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三聚力”推动提升三次产业发展能级
去年以来,山丹县坚持把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坚定不移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产业发展蹄疾步稳,新旧动能加快转换。
聚力强引擎,工业经济企稳向好。大力开展强工业行动和工业突破发展三年行动,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园二期、云昇生物年产300万副肠衣加工等项目进展顺利,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户。完成花草滩煤矿年产180万吨产能核增、东水泉煤矿年产90万吨和新唐矿业年产30万吨技能改造,全县煤炭产能达到330万吨/年。绣花庙49.5兆瓦风电场项目并网发电,投资20.87亿元的“十四五”第二批4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即将建成并网,预计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
聚力稳基础,现代农业提质增效。精心培育乡味高庙、土豆驿站、芦笋庄园、焉支花谷·羊主庄园等庄园经济,组织实施百万只肉羊屠宰加工等项目,山丹现代农业产业园获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全面完成粮食生产任务,全县粮食播种面积达到46.4万亩,总产量达到22.33万吨。累计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46个、区域公用品牌1个、“甘味”企业商标品牌9个,“丹鑫玺”洋葱等11个农特产品荣获第二十二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和中国(西部)特色农产品博览会金奖。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及“平安农机”示范县创建工作顺利通过评估验收。
聚力促扩容,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出台《山丹县扶持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十二条措施(试行)》,围绕“一园二核四片区”发展布局,积极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3条生态示范游线路入围全省百条冬季乡村旅游线路,经营管理山丹马场景区初见成效。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成开园,焉支山景区生态农旅一期等项目开工建设,全年接待游客515.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6.01亿元。举办首届炒拨拉美食节系列活动,打造焉支巷子等夜间经济商圈,下大力气推动消费强劲复苏。世博恒太城开业运营,和谐彩虹街获评省级旅游休闲街区,预计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8%。(山丹县发改局 何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