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山丹:精准考核促实干 平时功夫见真章
山丹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干部考核要把功夫下在平时”的重要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着力构建科学规范、务实管用的公务员平时考核机制,推动平时考核由“凭印象”向“看实绩”转变,树立起重担当、重实干、重实绩的鲜明导向。
严把政治首关,压实考核责任。坚持把政治标准摆在首位,压实各级党组织主体责任,构建“分管领导审核、主要领导审定”责任体系,落实“谁了解谁评价”原则,将政治理论学习深度、政治意识牢固程度、政治能力水平、政治纪律执行刚性等作为核心评价依据,对政治不合格者坚决“一票否决”。按照“日记实、月小结、季考核”和个人总结、民主测评、审核评鉴、结果反馈的程序,对全县1542名公务员进行了考核。
分类精准施策,考准实绩表现。针对“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等难题,创新建立“设岗定责”“因才施策”评价标准机制。根据不同类别、层级、岗位特点,“量体裁衣”设定差异化、可量化考核指标,对综合管理类公务员,突出统筹协调、重点任务落实;对专业技术类公务员,侧重业务能力、工作实绩;对窗口服务类公务员,聚焦服务态度、群众满意度及办实事成效;对乡镇类公务员,重点考察包村履职、攻坚克难表现。建立指标动态调整机制,确保考核紧贴工作实际,有效破除“平时不算账、年终凭印象”的怪象,激励干部日常比拼、争先进位。
强化结果运用,激发担当动能。充分发挥平时考核基础性、先导性作用,严格挂钩年度考核,年度“优秀”必须从当年季度考核获2次以上“好”且无“一般”“较差”等次人员中产生。强化正向激励,对平时考核“好”等次的32名公务员优先安排培训锻炼、110名“好”等次较多的评为年度优秀。畅通预警纠偏,对平时考核“一般”等次的4名公务员及时进行谈话提醒,形成干好干坏不一样的鲜明导向,有效传导压力、激发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