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刷屏”的背后: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共鸣——“路易·艾黎中国情”网上主题宣传活动 火热出圈,燃动全网、感动人心
当教育的火种穿越八十年依然炽热,当一位国际友人的名字刷爆全网,甘肃山丹,因为“路易·艾黎”,再一次成为关注焦点。近日,由张掖市委网信办主办,中国甘肃网、山丹县委宣传部承办的“路易·艾黎中国情”网上主题宣传活动如期展开,一场场沉浸式采访、一段段动人故事、一帧帧现场画面,迅速在全网刷屏,掀起一股追忆艾黎精神、感悟中外友谊、共话教育理想的热潮。
一次“穿越时空”的重逢:从纪念馆出发,重温中国情缘
“我一生中最满意的一段时期,无疑是在甘肃山丹同农村青年在一起的那些日子。”在山丹艾黎纪念馆,路易·艾黎这段深情的自白被再次唤醒。6月25日,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30多位专家学者、媒体记者、网络达人齐聚于此,开启了一场时空交错的精神寻访。
启动仪式上,山丹县委书记张伟致辞表示:“山丹永远不会忘记这位‘中国最深情的国际友人’,我们将用好用活艾黎资源,让精神照亮新时代征程。”当宣传片《路易·艾黎中国情》在现场播放时,不少嘉宾动情落泪,那些泛黄的照片、斑驳的遗物,承载着沉甸甸的历史分量,也唤起一代又一代人对教育、公义与理想的深切敬意。
一场“破圈传播”的火热现象:话题刷屏,热搜不断
从启动仪式到深入采访,仅一天时间,“路易·艾黎中国情”就登上微博、今日头条、知乎热榜,“路易·艾黎甘肃之行”“跨越八十年的中外友谊”“手脑并用的教育理想”等话题热议不断。“太震撼了!一位外国人在八十年前就提出‘职业教育要手脑并用’,简直是教育界的先知!”网友纷纷点赞评论。
新华网、国际在线、中国甘肃网、每日甘肃网、奔流新闻等20多家媒体集中报道,累计发稿1042篇,相关视频浏览量突破300万,微博话题阅读量达百万级,真正实现了“全平台刷屏、全人群共振”的传播奇效。
一座图书馆的“文化记忆”:2469册赠书讲述厚重情谊
在山丹县图书馆内,一座特殊的“藏书楼”静静诉说着友谊的故事——这里收藏着路易·艾黎亲自捐赠的2469册图书。它们横跨40余年,凝结着这位老朋友对中国的深情厚谊和对山丹的无限牵挂。
2025年,艾黎藏书楼成功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成为山丹最具人文温度的文化地标。此次宣传活动特别走进图书馆,对这批珍贵图书的数字化保护、展陈设计进行深度报道,让沉睡的文化基因以全新方式“活”起来。图书馆副馆长刘红梅感慨:“这不仅是知识的馈赠,更是精神的传承。”
一所学校的“百年答卷”:从马拉大车到AI课堂
在培黎职业学院的实训车间,语音识别机器人灵动回应,马铃薯基地上中巴留学生共话农技,智能制造学院里机械臂精确操控……这些现代化的教学实践,正是“手脑并用、创造分析”校训的生动写照。
艾黎精神从1944年的山丹培黎工艺学校,到今天的职业教育高地,从“缺什么就办什么专业”到“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跨越八十年的职教火种愈燃愈旺。“他用一辆马拉大车,把职业教育的种子播进了山丹的土地,如今,这片土壤结出了产业化、国际化的教育硕果。”现场记者写道。
一座村庄的“乡愁烟火”:罐罐席里看见乡村振兴
在焉支山下的高庙村,一场非遗罐罐宴吸引了无数镜头聚焦。罐中炖煮着山野风味,也炖出了艾黎当年在这里留下的温情乡愁。
从“共富油坊”到“民宿经济”,从“高庙记忆”展馆到游客体验馆,高庙村用一场场实景式“乡村剧”,展现了农文旅融合的鲜活样板。媒体人表示:“这不是展览馆,这是可以推窗见山、开灶炖饭的生活现场。”
“艾黎精神,不只是过往的缅怀,而是今日的实践。”兰州大学庞桂甲副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一次“媒体+专家+达人”:融合发声的样板传播
此次宣传活动不仅是传统媒体的主场,更是社交媒体、网络达人与地方文化合力共舞的范例。从中央到地方媒体,从专家学者到高校学生,从旅游摄影达人到教育博主,各类话语体系共同构建起一幅全息化、多维度的艾黎精神传播矩阵。
网络名人“@念念寻游迹”“@微博石小军”连续发布活动现场短视频,“@爱摄影的老甘”用航拍镜头定格艾黎雷台故居,“@旅游小小说”则用诗意语言勾勒高庙村罐罐宴,让一场看似“地方性”的传播,收获“全国级”影响力。
一个精神符号的“时代回响”:薪火相传,不止于纪念
“艾黎精神,是一种信仰,是一种跨越国界的责任感。”采访团专家总结道。这种精神,不止于纪念,更在新时代山丹的高质量发展中,找到了新的着力点与落脚点——是乡村振兴的文化底色,是教育强国的理想坐标,是甘肃讲好对外开放故事的金字招牌。
未来,山丹将以艾黎精神为引领,打造“艾黎文化传播带”,建设艾黎国际主义精神交流基地,让更多的青年在这里跨文化交融、跨专业成长,让这场“全网刷屏”的宣传,成为艾黎精神融入时代血脉的真实写照。
这场“刷屏”的背后,是一座城市对一位国际主义战士最深情的致敬,是一次精神追溯与现实实践的交响对话,更是山丹走向世界的铿锵脚步。敬请期待,“艾黎中国情”还在路上。(董力玮 李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