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 无障碍阅读 | 适老化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政动态 > 部门动态

山丹:以“人才引擎”助力产业发展跑出“加速度”

发表日期:2024-05-10 17:20 作者:朱韬
来源:甘肃山丹

山丹县认真贯彻落实强工业抓招商部署要求,扛牢“一把手”抓“第一资源”责任,进一步树立系统思维、健全制度机制、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产业链”和“人才链”深度融合,不断提升人才工作效能,逐步实现以项目集聚人才、以人才引领项目的良性循环,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强化系统观念,完善政策精准发力制定落实《招商引资若干措施》《引进高层次急需人才办法》人才政策发展清单等一揽子文件,围绕“人、财、编、物”等关键要素出台13个方面、37项优惠措施,投资1500多万元建成高标准“拎包入住”人才公寓22套,为符合条件的13名龙头企业、规上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申领“金张掖人才服务卡”,落实好就业、生活、子女入学等保障服务,切实解决人才“后顾之忧”。推行“标准地+标准化厂房”发展模式修建标准化厂房24栋,为入驻的9家企业提供“租三免一、租五免”优惠政策,推动项目“落地即投”。拿出“真金白银”激励招商,对引进投资项目的社会组织和个人,按实际投资额给予最高500万元奖励。对5名以商招商先进个人分别给予1万元奖励。争取科技人才专项资金800余万元,实施“揭榜挂帅”项目2项,补贴支持科技型企业26家。表彰重点纳税企业16户,发放奖励资金100多万元。

协同内育外引,招大引强赋能增效。深化院地企合作,依托清华、厦大等高校,举办招商引资等专题培训班16期、培训1700人次,支持2家企业与培黎学院建人才培养联合机制,建成新能源实训基地,分别从培养方向、专业设置、就业等方面深度合作,联合办班培养学员80多名,其中15名学员毕业后就地入职,实现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无缝对接”。聚焦培育壮大“羊薯草菜马”五大富民产业和八大产业链建设需求,建立党政、工商、金融、科研“乡贤智库”4个,精准摸底掌握在外优秀人才382名,公开选聘县内外“双招双引”大使36名,牵线搭桥对接循环建材产业园锡航农业山丹县10万头肉牛养殖基地建设等重点项目20项联系上海先导集团公司、北京思伟特新能源公司企业68家实施“一产业一人才支持计划”,赴兰大等“双一流”高校开展人才招聘宣介会6场次,柔性聘用高层次人才117名,刚性引进高校毕业生等各类人才162名。

涵养良好环境,做优服务引凤来栖。全力保障网络招商工作力量,组织12名职能部门“一把手”、30名村党组织书记和“网红”干部积极参与“局长推介团”“村书记主播团”“网络达人主播团”,通过“云推介”“云洽谈”“云招商”,大力宣传山丹优势资源、农特产品,让一批优质项目“云”而来、农特产品踏“云”而去。在城北工业园区增设生态环境保护服务中心,调剂编制4名,推行审批服务事项全程代办“一站式”服务机制,提升园区对入驻企业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制发优化营商环境十不准划清政商交往红线底线,建立“纪委监委+两办+组织+业务部门”联动督查机制,聚焦行政审批、项目建设、招商引资、营商环境等重点工作,以高质效监督护航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百名干部助百企”行动,78名领导干部“点对点”联系104家重点企业,51名年轻干部“一对一”服务新建项目。建立民营企业反映问题诉求平台,定期开展民营企业营商环境恳谈会和问卷调查,全县367名领导干部包联企业353户、解决困难670多件,常态化解决企业反映问题闭环反馈机制逐步健全。

友情链接

主办:山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山丹县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

陇ICP备12000199号-1 甘公网安备62072502000105号 网站标识码:620725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