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 无障碍阅读 | 适老化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政动态 > 部门动态

山丹:“五一”文旅人气旺 假日市场活力足

发表日期:2024-05-06 17:31 作者:王旭辉
来源:甘肃山丹

丝路明珠山丹城,不负春光不负卿。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丝路马都·五彩山丹”大放异彩,与广大市民、游客共赴一场精彩的浪漫之约,交出一份亮眼的文旅“成绩单”——“五一”假期全县共接待游客19.8万人次,同比增长78.7%,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5亿元,同比增长62.66%。

山丹县牢牢抓住文旅需求爆发式增长的有利时机,积极丰富文旅产品供给,精心策划文旅活动,以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产品和服务不断满足市场新需求,来丹游客大幅增加,大大激发了文旅消费活力。

实力回归 核心景区热度高涨

“五一”假期,气温回升,阳光明媚。当全国各地旅游景点迎来游客高峰时,素有“天然氧吧”之称的国家AAAA级景区焉支山更是游人如织,大批游客纷沓而至,享受着秀美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我是第一次来,早就听闻这里是世博故里,今天是抓住假期的尾巴,过来一睹它的风采,下次想带家人和朋友过来游玩。”游客汪海玉告诉记者。

与此同时,壮丽秀美的草原风光也吸引了诸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他们或享受骑马乐趣、或驻足观赏草原美景、或拍照摄影留下美好瞬间。伴随着徐徐清风,草原上的自由气息浸润了每一个人。

“我觉得这边景色非常好,看到这么美丽的风光,也是觉得特别震撼,对山丹马场的印象特别深。”来自陕西的游客李莉说,这是我第一次骑马,一路骑下来,有教练在带,马非常的温顺,我觉得体验感还是非常好。

据悉,焉支山、山丹马场风景区在“五一”假期的客流量达到8400人次,但游客秩序井然,客流平稳,并未给景区带来较大压力。 

寻觅知音 文化场馆好戏连台

“五一”假期,邂逅文艺。假日期间,山丹县通过丰富多元的展览活动让市民和游客沉浸式体验山丹厚重的历史文化,不少外地游客和本地市民纷纷打卡艺术展,相约逛展成为了假期出游新风尚。

作为“网红”地标,“五一”期间,山丹县博物馆内游客络绎不绝。高中生陈思明和母亲两人相约博物馆半日游,两人驻足在彩陶展区前,详细了解彩陶的历史。“我最感兴趣的是四坝彩陶,陶器的纹饰和造型都特别有趣,很值得一看。”陈思明说。

在文人山水画中体味古人的意趣和审美,在尺幅之间感受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结束了与文物近距离的“对话”,便置身于艺术的海洋。这个假期,除了正常的开放活动外,艾黎纪念馆开展的庆“五一”第二届“艾黎情”书画作品展也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参观,其中不乏一些外地游客。游客李瑛从嘉峪关来丹与朋友相聚,大家相约一起看展。她说:“我是一位画友,退休以后和朋友学习绘画,利用假期来看一下山丹文化,通过展览看到了这么多优秀的作品,还结识了很多画友,非常有幸参加了这次的文化旅行,让我受益匪浅,对我今后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如果说博物馆感受文艺魅力的观众还相对“小众”,那么散落在山丹各文化场馆的标本展览、歌舞表演、《河西宝卷》传唱等文艺活动则连缀起山丹群众文艺的风景。十足的文艺范儿不仅扮靓了市民的假日生活,也成为外地游客漫游山丹的文艺亮点。

精彩纷呈 乡村旅游火爆出圈

“我们一家自驾来山丹,感受这里的田园风光,品尝山丹的羊肉,心情很放松。”5月3日,前来山丹县羊主庄园的游客黄源说。

今年“五一”小长假,山丹县各大庄园迎来一拨旅游高潮,络绎不绝的游客带火了庄园经济。

羊主庄园位于大马营镇焉支山下,今年“五一”期间,来这里观光游玩的游客络绎不绝。烤全羊、手抓羊肉、炒拨拉等特色菜品,深受游客欢迎。

“我们是从武威来的,这里的空气新鲜、风景优美,尤其是炒拨拉味道麻辣鲜香,果然名不虚传。”游客唐鑫说。

同样,走进土豆驿站记者看到,停车区停满了车辆,院子里坐满了游客,孩子们在游乐区游玩,工作人员忙着给游客上菜。

“前两天在抖音上得知土豆驿站开园了,这次假期带着朋友专程来玩。”市民李静说:“在这里不仅能玩得开心,也能吃上美味的农家菜,经济实惠,而且能丢下工作时的疲惫,心情得到了极大的放松,真是一举多得。”

“这两天游客很多,包厢几乎全满,生意特别好。”土豆驿站负责人萱哥说。

露营烧烤、拍照打卡、围炉煮茶……一个个风格迥异的庄园不仅深得游客喜爱,也成为山丹旅游的一张特色名片。近年来,山丹县积极探索 “文旅+农业”新路径,打造文旅演艺集群、民宿酒店集群、研学体验集群、露营基地集群等消费新业态,开启农业庄园区沉浸式体验新模式,全面释放农文旅融合产业潜能,激活乡村振兴新活力。同时,推出了近郊游精品路线,以满足广大游客“观赏乡村美景、采摘丰收成果”的乡村旅游体验需求,吸引周边游客前来采摘、游玩,走出一条农文旅融合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烟火气浓 “夜经济”现新图景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随着假期到来,山丹的“夜经济”也一路升温。在热热闹闹、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随处都能感受到这座城市散发的勃勃生机与活力。

夜幕下的焉支巷子流光溢彩、人头攒动,“夜经济”的活力也逐渐彰显。走进焉支巷子,小吃摊并排聚集,浓浓的烟火气扑面而来。炒拨拉、特色烤串、各式饮品……种类繁多的美食香味在微风中弥漫,让市民游客味蕾大开。

游客张红梅说:“‘五一’假期我们和家人、亲戚朋友到焉支山、马场转了一圈,晚上到焉支巷子,来尝一尝这里的炒拨拉,味道很赞,值得推荐。”

记者了解到,焉支巷子现有商户45家,业态有特色餐饮、文创特产、儿童娱乐、地方小吃等等。

焉支巷子负责人李莎说:“五一期间,焉支巷子的客流量达到了1.5万人。希望通过我们的精美小吃和精彩的表演能够让外地游客来到山丹感受到我们山丹人民的热情,打造一个精品夜生活打卡地。”

近年来,山丹县大力发展“夜经济”,着力打造集美食、音乐、时尚、惠民等元素于一体的夜间消费市场,推动商圈人气“聚”起来、夜间消费“火”起来、群众生活“乐”起来,并科学规划设置特色小吃、文旅商品等经营摊位,推出形式多样的购物、餐饮、文化、休闲等夜间酬宾促销活动,鼓励街区内各场馆、经营门店延长开放时间,促进夜间消费,用人间烟火味,点亮山丹“夜经济”。

记者手记:从年初的“冰雪经济”、春节期间的“年味经济”、赏花观景的“春日经济”,到热辣滚烫的“假日经济”,尽管时间地点和外在形式各具特点,但文化消费需求始终贯穿其中,始终保持旺盛。这个假期,山丹更是捧出花样“餐”,而且餐餐皆美、人人都爱,很好地发挥了文旅消费综合效益,实现了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双向奔赴”。(山丹融媒记者 王旭辉)

友情链接

主办:山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山丹县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陇ICP备12000199号-1 甘公网安备62072502000105号 网站标识码:620725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