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 无障碍阅读 | 适老化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栏目 > 山丹地情

【《山丹年鉴2020》】县情概览——县情概览

发表日期:2021-06-08 18:03 作者:山丹县地方史志编纂办公室
来源:山丹县地方史志编纂办公室

县情概览


【政区人口】    2019年全县辖6镇(清泉、位奇、霍城、东乐、陈户、大马营镇)2乡(老军、李桥乡),111个村民委员会,6个社区居委会。年末户籍人口20.04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753人,人口出生率为8.5‰,比上年下降0.46个千分点;死亡人口708人,人口死亡率为3.43‰,比上年下降0.04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为5.07‰,比上年下降0.43个千分点。年末常住人口17.01万人,比上年增加0.0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8.18万人,城镇化率48.09%,比上年末提高1.56个百分点。

【自然资源】    全县境内发现并评价的矿产资源有24种,其中:非金属矿19种,有煤、冶金用石英岩(硅石)、石膏、砖瓦用黏土、建筑用砂石矿、矿泉水;有色金属矿5种,有锰、铁、铜、金、银。

植被在山区垂直分布,由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灌丛草原带,森林草原带。走廊平原多为灌木丛和稀疏乔木或人工栽培的用材林、经济林、防护林。绿洲外围,由于水分不足,多系荒漠化草原、山地草原、灌丛草甸草原等,植被稀疏、结构简单,覆盖率低,呈现典型的荒漠植被特征。植物资源有乔木、灌木、草木花卉、菌类等,其中农作物30余种,林果木70种,野生植物70种,药用植物47种。土特产品资源主要有麻黄、秦艽、枸杞、甘草、发菜、黄参、厥麻、蘑菇、益母草等。全县分布野生脊椎动物近300种,其中有雪豹、马麝、黑鹳、金雕、白肩雕、玉带海雕、白尾海雕、胡兀鹫、斑尾榛鸡、雉鸡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0种,豺、石貂、草原斑猫、荒漠猫、猞猁、马鹿、鹅喉羚、黄羊、岩羊、盘羊、大天鹅、小天鹅、猎隼、红隼、鸢、苍鹰、雀鹰、普通鵟、草原雕、秃鹫、兀鹫、白尾鹞、白头鹞、短趾雕、淡腹雪鸡、暗腹雪鸡、血雉、蓝马鸡、灰鹤、蓑羽鹤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30种。(2019年提供)

【国民经济】    2019年实现生产总值576071万元,增长6.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5573万元,增长5.6%;第二产业增加值121146万元,增长8.3%,其中,工业增加值59617万元,增长11.6%;第三产业增加值309352万元,增长5.7%。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33896元,比上年增长9.9%。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为25.3:21:53.7。

【农、林、牧】    2019年,全县完成常年播种面积62.91万亩,增长1.36%。其中,粮食种植面积45.77万亩,下降0.22%;油料种植面积5.71万亩,下降33.03%;蔬菜和园艺种植面积2.28万亩,增长14.59%,其中设施蔬菜种植面积0.22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3.01万亩,增长22.63%。全年粮食总产量197185吨,增长3.21%。油料总产量13246吨,下降32.75%。主要经济作物中,蔬菜产量72143吨,比上年增长2.94%,其中设施蔬菜产量13015吨;园林水果产量2377吨,增长82.05%;中药材产量13172吨,增长33.25%。

全年猪饲养量达6.39万头,下降6.65%,出栏3.83万头,下降1.01%;羊饲养量达126.58万只,增长4.54%,出栏55.52万只,增长4.22%;牛饲养量达2.55万头,增长19.23%,出栏0.44万头,增长28.89%。全年肉类总产量达12046吨,增长3.06%;牛奶产量1866吨,下降3.97%;绵羊毛产量998吨,下降0.76%;禽蛋产量678吨,下降10.71%。

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59617万元,增长11.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6%,按登记注册分,集体企业增加值增长13.6%;股份制企业增长22.8%;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增长6.3%。按行业分,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下降3%,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87.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8.4%,采矿业增长42.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4%。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下降6%,重工业增长24.1%。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219448万元,增长0.6%;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596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10285万元,比上年减亏11149万元。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77.3%,比上年提高3.5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0.27%,比上年回升7.48个百分点。全年水泥产量86.06万吨,增长20.6%;铁合金产量11.48万吨,下降1.3%;原煤50.69万吨,增长220.4%;发电量15317万千瓦时,增长7.78%。

全县建筑业实现增加值62109万元,增长5%。全年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03627万元,增长18.53%;营业收入115802万元,增长12.97%。

【财政金融保险】   2019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0002万元,同比增收2202万元,同口径增长18.95%,自然增长7.92%。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62636万元,同比增收3333万元,增长5.62%。其中:增值税8327万元,下降1.85%;企业所得税1318万元,下降10.77%;个人所得税266元,增长42.17%。财政支出完成231393万元,同比减支19739万元,下降7.86%,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99555万元,基金支出完成31838万元。

2019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697050万元,比上年末减少10078万元,下降1.43%。各项存款余额961589万元,比上年末增加115421万元,增长13.64%。其中,住户存款余额708259万元,比上年末增加99343万元,增长16.31%。

2019年保费收入25554万元,比上年增长16.6%。其中,财产险收入6388.9万元,增长7.6%;寿险收入19165万元,增长19.9%。

【交通通信】    2019年完成道路运输总周转量86772万吨公里,其中公路客运量448万人,公路旅客周转量20160万人公里;公路货运量1009万吨,公路货物周转量84757万吨公里。年末道路客运班线25条。全县营运客车保有量284辆,其中班线客车73辆,出租客车183辆,公交客车23辆,旅游客车5辆;营运货车保有量4940辆。年末机动车保有量36848辆,其中,汽车27633辆,摩托车9018辆。

邮政业务总量908.67万元,电信业务收入9953万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21161户,固定电话普及率12.44部/百人;年末移动电话用户178593户,移动电话普及率104.99部/百人。年末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到66743户,比上年增长14.62%。

教育卫生】    全县拥有中等专业学校1所,高级中学1所,普通中学6所(其中:初中2所,九年一贯制3所,十二年一贯制1所),小学18所。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初中入学率达100%。2019年,全县向全国各类高等专业院校输送新生1696名,高考录取率达99.53%;向中等专业学校输送新生731名。在校学生体育达标率达98.67%。幼儿园在园幼儿4605人。

全县共设置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86个,其中,二级甲等综合医院1个、二级甲等中医医院1个、一级甲等妇幼保健院1个,乡镇卫生院9所(包括中心卫生院4所,一般卫生院4所,卫生院分院1所),民营综合医院1所,民营专科医院1所。年末全县卫生技术人员1355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452人,注册护士633人,药师(士)38人,技师(士)61人,其它卫生技术人员171人。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1505张,其中乡镇卫生院实有床位265张。   

文化旅游】    2019年末,全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2个,文化馆1个,文化馆分馆5个,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馆分馆5个,博物馆2个,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广播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为98%和88%。《西部山丹》全年发行46期,累计发行792期。有线电视用户1.32万户。全年共接待境内外游客424.61万人次,增长17.8%。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5.92亿元,增长19.1%。

【人民生活与社会保障】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248元,增长9.2%;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2660元,增长11.2%,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28.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63元,增长8.8%;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092元,增长9.3%,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29%。

全年各项社会保险基金征缴收入3.22亿元,比上年增长46.36%;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支出3.35亿元,比上年增长2.76%。全县年末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6968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024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01621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8715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0831人;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支付,全年发放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18753.13万元,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10928.16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3282.14万元,失业人员失业保险金75.8万元,工伤保险金165.77万元。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0940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66349人,职工生育保险参保人数10893人;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员支付医疗保险金9470.2万元,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员支付医疗保险金12757.27万元,发放职工生育保险金77.13万元。全县城镇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5365人,下降18.9%,发放城镇最低生活保障金2959.91万元,下降21.6%;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6028人,增长1%,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367.55万元,下降5.25%。1238人享受城乡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全年临时救助1.17万人次。年末拥有敬老院5所,床位数720张,收养人数410人。

【环境保护和能源消耗】    全县现有自然保护区2个。2019年,全县完成各类环保专项资金项目6个,项目总投资240万元。全年空气可吸入颗粒物年均值64ug/m³,PM2.5年均值22ug/m³,二氧化硫年均值5ug/m³,二氧化氮年均18ug/m³,一氧化碳年平均1.3mg/m³,臭氧最大8小时平均值为131ug/m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10天,优良天数比例为90.4%;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马营河花寨段地表水水质达标率100%。

201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总量为21.73万吨标准煤,下降1.84%。其中,煤炭消费量14.96万吨,增长7.66%;电力消费量58733万千瓦小时,下降8.09%。万元GDP能源消耗1.814吨标准煤,下降5.98%;万元生产总值电耗1275.9千瓦时,下降4.33%。

安全生产:2019年全县共发生纳入统计的安全生产事故20起,同比上升11.1%;受伤22人,同比上升120%;死亡7人,同比下降53.6%;直接经济损失73.97万元,同比下降72.7%。


友情链接

主办:山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山丹县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陇ICP备12000199号-1 甘公网安备62072502000105号 网站标识码:620725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