇:“三抓三促”强落实 凝心聚力促振兴
为迅速贯彻落实省市县“三抓三促”行动动员部署会议精神,清泉镇以“三抓三促”行动为抓手,坚持“干”字当头、“实”字发力、“细”字落实,团结带领全镇广大党员干部在学习上下苦功、在执行上铆足劲、在效能上见真章,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强烈的使命担当、务实的工作作风,全力推进“三抓三促”行动在清泉落地生根、落实见效。
加速建设重点项目。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镇党委、政府高位部署、靠前指挥、加速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二期项目、红寺湖村双叉子截引工程、蔬菜生产基地节水设施建设等项目已开工建设,积极对接国际物流港建设、清泉村甘露康养服务中心、北滩村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点等项目建设土地征用、房屋拆迁、手续办理等工作,按照“重大项目典型化、典型培育清单化、清单落实责任化”的措施要求,抽调镇、村两级“精兵强将”成立工作专班,逐户上门入户宣传政策,深入了解群众诉求,做好思想动员工作,为项目快速落地建设提供有力的要素保障。
加快培育特色产业。完善全镇“一园三带五体系”产业发展布局,着力建基地、强龙头、延链条、聚集群,接续打造乡村建设、产业发展、环境提升等一体推进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用好以商招商、园区招商等招商模式,进一步扶持杭州嘉尔植、甘肃廖大侠等龙头企业,拓展延伸露地蔬菜、花卉制种等六大主导特色产业链条,构建集群成链、量质齐升的多元特色种植产业体系。采取“招商引资+政府投资+金融撬动”模式,接续推动清泉典雅民居、双桥彩虹村庄建设,主动融入大佛寺景区综合开发,加快推进甘露康养服务中心建设步伐,有效促进文旅融合发展。
稳步推进乡村建设。按照“示范带动、串点成线、连线成片”的发展思路,新建省级乡村建设郑庄村、重要节点北滩村等各具特色的示范样板村,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提升。以交通主干道为重点,进一步打造焉支大道城市形象整塑提升示范带、佛山路乡村振兴示范带和山丹河生态景观示范带,一体配套实施基础设施、绿化美化、环境改善、产业培育等项目,布局多元业态,凸显集聚效应。结合生态地灾搬迁,以红寺湖、北滩等村为重点,整村整社拆除老旧房屋,加快集中安置点建设,配套道路交通、土地整理和设施农业、规模养殖等后续产业项目,切实让群众算好“生态账”“经济账”“幸福账”。
扎实开展问题整改。以省级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后评估验收反馈问题和自查问题为抓手,督促各村严格按照防止返贫监测专项排查工作要求,以“不漏一户、不落一人、不留死角”的方式,全面掌握群众现实需求和存在困难,逐一建立问题台账、明确整改措施和时限要求,实施销号清零、问题清仓见底。坚持把“甘肃一键报贫”系统推广应用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有效手段,充分利用党员会、板凳会和微信公众号、村民微信群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宣传培训“甘肃一键报贫”系统,不断提高群众的政策知晓率,目前已完成农户自主申报8户,入户核查8户。
李桥乡:“四强化”下好春耕“先手棋”打好稳粮“主动仗”
为坚决守好粮食安全底线,高质量完成2023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李桥乡以“三抓三促”行动为契机,抢抓春季农业生产关键节点,坚持“四强化”对全乡春耕备耕工作谋划部署,精心制定时间表、路线图、任务单,统筹抓好当前各项工作,为稳产增收夯实基础。
一是强化党建引领,坚持抓“早”。坚持全乡上下一盘棋,统一思想,明确任务,狠抓落实,及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安排部署,成立了以乡党委、政府负责人为双组长,联系村领导为副组长,乡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各村党组织书记为成员的春耕备耕工作领导小组,按照“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配合抓、驻村帮扶队员蹲点抓、乡村干部分片联系对接抓”的工作原则,提前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区域,将春耕生产任务细化到点、明确到人,切实做到早谋划、早安排、早部署、早落实。
二是强化氛围营造,突出为“农”。为提升春耕生产能力,营造浓厚备耕氛围,及时采用线上线下、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宣传彩页、“村村响”大喇叭等多种宣传方式,广泛宣传春耕生产知识和种植补助政策,引导广大群众不失时机抓好春耕备耕,千方百计应农时、保生产,有效提高了农户对春耕备耕重要性的认知度,充分调动广大农户的积极性。截至目前,各村宣传春耕生产等政策26次,参与群众1000余人次,组织党员先锋队和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0次,切实掀起了全乡春耕备耕的热潮。
三是强化农技服务,技术出“彩”。针对部分农户对春耕生产方向辨别不足问题,乡上及时衔接县农技中心、县畜牧兽医中心和专业技术人员及乡域内“土专家”“田秀才”“种植大户”深入田间地头,按照群众对春耕生产技术需求,分别围绕设施蔬菜种植、瓜菜育苗、土壤管理、病虫害防治、动物病变防控等方面,分区域、“点对点”为农户开展管护培训,现场解答“疑难杂症”。结合撂荒地整治,扎实开展闲置土地、撂荒地排查登记,充分盘活撂荒地,提高土地使用率,确保应耕尽耕。目前,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2期,邀请专业人员到村指导春耕备耕10次。
四是强化农资储备,保障要“足”。农资储备“粮草足”,春耕备耕“有底气”,农业收成“有盼头”。为保证春耕生产农资、物资的有效供应,确保春耕备耕工作抓紧、抓实、抓好,积极衔接县农业农村局,为12户农户购买化肥地膜累计补贴58吨。同时,组织工作人员深入农资经营点对农药、化肥、种子等经营店铺进行检查,进一步摸清辖区内现有农资底数,建立农资数量台账,引导各农资店铺充分储备良种、农药、化肥、地膜等春耕物资,防范并严厉打击哄抬农资价格等不法行为,全力保障春耕期间的农资农具供应,为确保春耕生产顺利推进“保驾护航”。
(李桥乡 焦奕清 张子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