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 无障碍阅读 | 适老化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政动态 > 部门动态

山丹:迈向乡村全面振兴的美好未来

发表日期:2023-08-29 15:51 作者:拜占红
来源:甘肃山丹

逐梦沃野绘新景,乡村振兴谱新篇。从匠心点睛亮点纷呈,到串珠成链风景成线,再到全域发力提质赋能,山丹正把满满的获得感、稳稳的幸福感实实在在地根植在焉支大地上。

规划先行 引活水促振兴

李桥乡高庙村紧邻S590旅游专线,交通便利,自然环境优美,依托农耕文化资源、征集老物件打造了李桥农俗馆、高庙老油坊、农事体验园。同时,还整合了原来的“高庙记忆”规划建成了高庙村农文旅融合发展产业园,着力打造集休闲度假、旅游观光、民俗体验、生态养生为一体的生态乡村旅游景点,既保留了原生态景色,还新建了精品民宿,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感受乡村气息,享受自然风光,也从匆匆到此的“短暂游”变为安心驻足的“多日游”,为乡村振兴注入强有力的“源头活水”。

李桥乡副乡长何如荣说道:“高庙村的变化,得益于坚持规划先行。李桥乡通过盘活山村资源,村民入股、合作社经营,发展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开展农耕、采摘、饲养等农事活动,开发农耕文化节庆活动,打造‘农业观光+农事娱乐+农耕文化展示+乡村生态体验+购物美食游+度假休闲’等旅游融合产业链,以乡村旅游带动乡村振兴。”

乡村要振兴,规划需先行。近年来,山丹县把乡村规划作为乡村建设的前置性条件,坚持整体谋划、重点突破,加快实施乡村建设示范行动。县委、县政府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推动乡村振兴示范建设从重点突破向整体拓展,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奋力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让“城市美乡村更美”。

同心合力 描绘乡村画卷

宽敞的道路、整洁的村居、淳朴的民风……清泉镇双桥村的美丽画卷在徐徐展开,整齐划一的房屋点缀在如山水画般的村落中,平坦宽敞的道路两旁是广阔的油菜花,长长的观景栈道深藏于花海向着村子延伸,农家内一片欢声笑语,过往凌乱的荒地早已被改造成了文化广场,村民秋收的身影忙碌着,簌簌的风声伴随着声声鸟鸣,一派生机盎然。

据清泉镇双桥村村干部介绍,清泉镇通过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提品质”,不断将环境整治各项任务落实落细,促使全镇农村人居环境实现彻底改善和根本好转,实现“时时美”“处处美”,切实推动全镇乡村振兴工作高质量发展。

乡村美景入画来,幸福生活踏歌至。山丹县以县城为中心、集镇为纽带、39个发展类村庄为重点,投入各类资金10.9亿元,实施产业基地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等项目57项,建设国家和省级示范镇村11个、重要节点村6个、乡村振兴示范带3条,全力打造乡村建设“山丹样板”。同时,还将继续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群众生活更舒心、暖心、开心,推进人居环境向着更美好宜居迈进。

示范引领 增强发展动能

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离不开生态宜居的美丽环境,也离不开手中的“钱袋子”。陈户镇寺沟村在不断提升乡村“颜值”的同时,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西兰花产业,立足气候干旱冷凉的实际,依托丰富的土地资源优势,在继续做优做强传统优势农业产业的基础上,积极谋划产业多元化发展新途径,进一步提升土地利用率和价值,从强产业到富农民,“粮袋”“钱袋”双保障,实现了村集体、企业和群众共赢。如今陈户镇寺沟村西兰花产业发展已步入健康稳定快车道,今年,陈户镇种植西兰花面积1万亩,同时,辐射带动清泉镇郇庄村种植西兰花2000亩。

“我们紧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采取 ‘公司化运营+党建共同体+合作社+农户 ’的模式,积极培育高原夏菜产业。”山丹县陈户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高学良说。 

近年来,山丹县立足地势高寒、气候凉爽、光照充足的优势,大力发展西蓝花、芹菜、娃娃菜等高原夏菜产业,以群众增收致富为导向,以菜生财,以菜富民,以菜谋兴,丰富了产业结构,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带动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促进群众持续稳定增收,让乡村振兴更有底色、更有成效。

乡村振兴的新时代答卷,山丹起笔有力,以发展精细农业、建设精美农村、培育精勤农民为主攻方向,突出重点任务,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着力在实践中蹚出山丹乡村振兴的特色路径。为“五彩山丹”增添更鲜亮的田园色彩、更丰富的乡村精彩,稳稳地托起老百姓的幸福梦,绘就家门口的“诗与远方”。(拜占红)


友情链接

主办:山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山丹县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

陇ICP备12000199号-1 甘公网安备62072502000105号 网站标识码:620725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