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蓝天碧水净土 厚植高质量发展底色——山丹县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全县环境质量总体向好,环境空气质量各项指标稳定达到国家二级空气质量标准;省级考核断面马营河花寨桥断面水质、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四项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稳步推进;未发生造成严重影响的生态破坏事件和较大等级以上核与辐射安全事件......2023年以来,山丹县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以筑牢守好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为主线,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狠抓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保卫战,让天空更加湛蓝,让水体更加清澈,让土壤更加洁净,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向纵深推进。
夯实责任 形成攻坚合力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县委常委、县政府班子成员带头示范,各级各部门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及视察甘肃山丹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对中央和省市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决策部署、重要会议精神、各项政策法规,第一时间传达学习,第一时间贯彻落实,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扛在肩上、抓在手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成为各级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的行动指南和推进工作的根本遵循。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县委、县政府分别与各乡镇、县直有关部门签订污染防治攻坚战目标责任书,将污染防治工作纳入各乡镇党委、政府和部门领导班子政绩考核,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县委常委会会议、县政府常务会议常态化研究生态环保事宜,多次召开生态环境保护、环保重点工作推进等专题会议,认真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弱项,精心安排部署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工作任务及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整治工作,全面推进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资源和“6·5”世界环境日等有利时机,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加大生态环保信息公开力度,提高全民对生态环境保护特殊性、重要性的认识,使“环境就是民生,碧水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的观念深入人心,形成了推动和保障绿色发展的内生动力及全民共担意识,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
联防联控 守护蓝天碧水净土
聚焦秋冬季细颗粒物污染,淘汰燃煤炉604个,置换自制民用型煤(煤渣子)和劣质煤17.33吨,抽检煤炭40批次,改造炉连水炕1000户。聚焦夏季臭氧污染治理,6家涉挥发性有机物企业和22座加油站污染物均达标排放;县集中供热4×84MW锅炉烟气超低排放改造项目已开工建设。开展清洁柴油车、清洁运输等专项行动,共淘汰老旧车504辆,抽检柴油车75辆、非道路移动机械85辆。强化大气面源污染治理,督促建设项目施工单位严格落实“6个100%”抑尘措施和“四个一律”制度,共设置车辆冲洗设施21处,安装扬尘噪音检测系统5套,设置围挡约3.9万平方米,覆盖防尘网约4.1万平方米。城区餐饮服务单位油烟净化设施及清洁能源安装使用率均达100%。
强化生活源污水治理,敷设改造雨水管网4.4公里、污水管网3.15公里、中水管网2公里,再生水利用率达到50%。加强重点流域水环境污染治理,压减水量149.5万立方米,白石崖生态水量下泄达185.12万立方米。有序开展河湖岸线带划分工作,完成河流划界和11条重点河流健康评估,共设置界碑46块、界桩1800个。巩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与治理成果,完成2处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和8处千吨万人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矢量信息制作和校核工作。持续推进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全面完成入河排污口排查登记和溯源工作。
持续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建成农村户厕1053座,完成4个村农村环境整治项目成效评估和3个村农村环境整治项目建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农药利用率、化肥利用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废旧农膜回收率、尾菜处理利用率分别达到35.1%、42%、41.8%、83.6%、86.3%、88.5%以上。有效管控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3处重点建设用地完成土壤污染状况评估,腾达西铁完成隐患排查“回头看”和土壤环境质量自测及周边土壤环境监测工作。源头预防守净土,划分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73.71万亩,全部为优先保护类耕地。
提升生态质量,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建立健全祁连山生态环境长效监管考核机制。印发《关于认真做好祁连山(山丹段)生态环境保护考核工作通知》,完成省级考评及实地核查,7方面23项具体指标全部达标。持续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实施石羊河中下游防沙治沙林草综合治理项目,完成人工造林0.6万亩、封山育林5万亩、退化林修复8万亩、草原改良60万亩,人工种草2万亩;持续推进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实施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和前窑煤矿采煤沉陷区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加快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步伐,持续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全年新增城市绿地930亩,建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8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2.39平方米。强化生态保护监管。积极开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6个方面32项创建工作任务有序推进。完成8处生态遥感监测疑似点位的现场核查,未发现生态环境破坏和环境违法问题。强化核与辐射监管。对县域内1家放射源使用单位、23家射线装置使用的医疗机构和通信基站开展辐射安全日常监督检查、安全隐患排查和“双随机”检查,确保核与辐射环境安全。严密防控环境安全风险。督促34家企业编制修订完善企业突发环境事故应急预案。持续推进第二轮省级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反馈的37项具体问题已完成整改验收36项,1项跨年度问题待市级验收。全力配合完成第三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第四督查组进驻期间的协调服务、资料调阅、现场核查等工作,高效办理3件信访投诉问题。
强化支撑保障,提高现代化水平
全面强化生态环境法治保障,立侦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案9起,破获非法狩猎案4起、非法收购陆生野生动物案7起。持续加大生态环境资金投入力度,节能环保支出达到10747万元,累计发放绿色产业发展贷款4989.9万元,减免环保税税收14.57万元。实施环境基础设施补短板行动,将乡镇污水处理站委托第三方公司运营,并严格落实乡镇季度自测和监管部门半年监督性监测制度,确保废水达标排放;县医疗废物集中贮存站建成投运,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率达到100%。提升生态环境监管执法效能,强化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指导53户企业完成排污许可申领、变更或登记手续,全县已发证的77户排污单位执行报告提交率和排污许可证审核率均达100%。建立生态环境保护联席会议制度和政法、林草、水务、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多部门联动执法机制,严格落实专人专责专企业执法监管模式,加强生态环境“全链条”监管,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2起,受理办结各类生态环境信访纠纷83件。(市生态环境局山丹分局 袁伟程 张良)
国家各网站
甘肃省网站
张掖市网站
主办:山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山丹县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地址:山丹县文化创意中心 邮编:734100 电话:0936-2722969 邮箱: shdxxhb@126.com
陇ICP备12000199号-1 甘公网安备62072502000105号 网站标识码:620725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