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信息第18期
第18期
山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编 二〇二三年五月十二日
●清泉镇:多措并举“抓”整治 人居环境“亮”新颜
●县发改局:厚植沃土精筑良巢引商来
●县医保局:打好五套组合拳 强化门诊就医和药店购药日常监管
●县金融办:提升金融工作服务质效 推动质押贷款稳步发展
清泉镇:多措并举“抓”整治 人居环境“亮”新颜
清泉镇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各类环境卫生死角和脏点、乱点、丑点,下大力气整治城乡人居环境,从源头上彻底解决“脏乱差”问题,实现一体推进、全域提升,开启人居环境“美颜”模式。
坚持党建引领,压实责任“强推进”。持续强化党建示范引领,充分发挥27个村(社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将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书记工程来长抓长管。党组织、党员干部亮诺践诺,成立党员先锋队、攻坚队,广泛发动党员群众,构建“党委主导、支部牵头、党员示范、党群共治”的“党建+人居环境”整治新模式,通过定人员、划区域、分任务、明责任,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营造起“户户提升、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
坚持精准施策,全域整治“无死角”。坚持“专项排查与日常巡查”相结合,镇、村(社区)网格员紧盯人居环境、村居风貌存在的短板,抓重点、找难点、解痛点,靶向发力。以主次道路、背街小巷、小区楼院、房前屋后等为重点,对村庄周围、房前屋后、路边墙根的杂物、生活垃圾等进行彻底清理;规范商铺门前“三包”,清理整治店铺前乱堆乱放问题,保证通道畅通;对沿路沿线及沟渠水塘里的垃圾、漂浮物进行全面清理打捞,共建整洁、美丽的人居环境。
坚持宣传引导,营造氛围“造声势”。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开展宣传引导,结合“清洁家园志愿同行”“摈弃陋习共筑新风”“保护环境关爱地球”等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活动,通过发放宣传页、现场解答、政策讲解等方式,对“如何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何做好垃圾分类”等进行系统讲解,提高群众的参与度。充分利用“清泉话语”微信公众号、村(社区)微信群等平台开展线上宣传教育,积极转发温馨提示和小视频,引导群众从细微处做起、从身边做起,养成健康文明生活习惯。
坚持常长兼顾,着眼长效“建机制”。清泉镇坚持集中整治与长效管理相结合,健全完善综合整治长效机制,实行周整治周通报及“红黑榜”制度,严格落实好周五清洁日集中清扫工作,确保垃圾有人清、厕所有人管、污水不乱排,及时清扫、转运村庄主干道等公共区域垃圾,对垃圾储运设施设备及时消毒,确保安全;建立“问题导向、强化整治、督查问效”工作机制,包村(社区)领导一周两督导,镇纪委、环保办等加强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督促整改,立足根本,解决“整治、反弹、再整治、再反弹”问题,真正形成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
(清泉镇)
县发改局:厚植沃土 精筑良巢引商来
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招商引资大会精神,牢固树立“以招商论英雄、以项目建设论成败”的鲜明导向,深入实施“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全力推动招商引资工作提质增效。
强化领导,专业队伍抓招商。成立县招商引资指挥部,围绕新能源综合开发利用、煤炭生产集散、农畜产品精深加工、新材料等领域组建8个产业链招商专班,进一步明确招商重点及工作任务。各产业链招商专班积极开展“请进来”“走出去”活动,精心绘制“两图谱四清单”。1-4月,共开展“请进来”活动52次、对接项目42项,开展“走出去”招商活动15次,对接企业45家、项目35项,实施新建续建招商引资项目7项,其中新签约入库项目5项,投资额11.84亿元。落实省外到位资金5.35亿元,同比增长115.73%。
营造氛围,优化环境抓招商。扎实开展“三抓三促”行动,全面落实《促进经济稳中有进推动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认真落实“首席服务官”制,主动为企业纾困解难,严格执行退税减税等各项优惠政策,切实为企业降本减负。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标准,设置6个综合服务窗口,进驻政务服务事项1142项,累计办件3.72万件,评价3.59万次,满意度100%。加快数字城市建设,全面推广应用“爱山丹”微信小程序,开通15项高频事项线上预约办理服务,有效解决办事群众“多头跑、跑远路、跑多趟”的难题。成立帮办团队,为企业开办提供全流程代办服务。积极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切实提高企业依法治企、依法维权能力。推进“服务型”执法建设,引导各行政执法部门加快转变监管理念,促进文明执法、人性化执法、柔性执法、阳光执法向纵深推进。
压实责任,锚定目标抓招商。深入实施“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紧盯“三个500强”、行业100强和上市公司等大企业,开展领导干部“包抓联”活动,积极落实“六必访”措施,做到“一企一策”“一项目一清单”,建立企业“白名单”制度,全力组织开展精准招商、驻点招商、以商招商。一季度新签约入库甘新蒙煤焦甘肃有限公司年产40万吨洗煤生产线、宏能煤业有限公司供热改造项目、绿动新能源有限公司东乐北滩10万千瓦光伏项目、曦景新能源电力有限公司东乐北滩10万千瓦光伏项目等一批产业关联度高、带动效应强的大项目、好项目。全力推进循环建材产业园、高原夏菜种植基地、肉牛肉羊深加工等20项重点在谈项目成功签约,加快推动五彩欢乐城、全自动智能化马铃薯深加工、年产10万吨石英石加工生产线等9个签约项目落地实施,持续抓好东乐北滩40万千瓦光伏基地、年产600kg绒促性素粗品等5个落地项目投产达效。
(县发改局 刘伟明)
县医保局:打好五套组合拳 强化门诊就医和药店购药日常监管
县医保局通过大数据监管、日常检查、专项检查、县区互查,对定点医药机构开展全覆盖检查,不断强化对门诊就医和药店购药医保基金使用的监督管理,织密扎牢医保基金安全防护网,全力守好人民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
以全面检查为“重点”,维护医保基金安全。严格按照一支检查队伍、一个检查标准、一个检查尺度、统一检查结果的“四个一”要求开展执法监督检查。在日常监管全覆盖的基础上,创新推行“职工门诊共济、门诊慢特病‘双通道’落实情况等专项检查”机制。继续强化医保、公安、卫健、市场监管等多部门间协同联动。按照市医保局安排实行跨区域联合交叉检查,采取县内检查和县区互查相结合的“纵向联合、横向联动”监管模式,开展多部门联合检查、县区互查,并邀请社会监督员全程参与监督,依法依规强化定点医药机构日常监管。
以服务协议为“抓手”,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以“一条例三办法”和医保服务协议为抓手,细化日常检查内容,突出监管重点,督促定点医药机构正确行使权利、切实履行义务,为参保群众提供更加合理、必要的医药服务,强化诚信意识,规范医疗机构执业行为和管理服务、促进行业自律。充分发挥协议在基金监管和医疗机构年终考核中的重要作用,一旦发现“两定”机构在门诊就医和药店购药过程中的违规行为,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条款进行处理。
以数据筛查为“引擎”,推进智慧医保监管。定期对门诊就医和药店购药结算数据进行筛查比对,对同一时间段多次就诊、重复刷卡、超量带药等异常数据以现场调阅处方、门诊结算单、电话询问等方式开展核查落实,通过“以点带面”的形式加强门诊就医和药店购药监管。充分运用医疗保障智能监管、运行监测子系统,把大数据赋能作为医保监管的前驱,建立健全事前提醒、事中预警,规则引擎体系,实现“一对一”的指标监测,对限制用药及药品适应症加强事前提醒,有效避免违规诊疗操作。建立“病例审核+大数据筛查+研判分析+非现场检查+现场核查”监管机制,对县域内两定机构刷卡结算数据开展全量大数据筛查,尤其是职工门诊共济、门诊慢特病“双通道”开展以来,将门诊就医和药店购药纳入检查重点范围,实现“全方位、全链条、全覆盖”监管。
以健全制度为“依托”,强化检查结果运用。制定下发《年度行政执法计划》《医保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医疗保障基金监管工作方案》《关于开展2023年医保基金监管定点医药机构自查自纠的通知》等文件,不断强化监管效能。注重检查结果的警示作用,对日常检查情况及时下发处理决定,要求定点医药机构以案为鉴认真结合实际,主动对照问题、及时开展自查自纠,杜绝问题由少积多、由小变大,将使用医保基金安全隐患及时排除。
以政策宣传为“利剑”,营造人人守法氛围。常态化开展医保基金监管宣传活动,发放宣传海报3000余份,向定点医药机构发放“一条例三办法”“十严禁”,向参保人员发放“五不可”“医保凭证不外借”等宣传海报,制作剪纸和漫画等生动有趣的“打击欺诈骗保,维护基金安全”的宣传文案。多平台转发国家医保局曝光台曝光典型案例,促使定点医药机构“以案为鉴、以案促改”。深入乡镇社区、定点医药机构对冒用死亡人员参保信息就诊、持非本人医保凭证就诊等典型违法违规问题进行宣讲,强化警示教育,提升从业人员和参保群众守法意识,营造“人人知法、人人守法、人人监督”的社会氛围,切实管好、用好、护好人民群众的“看病钱”和“救命钱”。
(县医保局 钟雅琼)
县金融办:提升金融工作服务质效推动质押贷款稳步发展
近年来我县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金融工作决策部署,及时把握金融发展新动态,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积极探索多渠道融资途径,丰富政银企合作内涵,优化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切实加强产权质押融资工作与担保业务工作紧密结合,专利质押融资方面成效明显。
探索科技金融深度融合。为加快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进一步提升全县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水平,多渠道多层次满足企业融资需求。县金融办联合县承信融资担保公司大力推广相关服务,积极走访企业,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专利质押优惠政策讲解,切实帮助企业享受政府补贴,鼓励企业积极开展产权质押融资。截至目前,成功办理66项专利的专利权质押,其中技术含量高的发明质押4项,质押金额2639万元。
搭建银企互动交流平台。积极搭建银企互动交流平台,一季度共召开金融工作推进会议及政银企对接会5场次,邀请相关部门、各金融机构及中小微企业参加,印制企业项目融资需求册,通过平台为银行及企业开展专利质押融资工作指导服务,促进科技金融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筛选拥有知识产权、具有较高成长性和较好发展潜力的科技企业推荐给银行,及时向银企双方提供各种政策、信息动态,加强了科技与金融机构间相关企业信息的共享。
优化产权质押融资体系。大力推广知识产权融资质押贷款,拓宽科技型创新型企业融资渠道,对照“白名单”企业,进一步完善融资服务机制,为激励企业科技创新,积极协调银行业金融机构与县承信融资担保公司创新“专利+担保”的贷款模式,解决了专利权融资过程中评估难、风险大等问题,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金融支持。加大惠企宣传力度,全面落实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贴息政策,进一步降低科创型企业融资成本。做好企业知识产权融资需求调查,支持金融机构落实专项信贷计划和放宽不良率考核等监管激励政策,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规模,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全方位开展创新服务,为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撑。
(县金融办 刘佳美)
短消息:
近日我县荣获全省2022年度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综合评价二等奖,拟获得300万元省级补助资金倾斜支持。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决策部署,坚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加强部门协同,破解筹资难题,统筹推进老旧小区设施、环境、管理等综合改造提升,取得了积极的成效。2022年投资1.34亿元(主体改造:7236.55万元;基础设施改造:6205.86万元)改造老旧小区12个,75栋,1894户,改造面积20.1万平方米。今年,全县计划投资7468万元,改造东方小区、南湖生态园、县医院家属楼等老旧小区24个、60幢住宅楼、1239户,改造面积10.77万平方米。
(县住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