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 无障碍阅读 | 适老化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政动态 > 部门动态

山丹:深耕“爱心”沃土 护航“丹苗”成长

发表日期:2025-06-30 14:50 作者:山丹县妇联
来源:甘肃山丹

山丹是承载着15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8.56%的传统劳务输出大县,常年有近4万名务工人员离乡打拼,催生留守困境儿童1200余名。其中,单亲家庭与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占比超30%,亲情缺位、心理隐患、教育资源匮乏等问题,成为这些儿童成长路上的现实困境。近年来,在市妇联的精心指导和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山丹县妇联以“爱心妈妈”关爱行动为主线,深度推进“爱暖万家”“爱在开端”公益项目,切实为留守困境儿童撑起一片温暖晴空。

“聚”字为先,织就全域守护网。秉持“深耕爱心沃土 护航丹苗成长”工作理念,探索推行“15543”关爱服务模式:搭建“爱心妈妈工作领导小组”一个统筹指挥平台;整合“县家庭教育指导站、乡镇社工站、学区留守儿童之家、村妇儿之家、女性社会组织”五大阵地;开展“99公益春蕾助学、爱心妈妈结对认亲、圆梦微心愿、寒暑期关爱、家家幸福一元捐”五项品牌活动;落实“巾帼宣讲进村社、政策兜底强保障、倾情纾困解难题、结对帮扶促成长”四项精准服务;健全“党建引领、多元共治、制度保障”三项机制,在8个乡镇党群服务中心设立关爱保护工作站,选配131名专兼职工作人员,全方位筑牢关爱服务体系,形成村不漏户、户不漏人的立体化关爱网络。


“联”字为基,点亮微光助成长。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以“爱暖万家”项目为抓手,联动第三方专业力量,持续拓展服务半径,按照“动态调整、双向覆盖、一个不漏”的原则,引导910名“爱心妈妈”与1228名留守儿童结对认亲,开展入户走访、研学实践、非遗传承、法治教育等“六育”关爱活动151场次。六一期间,“巾帼心向党·圆梦微心愿”主题活动中,“爱心妈妈”点亮结对儿童微心愿1028个,一双运动鞋、一个保温杯、一本课外书……一份份心愿礼物汇聚成价值7.6万元的爱心物资,承载着“爱心妈妈”沉甸甸的爱和期许,让结对儿童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温暖和关爱,也坚定孩子们生活和学习的信心。同时,在关爱活动中,爱心妈妈按照“主动发现、科学评估、政策上门、分类保障”的原则,定期开展生活学习排查,通过情景模拟、案例教学等形式,增强儿童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并对残疾儿童及时实行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等帮扶服务,切实筑牢儿童关爱保护屏障。


“引”字为要,激发公益新活力。立足农村人口城乡流动的动态格局,探索成立社区城乡融合妇建联盟,依托“爱在开端”公益项目,升级打造3个社区妇儿之家,组建由儿科医生、幼教专家、家庭教育指导师等构成的专业团队,精心编制涵盖亲子互动、科学喂养等20项内容的个性化服务清单,通过“入户指导+集中授课”相结合的方式,为婴幼儿家庭提供全周期、专业化的科学育儿服务。同时,充分发挥巾帼志愿阳光站平台效能,建立“爱心妈妈”关爱礼遇机制,邀请儿童心理学专家、家庭教育领域资深导师,开展系统化赋能培训5场次,从理论知识到关爱技能全面提升“爱心妈妈”及志愿者队伍的专业素养。并依据服务时长、反馈评价等为内容开展星级评定,配套积分兑换、通报表扬等激励措施,培树“优秀巾帼志愿者”53名,“优秀志愿者家属”12名。她们中既有持续15年守护残障儿童的“庄妈妈”,也有跨越千里投身山丹公益的江苏籍志愿者李亚坤,更有用团队力量诠释人间大爱的市爱心妈妈团。县妇联通过事迹宣讲、视频展播等多元宣传形式,生动展现“爱心妈妈”的感人事迹。在暖心礼遇与榜样力量的双重感召下,志愿者队伍从最初的单一女性群体拓展到“爱心爸爸”群体、“爱心企业”主体,人数增长了30%,在全县形成“人人尊崇奉献、个个争相加入”的良好社会氛围。



关爱行动是一项温暖而有力量的事业,也是妇联组织服务家庭可感可及的民生实事,下一步,山丹县妇联将持续精耕细作,让更多留守困境儿童在关爱中绽放笑容、健康成长!

友情链接

主办:山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山丹县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

陇ICP备12000199号-1 甘公网安备62072502000105号 网站标识码:620725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