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信息第21期
第21期
山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编 二〇二三年六月十二日
●东乐镇:筑巢引凤添活力 招商引资促发展
●县人社局:扩大就业见习规模 多措并举提升青年就业能力
●县工信局:“盯目标、强举措、优服务”稳定全县工业经济“基本盘”
●县政务服务中心:下足解读“真功夫” 挺起政策“硬脊梁”
东乐镇:筑巢引凤添活力 招商引资促发展
健全“人才库”,掀起“招商热”。充分摸清东乐籍在外创业人员、企业管理人员基本情况,建立《东乐镇招商引资线索统计表》《东乐镇招商引资在外人才信息汇总表》。发动广大干部群众用好人脉资源,利用走亲访友、求学务工、商务洽谈、网络新媒体等多渠道讲好东乐故事,发出“引雁”最强音,吸引号召东乐籍在外创业能人返乡、资金回流、技术回乡。至目前,建立招商引资项目信息20余条,走访企业28家,采取电话、视频等方式拜访客商33名。
筑好“招商巢”,引来“金凤凰”。依托兰新铁路、国道312线、G30高速横贯东西,张掖机场和东六一级公路南北通达的“两纵三横”路网框架,立足承接民乐六坝工业园、东乐北滩工业园、张掖国际物流园区的地缘优势,以完善乡村振兴基础设施建设为发力点,提升镇域配套服务功能等各项“硬指标”,投资环境日益优化,要素保障更加完备。引进河南甘淼商贸有限公司注册成立山丹县和邦公路工程材料有限公司,投资4800万元建设张掖远达公路材料有限公司二期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争取近期投入生产。
营造“好环境”,礼遇“新商机”。全面落实“五个一”跟踪服务工作机制,对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实行推进专班,提供特事特办、全程代办和跟踪督办的“保姆式”服务,协调解决企业土地、规划、环评、坟茔搬迁和税务登记等手续办理的具体问题。目前,协调解决日昌升集团山丹新材料有限公司通路和林草地占用、甘肃浦金钢构县内订单少、4家光伏企业在东乐北滩项目落地保障工作等涉及企业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堵点、难点、痛点问题20余件。
(东乐镇 高伟 史思喜)
县人社局:扩大就业见习规模 多措并举提升青年就业能力
今年以来,县人社局按照省市百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要求,努力扩大就业见习规模,提升岗位质量,扎实推进就业见习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广泛宣传,引导全社会支持就业见习工作。通过人社智慧云平台、微信群、QQ群等媒体,结合普法宣传、线下招聘会、人社局长直播带岗等活动,开展就业见习政策宣传35场次,发布就业岗位305个,为高校毕业生及失业青年与用人单位做好岗位需求对接,确保了就业见习双方对相关政策“知根知底”。
二是严格把关,确保见习单位资质条件符合要求。对见习单位的单位运行、政策落实、见习流程管理、见习效果等方面严格把关,鼓励见习单位提供见习岗位期间配备有资质的见习专管员。强化对见习单位的监督管理,不定期对见习单位进行上门抽查,现场核查就业见习情况,并对见习单位政策落实、单位运行、流程管理、效果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对不合格的就业见习单位取消就业见习基地资格,切实保证见习质量。
三是精确匹配,甄别就业条件匹配相应就业岗位。通过线上、线下广泛征集见习单位岗位和见习人员专业信息,根据岗位需求、人员管理及培养方式,精准筛选匹配就业见习岗位与见习人员专业条件。利用高校毕业生来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托管档案时机,对有意愿参加见习的大学生进行就业见习政策讲解,详细登记造册,“一对一”跟进服务,根据所学专业精准推送见习岗位和见习单位。目前,累计开发就业见习岗位80个,组织开展就业见习46人,其中高校毕业生35人、失业青年11人,有效促进了青年更快更好地实现就业。
四是高效落实,切实保障见习补贴及时到位。及时兑现见习青年基本生活补助,确保见习青年权益有所保障,为见习单位吸纳留用见习人员筑牢根基。列支115万元用于见习青年基本生活补助,目前已审核发放97名见习人员的见习补贴46.5万元。
(县人社局 王长林)
县工信局:“盯目标、强举措、优服务”稳定全县工业经济“基本盘”
一是紧盯企业项目促发展,提升高质量发展能级。紧紧围绕煤炭、新能源及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农畜产品加工五大产业板块,精心谋划筹备一批补短板、增后劲、管长远、带全局的产业项目。共谋划新建、续建工业项目19项(续建项目5项,新建项目14项),总投资46.58亿元。目前,伟力得全钒液流储能电池项目已建成投运,青龙管业公司PE管材PE钢丝网骨架生产线项目、张掖市云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产600kg绒促性素粗品项目等10个项目已开工建设,其余项目均有序推进。采取“特色产品展示+重点项目推介”模式,招引石英岩开采、原料供应、加工、销售等产销一体化企业,投资建设高纯石英砂深加工项目,目前已达成初步意向。引进上海先导集团实施先导集团(山丹县)数字经济科技赋能中心项目,建设数字经济科技赋能中心,助力打造数字经济生态服务体系,构筑产业发展创新优势。依托天马科技有限公司马产业基地,谋划建设孕马血清制药基地,打造集孕马养殖、马血清提取、生物药剂生产的新业态。
二是紧盯经济运行强调度,稳住高质量发展势头。建立工业企业“包抓联”“六必访”“白名单”等制度,组织领导干部深入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从竣工项目带动、存量企业拉动、新纳统企业贡献等方面深挖增长点,把支撑摸准、摸透、摸实,更加精准地调度工业增长目标,对表对账逐月逐季抓攻坚,确保增长目标不落空。围绕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工业用电、生产成本、产品利润等指标,强化对27户规上工业企业的运行监测调度,重点围绕疫情防控措施调整后市场动向、企业生产计划及生产趋势做深做细运行分析,及时分析掌握企业动态情况,对企业产销存、原材料价格等指标进行监测预警,发现重大问题及时研究解决,着力稳定企业运行。持续深入实施企业梯度培育行动,建立企业“小升规”培育库,重点对张掖LNG储备中心、金脉节水、浦金重钢构等8户企业进行培育。目前张掖LNG储备中心已顺利入规,力争年底升规5户以上,全力壮大规上工业经济总量,稳住高质量发展势头。今年1—4月,全县规上工业完成产值10亿元,同比增长5.6%,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1%。
三是紧盯纾困惠企抓服务,集聚高质量发展“磁场”。聚焦企业所急所盼所需,找准服务实体经济的契合点,在援企纾困、惠企发展上持续发力,提升服务市场主体水平。落实领导干部包联企业制度,全面推进企业“首席服务官”制,全县33名县级领导和45名部门主要负责人担任104家企业首席服务官,每月至少深入企业走访调研1次,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至目前,累计挖掘梳理影响企业发展的难点问题75件,解决40件。按照《山丹县工业突破发展三年行动企业激励办法(试行)》,对在经济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企业给予表彰奖励。为2021年、2022年首次升规的万顺祥洗煤厂、天马科技、新唐矿业等7户新升规企业兑付奖补资金70万元;为2022年首次升规的4户企业争取市上奖励资金40万元;为芋兴粉业兑现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奖补资金10万元;为祥永麦芽兑现省级工业节水型企业奖补资金10万元;争取省级奖补资金50万元;为宏能煤业兑付主营业务收入首次达到10亿元奖补资金80万元、争取市上奖励资金100万元。支持承信担保公司为61户小微企业提供担保贷款1.59亿元,积极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县工信局 马玉祥)
县政务服务中心:下足解读“真功夫”挺起政策“硬脊梁”
近年来,县政务服务中心以县政府门户网站为主要平台,以“新山丹”APP和“今日山丹”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为载体,以政策解读专栏为有力支撑,将政策宣传解读放到与政策制定同等重要的位置,破解了重点难点政策解读不到位、不解渴、不解乏等问题,让红头文件融入千家万户,架起政务公开同公众零距离交流沟通的连心桥。
探索创新,在解读工作科学化上下功夫。理顺政策解读机制,制发《山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规范性文件公开发布和政策解读工作的通知》(山政办字〔2020〕18号),明确解读范围,实现重要政策解读全覆盖。规范解读程序,坚持“谁起草、谁解读”的原则,要求各部门单位在报送重要政策文件请示时,一并报送解读材料,实现政策文件和解读材料一并审签,实现政策文件与解读材料同步组织、同步审签、同步部署“三同步”。将政务公开工作纳入政府年度考核体系,根据解读材料的内容、深度和多样性进行合理赋分,提高各部门对政策解读工作的重视程度。至目前,共发布政策解读文件175条。
精简流程,在部门联动集成化上下功夫。在创新政务公开载体的基础上,及时解答百姓困惑的问题,落实“政务公开保障民生、政务公开服务于民”的基本要求。协调各部门单位积极参与,用“督考”做紧箍咒,形成上下联动、部门互动工作格局。综合运用新闻发布会、简明问答、图解、视频、动漫等形式对重大政策文件开展多维度解读,将最前沿、最权威的政策解读传答给公众,给更多市民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让百姓少做冤枉事,少走冤枉路。
丰富形式,在解读形式多样化上下功夫。针对市民文化程度和社会经验的差异、对政策理解各有不同等情况,采用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将政府出台的各项政策以更加通俗易懂的方式加以解读。在政府网站建设政策解读专栏,围绕“六稳”、“六保”、优化营商环境等重点工作,紧扣政策重点、社会热点和民生焦点,进一步保证解读质量,避免出现“原文照抄”和“泛泛而谈”的情况。政策解读文件借助“互联网+督查”、12345便民服务热线、互动交流平台、网络媒体等渠道,认真筛选汇总群众咨询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以群众需求为引领,有的放矢编制解读内容,突出重点、深挖要点,从不同角度对同一政策文件进行剖析解释,确保解读材料以“干货”的形式呈现给社会公众。
贴近需求,在解读内容精细化上下功夫。从百姓视角和实际需求出发,利用新山丹APP同步宣传,增强政务舆情回应主动性及时性。收集整理百姓提出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如对公众普遍关注的就业创业、入学、社会保障、环境保护、交通安全、食品安全、医疗保健、市政配套设施建设、政务服务等方面话题,以唠家常、讲故事、举事例等方式讲政策、做解读,将生涩难懂、专业性强的政务信息去繁化简,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出去,紧扣民心所盼,紧跟社会热点。邀请部门单位“一把手”走进直播间,设置“一把手访谈”专栏,聚焦精准扶贫、营商环境、农业医药等行业,解读相关政策措施、执行情况和工作成效,释放积极信号,激发市场活力。至目前,开展“一把手访谈”17期。
(县政务服务中心 贺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