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政动态 山丹概况
政务公开 办事服务 互动交流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务信息

政务信息第37期

发布机构:政府办 2023-10-20 15:25:00

37

山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编     二〇二十二


精准施策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从有到优

提升服务质效 持续打造一流交易营商环境

聚力四重点持续提升交易服务效能

位奇镇:主动创稳促和谐 矛盾化解见实效


精准施策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从有到优”


自启动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以来,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人次和金额逐年上升,实现了门诊、住院跨省直接结算,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为认真落实国家医保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基本医疗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的通知》精神,山丹医保局精准施策,确保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落实落细。

一是医保待遇类别全面保障。将跨省门诊、住院、门诊慢特病等待遇保障全部纳入,对之前分散、碎片的基本医保待遇直接结算政策进行了全面梳理,为参保人员提供全方位的待遇保障。

二是待遇标准统一规范界定。对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待遇标准进行了统一规范,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住院、普通门诊和门诊慢特病医疗费用,原则上执行就医地规定的支付范围及有关规定,执行参保地规定的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起付标准、支付比例、最高支付限额、门诊慢特病病种范围等有关政策。

三是就医形式进行精确分类。在原有跨省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包括异地安置退休人员、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常驻异地工作人员等长期在参保省以外工作、居住、生活的人员)之外,增加跨省临时外出就医人员类型,主要包括异地转诊就医人员、因工作和旅游等原因异地急诊抢救人员以及其他跨省临时外出就医人员。

四是备案服务融入就医场景。允许补办异地就医备案和无第三方责任外伤参保人员享受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参保人员在有就医需要时,在就医过程中即可通过参保地提供的异地就医备案途径进行备案,享受直接结算服务。

五是构建多重兜底保障措施。通过补办备案、双向备案、手工报销、退费服务等措施构建起跨省异地就医多重服务兜底保障措施。参保人员在非正常备案结算的情况下,依然可以通过补办备案、手工报销等方式享受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今年以来,全县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13915人次、支付医保基金2427.32万元,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率达到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实现从有到优

(政务服务中心医保局窗口  罗玉昕)


提升服务质效 持续打造一流交易营商环境


张掖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山丹县分中心深入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以互联网+交易为依托,以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技术为保障,推动数据存起来”“跑起来”“用起来,让服务流程简化、办事效率提高,持续打造一流交易营商环境。

深化三段服务,交易流程更优化。优化交易一网三平台电子系统功能,以交易受理、组织、见证三段式模式再造服务流程,全面取消现场申请、签字环节,业务受理、场地预约、信息发布、招标文件下载、评标专家抽取、交易代理服务费交纳、交易见证书打印、投标保证金缴退及电子保函开具等全部在线办理,构建起办事最快交易流程,做到受理、投标、开标、评标、见证等环节全程不见面。全面实现同城合一公共资源交易、电子招投标CA全国互认,降低了交易制度性成本。电子档案归集和投标保证金收退实现自动化,专家评审费用实现不见面电子支付。远程异地评标实现常态化,降低了人为因素干扰评标带来的风险,解决了本地评标专家资源不足问题。今年以来,联合高台、民乐、肃南等地开展远程异地评标7次。

完善四全平台,交易数据更活跃。打造了全领域电子化、全流程在线办、全过程不见面、全方位数字见证四全交易新模式,成功实现了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数字化转型,助推招投标领域营商环境提档升级。在整合工程建设、政府采购、国土矿权产权交易等领域交易平台基础上,推动自然资源、特许经营权、农村集体产权等项目进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做到应进必进、能进则进,深入推进电子交易各行业全覆盖。全面提升平台软硬件服务保障能力,购置云桌面系统服务器18台,高清拾音器4部,电子宣教系统1套,开发建设电子档案云存储系统,实现交易电子档案云平台和光盘留存双备份,确保交易信息全程留痕、可溯可查。充分利用交易平台的信息流、数据流,进行深度分析,为市场主体提供信息咨询服务,释放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

优化四零服务,交易主体更满意。始终把交易主体满意度作为工作导向,聚焦场内服务难点堵点,结合三抓三促行动,着力在提效能、降成本、优服务上下功夫,实现企业投标零跑腿、交易过程零成本、交易主体零接触、工作人员零差评。通过不见面开标大厅系统,将开标环节由现场过渡到网上,让企业投标网上办、线上发、指尖投、云端开成为新常态,实现开标由线下面对面到网上键对键的转变。在工程招投标领域已将投标电子保函手续费由8‰下调为6‰,投标电子保函替代率现已达到70%。实行负面清单考核和一标一评价机制,今年以来,对违反平台场内纪律的10家代理公司和8位评标专家进行通报,引导其公正履职规范服务,共同营造公平公正的交易环境。中心交易服务连续七年实现零投诉”“零举报”“零差评

铸牢一个基础,交易责任更坚实。中心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坚持第一议题学习制度,建立党组会、中心组学习会、党员大会、干部周会四级联动机制,把视频学习、会前学法、专题辅导、研讨交流四个坚持贯穿始终,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扛牢扛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制定党组履行全面从严治党四个清单,压紧压实主体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坚持制度+科技理念,开标区、评标区分设,建立评标专家独立通道并与外界物理隔离,交易服务场所监控全覆盖、无死角,人脸识别、电子门禁层层设防,形成人防、物防、技防和数字化见证三位一体立体化监督网,构建起监管最严交易平台。盯紧三段式交易运行中的风险点和监管薄弱环节,建立权力清单和风险防控台账,工作人员定期轮岗交流,形成有效管用的廉洁服务内控机制。   

(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周得岚 苏志春)


聚力四重点”持续提升交易服务效能


今年以来,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立足实际、对标先进,积极履职、主动作为,聚力清单梳理、业务提升、跟踪服务、智慧见证四项重点举措,做实做细交易服务工作,切实推动交易工作走深走实,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服务效能再提升。

一是梳理清单准备。交易受理段定期对进场项目进行梳理,形成类别清晰的项目目录并及时更新,赓即联动交易组织段、交易见证段提前做好招评标工作准备,切实做到心中有数;安排专人一对一对接,主动了解采购单位项目进度及需求,提供政策咨询、业务指导、程序引导等服务,变等项目进场送贴心服务,被动变主动,力促公共资源交易提质增效。

二是集中学习业务。坚持理论学习、业务培训两手抓,建立周一课堂学习机制,明确学习内容、时间及形式,通过多种学习方式及研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及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及公共资源交易政策法规、重点知识,剖析典型案例、寻找解决方案、总结经验教训,全面提升领导干部业务能力。

三是项目流转跟踪。对交易项目进场受理、采购需求接收、采购文件编制、采购公告发布、不见面开评标、成交结果公示等流转过程,采取全流程、全方位跟踪模式,助推项目早交易、早开工、早完成。同时,建立标前-标中-标后三重跟踪机制,标前主动对接、精细服务,标中严格开评标现场管理,标后主动听取各方交易主体意见建议,切实提高交易服务质量和水平。

四是智慧见证安全。升级完善开评标现场监控语音系统,实现监控360度全覆盖,项目监督人员可在监控室对开评标全过程进行实时见证和监督;实现监控一体化,通过广播系统对专家发起通话,纠正开评标活动中不规范之处;实行一标一录制,一标一存储,交易全过程留痕、可追溯,监管部门可对异常交易活动进行再见证,着力筑牢公共资源交易安全防线。

(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黄玺文)


位奇镇:主动创稳促和谐 矛盾化解见实效


三抓三促行动开展以来,位奇镇突出能力为先、执行为要、效能为王的鲜明导向,以主动创稳行动为抓手,全力以赴防风险、保平安、护稳定、促发展,切实做到矛盾纠纷早发现、早控制、早解决,全力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做实做细,为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一是聚焦调处化解,在实效上发力。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24工作法,整合党组织、镇村干部、网格员、法律明白人、党员联系户等力量,一方面,让党员群众共同参与到排查化解信访矛盾工作中,当好群众的眼睛”“耳朵”“嘴巴,做到矛盾早发现、早掌握。另一方面将调解工作关口向下移,由坐等上门、被动调解转变为主动排查、主动解决,深入每家每户开展矛盾纠纷排查,收集矛盾纠纷信息,通过邻里议事小院等模式现场处理简易民事纠纷。

二是强化部门协作,在联动上助力。针对土地权属、土地流转、征收补偿等纠纷时间久、化解难的问题,及时调整措施,将战线拉长、力量输出加大,统筹综治、司法、国土等相关部门组建工作专班,深入开展联合走访,跟群众谈心慰问话家常,有效化解了农村土地矛盾纠纷,为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作出积极努力。

三是注重普法宣传,在防范上聚力。坚持把法制宣传贯穿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行动的全过程,充分利用发放宣传册、微信公众号、宣传栏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引导群众学会运用法律武器,通过合法途径反映问题、表达诉求,积极引导群众用调解的方式化解矛盾,努力从源头减少各类矛盾纠纷的发生,在全镇形成遇事找法、办事依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良好社会氛围。

今年以来,共开展法律知识宣传活动7场次,发放法律知识宣传手册1200余份,受教育群众达2500余人次,共解决群众政策性难题、诉求142个,排查化解各类重大矛盾纠纷32起。

(位奇镇   李瑞华)

主办单位:山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山丹县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陇ICP备12000199号-1
甘公网安备62072502000105号
网站标识码:620725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