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桥乡2019年度废旧地膜回收利用实施方案
李桥乡2019年度废旧地膜回收利用实施方案
各村村委会:
近年来,随着我乡产业结构调整不断优化,马铃薯、油菜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逐年扩大,造成地膜使用量逐年增加,掺杂在土壤中的废旧地膜量越来越多,其累积到一定程度就明显阻碍农作物对水肥的吸收和生长发育,同时废旧地膜降解过程中还会溶出有毒物质,严重影响土地质量和农产品品质。为建立健全废旧农膜回收体系,规范回收行为,提高农膜使用效率,切实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引,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为目标,以制度创新为保障,以技术创新为动力,加强监督管理,建立起以加工企业为核心、回收站点为支撑、农户捡拾为基础的回收利用体系,突出村级主体责任,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村容村貌为目标,促进废旧地膜的回收和再生利用,有效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不断提高农村群众环保意识、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政府主导、乡村联动。废旧农膜回收是农村污染治理的重点,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各村联动,在乡镇设立回收点。推动残留废旧地膜变废为宝、变害为利、变弃为用,有效治理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二)坚持全面回收、充分利用。教育农民,以农民自己回收自家地中废旧地膜为主的原则,集中起来交到指定地点,将回收到的废旧地膜全部统一交由废旧地膜回收加工企业进行处理,不准深埋和焚烧。
(三)坚持保证金、长效监督。针对农膜使用量逐年增大,积极落实废旧农膜回收保证金制度,突出村级主体责任,实行区域包干,逐步建立起“企业保利用率、回收点保回收率、监管保捡拾率”的“三保”工作机制,形成农户积极捡拾、回收点应收尽收、企业加工利用的废旧农膜回收体系。
三、目标任务
通过努力,回收利用废旧农膜占年使用量的80%以上,全乡农田残膜处置率达到95%以上,进一步完善废旧农膜捡拾、收购、运输的运作体系,农田和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四、重点工作
(一)落实废旧农膜回收保证金制度。各村抓紧制定符合各自实际的废旧农膜保证金制度,建议每亩地收取30元的废旧农膜保证金,在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前足额收取。
(二)抓好废旧农膜回收网点建设。各村将废旧农膜集中收集,并运输至乡镇废旧农膜回收转运点,进行集中转运回收,并逐步建立“村收集、乡集中、企业回收处理”的废旧农膜回收模式。
(三)积极与回收利用企业联系。积极与废旧农膜回收企业协调合作,及时将废弃农膜交售企业,企业进行回收利用,推进废旧农膜回收、再生和资源化利用,变废为宝,化害为利。
(四)积极开展农业技术创新。大力推广厚度大于0.01毫米,耐受期大于12个月且符合国家质量技术标准的农膜,降低废旧农膜的捡拾难度。同时,引进推广农膜回收机械,提高机械回收效率。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切实做好废旧农膜回收工作,成立以乡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为副组长,其他相关站所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乡农技站,办公室主任由分管领导兼任,具体负责组织和协调工作。
(二)提高思想认识。广泛宣传政策,提高群众认识,发动群众,主动参与捡拾,综合运用“红黑榜”、曝光台等平台,激发群众参与的热情。同时,坚决落实废旧农膜回收保证金制度,重点对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采取盯紧看牢、上交废旧农膜清理保证金等措施,促使大户及时清理整治,将废旧清理回收工作与调剂水方相挂钩,倒逼群众参与整治。
(三)严格督查考核。各村要把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与地膜技术推广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与地膜推广任务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时,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督查考核,对工作开展好、有特色、有创新、有实绩的给予通报表扬和奖励;对工作推进不力、不负责任的给予曝光和通报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