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预防指南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预防指南
人们总是期盼新年伊始,而今年一场疫情从内陆腹地,迅速席卷。此时此刻,每个人做好自我防护就是为疫情防控尽一份力,那我们在家应该怎么自我防护呢?一、 居家
1.做好体温计、ロ罩及消毒用品等防疫物资的储备。
2.主动做好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建议早晚测量体温。
3.家庭环境以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及时清理室内垃圾。
4.保持室内通风换气,室内温度适宜时,尽量采取开窗通风方式。
5.家庭成员不共用毛巾,衣被等经常清洗晾晒。
6.加强营养,科学饮食,适量运动,保障睡眠,保持良好心态,提高身体免疫力。
7.注意个人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或肘臂遮挡,使用过的纸巾放入有盖的垃圾桶。
8.及时做好手卫生。自室外返回、咳嗽手捂后、饭前便后、烹任或准备食物前,应使用洗手液(或肥皂)流水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
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1.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备好口罩、消毒湿纸巾或免洗洗手液等物品。
2.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全程佩戴口罩,减少与他人接触,咳嗽时用纸巾或肘臂遮挡。
3.注意手卫生,减少不必要的触摸,避免用未清洁的手接触口、眼、鼻。不在公共交通工具上饮食。
4.出租车、网约车载客期间乘客和司机全程佩戴口罩,在自然气温、行驶速度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勤开窗通风。
5.骑行共享单车前,建议用消毒湿纸巾擦拭车把和坐垫部分。
6.尽量使用线上购票、扫码支付等非接触购票和支付方式。
7.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结束后,摘下口罩,用洗手液或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进行手部消毒,将外穿衣物置于通风处。
三、前往超市、商场、农贸市场等场所购物
1.前往超市、商场、农贸市场,应尽量避开客流高峰期,备好ロ罩、消毒湿纸巾或免洗洗手液。
2.尽量采用步行、骑行、驾乘私家车等交通方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做好个人防护。
3.尽量选择楼梯步行方式。如到楼层比较高的地方购物,优先使用扶梯,乘坐扶梯时与前后人员保持距离。乘坐厢式电梯应避免同梯人员过多过密。
4.全程佩戴口罩,及时做好手卫生,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或肘臂遮挡。
5.购买商品时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尽量缩短排队和购物时间。尽量使用扫码支付等非接触支付方式。
6.选购冷冻食品时,避免手直接触碰冷冻食品及其包装。购买冷冻食品回家后,可用75%酒精对冷冻食品及包装表面进行消毒。储存此类物品前,做好独立封闭包装。接触和处理完冷冻食品后,立即洗手消毒。
7.做好食品处理工作,加工前认真清洗并防止水花飞溅,食物煮熟煮透,加工存放保证生熟食分开,烹任加工完成后对台面厨具进行清洁消毒,食物处理过程中避免用未清洁的手接触口、眼、鼻。
四、身处广场、公园、旅游景点等室外场所
1.前往广场、公园等室外场所,应备好口罩、消毒湿纸巾或免洗洗手液。
2.尽量采用步行、骑行、驾乘私家车等交通方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做好个人防护。
3.尽量不要参与聚集性活动。保持安全距离,佩戴口罩。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或肘臂遮挡。
4.鼓励线上购票、扫码支付等非接触购票和支付方式。
5.注意个人卫生,及时做好手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接触口、眼、鼻。
五、前往影剧院、健身房、理发室等场所
1.前往影剧院、图书馆、理发室等场所应备好口罩、消毒湿纸巾或免洗洗手液,尽量避开高峰期。
2.尽量采用步行、骑行、驾乘私家车等交通方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做好个人防护。
3.尽可能选择通风良好、环境卫生整洁的服务场所。
4.人员密集或近距离接触时佩戴口罩。
5.注意个人卫生,及时做好手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接触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或肘臂遮挡。
6.鼓励线上购票、扫码支付等非接触购票和支付方式。
7.在美容美发等场所,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围巾等物品。
六、外出、住宿、用餐
1.尽量避免外出,外出时要提前关注目的地的疫情风险等级,备好口罩、消毒湿纸巾或免洗洗手液,与他人保持安全距离。乘坐飞机、高铁、火车、汽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在候车厅、车厢或机舱内应加强个人防护,全程佩戴口罩。
2.注意个人卫生,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或肘臂遮挡。
3.做好手卫生,乘车乘机时减少接触座椅、扶手、车门等公共物品和设施,避免用未清洁的手接触口、眼、鼻。
4.鼓励线上购票、扫码支付等非接触购票和支付方式。
5.入住酒店或宾馆后,加强房间通风,对客房的公共接触台面等先用消毒湿纸巾消毒,并及时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低楼层尽量选择楼梯步行方式,高楼层乘坐厢式电梯时应佩戴口罩。
6.外出就餐时,应选择正规、环境整洁的餐厅。排队等候时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提倡分餐制,对无法分餐的,应使用公筷公勺,防止交叉污染。
七、前往医疗卫生机构就医
1.前往医疗机构要备好口罩、消毒湿纸巾或免洗洗手液,就医时全程佩戴口罩。
2.出门先自测体温,自测发热患者就医时应佩戴口罩,避免与其他人员接触,进入医疗机构后前往发热门诊就诊。
3.尽量选择步行、骑行、驾乘私家车等交通方式;若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全程佩戴口單,注意与其他乘客保持安全距离,乘坐时尽量开窗通风。
4.做好手卫生,尽量避免触摸门把手、挂号机、取款机等物体表面,接触后及时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或肘臂遮挡。
5.候诊和排队时,与他人保持1 米以上间距。尽量选择楼梯步行,若乘坐厢式电梯,应分散乘梯, 避免同梯人员过多过密。
6.医疗机构返家后,用洗手液(或肥皂)流水洗手或直接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更换外衣并尽快清洗。
八、乘坐电梯注意事项 1.无论是否有人搭乘电梯,在等候、乘坐电梯时,应全程规范佩戴好口罩。 2.乘坐电梯时,尽量避免乘坐拥挤的电梯,与同乘者尽量保持适当距离。3.等候或乘坐电梯时,如果发现其他等候者有咳嗽等可疑症状,建议尽量避免同乘,换乘另外一个电梯或改走楼梯等方式。4.注意咳嗽礼仪,咳嗽时应使用一次性纸巾等遮住口鼻,并妥善丢弃;若无纸巾或实在来不及时可先用手肘遮住口鼻,后续再清洗干净,勿直接擦在衣物上。
九、取快递的注意事项 1.取件人在家接快递时,与快递员接触前,最好佩戴好口罩和手套。处理完包裹后要及时摘下手套,并用流水洗手或使用手消毒剂。 2.取件人到小区门口取快递时,出门前佩戴好口罩和手套,避免人员聚集。处理完包裹后要及时摘下手套,并用流水洗手或使用手消毒剂。 3.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请快递员将物品存放在快递柜,取件人出取快递前佩戴好口罩和手套。处理完包裹后要及时摘下手套,并用流水洗手或使用手消毒剂。 4.快递外包装按照生活垃圾分类要求及时妥善处理。十、家庭成员出现可疑症状时的建议 1.若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可疑症状(如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轻度纳差、乏力、精神稍差、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心慌、结膜炎、轻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等症状),应根据病情及时就医。 2.避免乘坐地铁、公共汽车等公共交通工具,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 3.就诊时应主动告诉医生自己的相关疾病流行地区的旅行居住史,以及发病后接触过什么人,配合医生开展相关调查。 4.患者的家庭成员应佩戴口罩,与无症状的其他家庭成员保持距离,避免近距离接触。 5.若家庭中有人被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其他家庭成员如果经判定为密切接触者,应接受14天医学观察。
十一、正确认识相关防控措施
谣言1 :喝板蓝根和熏醋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正解:板蓝根适用于治疗风热感冒等热性疾病的治疗,对冠状病毒是不可能有效的;熏醋所含醋酸本身浓度很低,达不到消毒效果。 谣言2 “吸烟能预防病毒感染""没有吸烟者因SARS死亡” 正解:吸烟不但会降低身体抵抗力,增加感染概率,而且万一感染,发生重症的风险也更大。 谣言3 :乙醇可灭活病毒,喝高度白酒可灭活新型冠状病毒 正解:喝白酒不能抵抗新型冠状病毒。能够有效杀灭病毒的是75%医用酒精。而通常说的高度白酒,酒精浓度在50%到60%之间,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没有杀灭作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是通过呼吸道传染,而喝酒是通过消化道进入,不可能具有抗病毒的作用。 谣言4 :吃抗病毒药物,能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正解:目前没有证据显示抗病毒药物能够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谣言5 :吃抗生素能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正解:不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原体是病毒,而抗生素针对的是细菌。如以预防为目的,错误使用抗生素会增强病原体的耐药性。 谣言6 :吃维生素C能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正解:不能!维生素C不能增强免疫力,摄入维生素C通常只是辅助性治疗手段。 谣言7 :戴多层口罩可以更好地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正解:戴-个口罩就可以了,戴上三四个口罩会使人喘不过气来,因为空气无法从正面进入鼻腔,只能从侧面进入,反而起不到防护效果。另外,不一定非要戴N95口罩,普通一次性医用口罩也可以阻挡飞沫传播。 谣言8 :接种流感疫苗就不容易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或者即使被感染,情况也没有那么严重 正解:流感疫苗主要是预防流感的,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无预防作用,所以接种了流感疫苗仍可能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也可能出现严重症状。 谣言9 :出门佩戴护目镜,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正解:佩戴护目镜是给直接和病人接触的医生的防护建议,普通人出门没必要戴,不必抢购护目镜。 谣言10 :盐水漱口防病毒 正解:盐水漱口有利于清洁口腔和咽喉,对于咽喉炎症有帮助。但是新型冠状病毒侵犯的部位在呼吸道,漱口没有办法清洁呼吸道。目前尚无任何研究结果提示盐水对新型冠状病毒有杀灭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