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黎职业学院:深化国际交流合作 共谋职教发展新篇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合作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近年来,培黎职业学院立足自身办学特色,积极响应国家倡议,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通过创新合作模式、拓展合作领域,推动学校职业教育国际化办学水平持续提升。
在培黎职业学院现代农业学院实训基地,一场生动的现场教学正在进行。留学生韩墨和同学们围在老师身旁专注聆听着关于马铃薯种植的要点讲解,老师手持一株马铃薯幼苗,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介绍其生长习性,从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到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一边讲解,一边用肢体动作模拟不同生长阶段的状态,同学们目不转睛地观察,不时提出疑问,现场气氛热烈。
培黎职业学院留学生 韩墨:前面几个月我们系统地进行了理论知识学习,这段时间我们到学校附近的农场开展技术实践,通过这8个月的学习,我们深深感受到中国现代农业的先进,我想通过在这里学习成熟的农业种植技术,把这些技术带回家乡,应用到我们的农业发展中,助力我们的农业发展。
培黎职业学院现代农业学院教师 高博伦:我们采用了多模态教学,通过动画、模型以及农业技术实操等教学方式,帮助学生们更容易理解农业技术原理。通过学习,让学生对于我们当地先进的农业技术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也可以在他们回去以后,将技术反哺到自己的家乡建设当中。
这样火热的教学场景,正是培黎职业学院深耕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的缩影。为了让“出海”之路更加顺畅,学院依托海外办学专业建设,加强与合作国当地教育机构合作,在巴基斯坦费萨拉巴德农业大学成立“中巴国际学院”,为巴基斯坦现代农业联合培养高技能实用人才,累计培养“中文+职业技能”人才124人,中巴双学历人才10人,这些数字,不仅是教育合作的亮眼成绩单,更是中外农业技术交流、共同发展的有力见证。
然而,培黎职业学院的国际化探索不仅深耕于农业领域,更积极响应社会发展需求,在康养产业赛道上同样成绩斐然。面对中国老龄化社会与康养产业升级需求,学院聚焦“国际化+本土化”融合培养,与河西学院、新西兰维特利亚&惠灵顿理工学院合作实施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老年照护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已有两批 15名访学教师完成赴新西兰学习交流。
在培黎职业学院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训室里,刚从新西兰交流归来的黄婉君老师,正结合丰富实例,详细讲解老年日常护理流程,分享她在新西兰的所学。师生们围绕养老服务知识积极交流、畅所欲言,现场互动氛围十分热烈。
培黎职业学院健康管理学院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教研室主任 黄婉君:我们借鉴新西兰成功的经验,将着力推广人文和科技融合的特色培养模式。希望通过这种培养模式,能让年轻的学生们感受到、认识到,养老护理不仅仅是生活的照料,更是以专业能力和人文关怀去守护生命尊严的崇高事业,努力培养技艺精湛、根植文化传统、兼具人文情怀与科技素养的新时代康养专业人才。
从农业实训基地的高效教学,到“中巴国际学院”的人才培养;从康养专业借鉴新西兰经验,到在国际组织中崭露头角,培黎职业学院国际化办学成果亮眼。未来,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指引下,培黎职业学院将继续深化国际化办学实践,重点打造老年照护、种子繁育、中式面点等“国际合作”品牌,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的“培黎工匠”,为职业教育添砖加瓦,续写中外教育交流新篇章。(山丹融媒记者 王旭辉 郭宗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