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政动态 山丹概况
政务公开 办事服务 互动交流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务信息

政务信息第4期

发布机构:政府办 2024-02-07 10:13:10

4

山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编     二〇二三十


县发改局:山丹三聚力推动提升三次产业发展能级

县住建局:全力以赴打好项目建设主动仗

县政务服务中心:多措并举提服务  多点发力优环境

县残联:聚焦四个方面多点发力提升工作质效


山丹“三聚力”推动提升三次产业发展能级


去年以来,山丹县坚持把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坚定不移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产业发展蹄疾步稳,新旧动能加快转换。

聚力强引擎,工业经济企稳向好。大力开展强工业行动和工业突破发展三年行动,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园二期、云昇生物年产300万副肠衣加工等项目进展顺利,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户。完成花草滩煤矿年产180万吨产能核增、东水泉煤矿年产90万吨和新唐矿业年产30万吨技能改造,全县煤炭产能达到330万吨/年。绣花庙49.5兆瓦风电场项目并网发电,投资20.87亿元的十四五第二批4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即将建成并网,预计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

聚力稳基础,现代农业提质增效。精心培育乡味高庙、土豆驿站、芦笋庄园、焉支花谷、羊主庄园等庄园经济,组织实施百万只肉羊屠宰加工等项目,山丹现代农业产业园获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全面完成粮食生产任务,全县粮食播种面积达到46.4万亩,总产量达到22.33万吨。累计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46个、区域公用品牌1个、甘味企业商标品牌9个,丹鑫玺洋葱等11个农特产品荣获第二十二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和中国(西部)特色农产品博览会金奖。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及平安农机示范县创建工作顺利通过评估验收。

聚力促扩容,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出台《山丹县扶持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十二条措施(试行)》,围绕一园二核四片区发展布局,积极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3条生态示范游线路入围全省百条冬季乡村旅游线路,经营管理山丹马场景区初见成效。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成开园,焉支山景区生态农旅一期等项目开工建设,全年接待游客515.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6.01亿元。举办首届炒拨拉美食节系列活动,打造焉支巷子等夜间经济商圈,下大力气推动消费强劲复苏。世博恒太城开业运营,和谐彩虹街获评省级旅游休闲街区,三产业增加值增长7.3%

(县发改局何严军)


县住建局:全力以赴打好项目建设“主动仗”


近日,县住建局以全县冬日无闲·大抓项目活动推进会议为契机,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鲜明导向,充分利用岁末年初冬闲有效时间,谋项目、抓前期、争资金,全力推进项目生成落地,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蓄势储能。

一是抢抓政策机遇谋项目。认真学习研究国家投资导向,紧盯短板弱项,依托资源优势,结合十四五规划,把握行业和产业发展重点,抢抓政策机遇,坚定不移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积极向上汇报对接,谋划论证道路建设、保障性住房、供水供气、排水排涝、生态环保等项目19项,估算总投资14.8亿元,坚持清单化管理、项目化落实、工程化推进,全力谋划重点项目。

二是主动靠前服务抓前期。始终坚持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工作理念,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简化审批程序,主动跟进服务,加快规划、土地、环评等前期手续办理进度。已完成西大街棚户区改造(二期)、2024年保障性租赁住房、恒昌华府商住楼等项目前期手续办理;安宁路建设项目可研批复;2024年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可研批复、土地等手续;山丹河水质提升与水量保障再生水利用、污水处理厂三期、城区排水排涝(雨水)项目(二期)、住宅小区供水二级官网改造及二次加压设施建设工程(一期)、新能源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等公建项目可研批复、土地、稳评等手续,全力做好开工准备工作。

三是紧盯投资导向争资金。反复研究学习,细化项目资金争取重点,精心筛选上报项目,确保更多项目列入中央及省级资金支持盘子。积极赴省、市衔接落实尚未下达资金的中央及省级投资项目,争取尽快下达投资计划并开工建设。加强与县上融资担保平台沟通协作,用好、用足传统融资手段,加大与金融机构的沟通、对接力度,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寻找更多融资办法,扩宽融资渠道,破解融资难题,推进项目有效实施。

四是创优工作机制强管理。格落实六个清单工作机制,进一步梳理2024重点项目建设任务,制定《山丹县住建系统重点项目领导包抓负责制实施方案》,明确专人负责,细化分解任务,强化服务保障。对项目推进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建立问题解决机制,明确问题上报、分析、解决的流程和责任人,确保项目建设顺利进行。

(住建局王福荣 李瑞娟)


县政务服务中心:多措并举提服务 多点发力优环境


近年来,县政务服务中心聚焦企需民盼,多维赋能助力,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持续助力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政务服务从能办好办转变。

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持续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提升政务服务精准度。对办事指南和工作流程优化再造,明确办理时限、申报材料等要素,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便捷实用的服务。针对11个部门74项因特殊情况无法进驻政务大厅办理的政务服务事项,形成《不进驻政务大厅部门事项负面清单》,明确受理地点、工作人员及联系电话。设立规范化的县级政务服务中心1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8个、村(社区)便民服务站点123个,政务服务办事场所名称进一步规范,县、镇、村(社区)三级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优化政务服务便利化。线上全面落实四级46工作要求,修改完善政务服务事项6705项,免证办事项2971项、就近办事项5146项,后两项占比分别达到44.3%76.74%。线下在原窗口设置基础上,着力优化政务大厅设置,完善一站式服务功能,共进驻7个乡镇、33个部门单位和企业政务服务事项1459项,事项进驻率达95%设置投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不动产登记、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等7个综合服务窗口,围绕教育、就业、社保、医疗等与企业和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异地办事需求,全面推动国家部署的政务服务100%实现跨省通办。同时,大厅还设置潮汐窗口和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不断提高政务服务精细度、便利度水平,高质量打造无障碍办事环境。

升级政务服务规范化。按照为民、便民、利民的要求,设立政务服务自助服务终端机16台,全年累计办件37647件,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就近办理、自助办理。为进一步方便群众申领社保卡,加强与农商银行合作,推动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聚焦企业群众普遍关注的异地可办事项,实现政务服务与邮政EMS无缝对接。在山丹智慧管理系统和爱山丹小程序开通邮寄办理功能,开展互联网+政务寄递便捷服务,疏通政民、政企高效办事渠道,企业和群众办事更加便捷。有效通过政务大厅窗口评价器、政务回访、甘肃政务服务网等渠道,全面推行好差评制度,评促改提升服务满意度,好差评评价量达42.4万余条,满意度达99%

(县政务服务中心李芳)


县残联:聚焦四个方面”多点发力提升工作质效


县残联聚焦政治引领强根基、联谊交友聚合力、调研视察谏真言、平台搭建提质效,找准多维发力点,汇聚强大正能量,为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汇聚合力、提升工作质效。

政治引领强根基。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残联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团结引领党员干部把拥护两个确立转化为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自觉,深化凝心铸魂强根基、携手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和弘扬路易艾黎精神,践行阳光助残使命等活动,通过党组带学、支部助学、结对帮学、政策送学、实践促学五学联动机制和分赴红色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场馆、残疾人服务机构,滋养初心、奉献爱心,坚定一心跟党走、同心谋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康复照护强服务。组织实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为107名肢体、视力、智力和孤独症残疾儿童开展免费康复训练,为100名有需求的儿童免费发放辅助器具。为1100名残疾人开展免费精准康复服务,适配辅助器具,讲解各类辅助器具的用法,提供康复训练指导、心理疏导等支撑性服务,全年共配发轮椅、助听器、助行器、拐杖凳等辅助器具276件(台)。为50名城镇重度残疾人开展集中日间照护服务,提供就餐服务、心理疏导、社会适应能力辅导、康复训练、劳动技能训练和辅助性就业等服务。

结对关爱有温度。发布社会各界参与结对帮扶·爱心山丹工程建设倡议书,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关心关爱残疾人,累计捐款捐物38.1万元,打造爱心屋22个,培育爱心企业1家,爱心岗12个,在温馨日间照料中心设立爱心驿站,为从事三修一补的22名残疾人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全县1296名干部与1310名困难重度残疾人结成帮扶对子,为残疾人帮办实事1392件,营造了全社会关心关爱残疾人的浓厚氛围。

就业培训提质效。稳步提升残疾人就业服务能力,注重精准培训和靶向指导,广泛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就业技能、岗位技能提升和创业培训,及时为残疾人提供政策、信息、技术方面的支持。今年以来,先后组织79名残疾人参加省市残联组织的残疾人实用技术职能培训。举办残疾人网络客服、手工艺制作、直播带货、盲人保健按摩等职业技能培训,累计培训残疾人10场次180人。积极争取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资金28万元,在托养中心建设1050平方米的工疗棚一座,使残疾人通过工疗逐渐适应走向社会就业。组织残疾人积极参加春风行动就业助残招聘会、真情相助职位有你助残就业直播带岗活动及助残日就业招聘会等活动,累计提供就业岗位45个,8名残疾人和用工单位达成就业意向,3名残疾人享受了大学生就业补贴。

(县残联 高晓玲)

主办单位:山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山丹县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陇ICP备12000199号-1
甘公网安备62072502000105号
网站标识码:620725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