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精准靶向监督 持续深化民生领域专项整治
今年以来,山丹县纪委监委紧盯就业创业、教育医保、养老社保等9个重点民生领域,从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事”“身边事”入手,精准施策、靶向发力、系统施治,以有力有效监督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线上+线下”双管齐下把好源头关口
“大爷,您可以通过写信、打电话、上网或者是直接到信访接待室进行投诉举报……”“老年人,您家里几口人,家里人看病、孩子上学方不方便?还有没有什么实际困难?”
今年以来,山丹县纪委监委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为切入点和着力点,采取“线上+线下”“坐访+下访”相结合的方式,搭建起与人民群众的“连心桥”,畅通为民办实事绿色通道。
山丹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在广场进行信访举报业务知识宣传活动。
线上,在依托“山丹纪检监察网”、“新山丹APP”、“清廉山丹”等官方媒体和“山小纪”、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等媒介转载推送纪检监察信访举报相关业务的同时,优化整合网络资源,建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123”智慧纪检监察平台。该平台采取“线上受理”“线上+线下”交办审核、“线上反馈”的方式,分类处置、靶向监督。今年以来,该平台共受理投诉、咨询、求助、建议等网民留言1108件,答复1100件,办结1100件,办结率99.3%。
线下,采取印发宣传册、播放宣传视频和在社区街道、楼院广场、乡镇集市等地“摆摊设点”广泛宣传纪检监察信访举报知识,并现场进行答疑解惑,切实引导群众依法、有序信访,合理表达诉求。
“开展信访举报宣传活动就是要把信访举报‘为什么不受理’‘应该向哪里反映’、举报人权利义务、举报方法程序等内容向群众讲清楚、说明白。”该县纪委监委信访室负责人介绍,1-6月份,全县共接收信访举报113件次,受理处置问题线索134件。
“日常监督+专项监督”同频共振凝聚合力
“我们小区及时更换电梯钢丝绳,有效解决了住宅楼电梯长期无法使用的难题,真是太好了,你们的监督太及时了……”日前,山丹县民盛家园居民向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打来电话高兴地说道。
今年以来,山丹县纪委监委紧盯党中央关注、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以“小切口”破题,把群众反映的“问题清单”作为纪检干部的“履职清单”,将政治监督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做到党委有部署、纪委见行动,真正把“问题清单”变成“幸福账单”,切实维护好民生民利。
山丹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在恒达粮油公司查看粮食收储情况。
县纪委监委充分发挥派出纪检监察组“探头”作用,把专项整治工作纳入日常监督范围,定期督促推动责任部门履行主体责任。对于责任部门发现的问题,督促建立问题清单及整改台账,实行问题整改销号管理,形成工作闭环,推动解决一批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着力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至目前,督促12个行业主管部门开展督导检查74次,发现并整改问题64个;受理群众投诉或反映问题20件,办结19件,解决群众实际困难24件;查处重点民生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5件,组织处理6人。
“我们立足职能职责,聚焦群众反映强烈、侵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健全完善机制、统筹各方力量,推进纪律监督、监察监督、巡察监督、派驻监督‘四项监督’协调联动、同向发力,持续巩固深化重点民生领域整治成果。”该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表示。
“系统施治+建章立制”标本兼治久久为功
“我县部分医疗机构存在超常入院、过度诊疗和违规收费等问题,这不仅加重了就医群众负担,浪费了医疗资源,给医保基金造成一定损失,也反映出你局存在监管不到位的问题……”今年以来,山丹县纪委监委坚持标本兼治、系统治理,把严厉惩治、规范权力、教育引导紧密结合协调联动,边办案、边整改、边治理,系统构建从案件查处、专项整治到健全完善制度、优化政治生态、提升治理效能的“全周期管理”工作机制,切实发挥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综合效应。
山丹县清北幼儿园教职工参观“清风山丹”廉洁文化教育基地。
专项整治,关键点是“改”,落脚点在“治”。县纪委监委坚持把以案促改促治理念贯穿办案全过程,从立案之初就深挖问题根源、研究案发规律,协同案发单位打好问题整改“组合拳”,着力打通监督检查、审查调查、警示教育、整改落实等环节,通过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督促案发单位召开党支部会议、专题民主生活会、警示教育大会等方式,把办案与堵塞制度漏洞、强化监督监管结合,切实发挥案件查办的治本功能。上半年,共发出纪律检查建议书、监察建议书8份,提醒通知书3份,督办通知书7份,督办问题线索36件,建立完善制度机制6项。
“为防止‘一发了之’‘ 一函了之’,县纪委监委建立清单管理、动态分析、定期回访、抽查核实、后期评估闭环运行机制,及时跟踪问效、掌握整改落实情况。”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张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