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 无障碍阅读 | 适老化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政动态 > 部门动态

“错峰执法·延时守护·联勤共治·护学安畅”——山丹县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持续筑牢校园周边安全防线

发表日期:2025-09-16 11:41 作者:张婷婷
来源:甘肃山丹

金秋送爽,书声再起,新学期承载新希望。为深入贯彻“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切实回应人民群众对安全、有序、整洁育人环境的深切期盼,山丹县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秉持高度的责任担当,主动作为,联合县市容环卫中心、公安、教育及物业等多方力量,共同奏响“错峰执法·延时守护·联勤共治·护学安畅”的开学序曲,以城市管理的“绣花功夫”精耕细作,全力保障莘莘学子求学之路的平安顺畅,让“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景在校园门前蔚然成风。

“校门清朗·民心所向”——高位统筹,以“人民城市”理念引领治理新篇。“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校园周边车辆违停、占道经营等问题,看似是“小麻烦”,实则是群众心头的“大牵挂”。执法队始终以“人民城市”理念为指引,精准聚焦培黎职业学院、山丹一中、山丹二中、清泉学校、南关学校、西街小学等校园周边重点路段,梳理出非机动车乱停乱放高发点6处、占道经营易反弹区域8个,从源头明确治理方向,让“校门清朗”的目标与“民心所向”同频共振。

“街巷有序·通行无阻”——柔性执法,让“721工作法”传递城市温暖。执法队始终坚持将“721工作法”贯穿于执法工作始终,在刚性整治中注入柔性温度。针对流动摊贩占道经营、商铺店外经营等情况,秉持“首违不罚”原则,运用“三色预警”管理模式,形成“服务前置、柔性劝导、精准执法”的全链条治理体系,旨在普及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及开学季通行安全的重要性。至目前,累计处理噪音扰民问题18起,劝导占道摊点156起,规范店外经营82处,入店宣讲260余次,给孩子的上下学路让出三米平安。

“城警融合·多元协同”——系统治理,把“城市有机体”融入治理脉络。“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校园周边治理不是执法队的“独角戏”,而是多方协同的“协奏曲”。执法队推动“城管+市容+公安+学校”四方联动机制落地,在学校门口及周边路段开展“定岗值守+动态巡查+错峰执法+延时守护”,同步联动学校保安、周边小区物业参与秩序维护。面对接送学生车辆临时停放问题,发挥联勤联动优势,采取“首违提醒、即停即走”模式。交警力量依托智能交通系统与现场巡查,对禁停区域违停车辆进行实时抓拍和贴单处罚;执法队则重点对侵占人行道、盲道的违停车辆进行引导摆放,累计规范停放非机动车360余辆。让“多元协同”的合力成为破解治理难题的关键抓手,让校园周边这一“城市有机体”的“小节点”运转更顺畅。

“童行无忧·万家安宁”——长效巩固,使“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成为生动写照。“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执法队深知,校园周边秩序整治不是“一阵风”,而是“长久事”。在整治行动基础上,建立长效机制,将学校周边纳入“重点巡查网格”,通过“回头看”防止问题反弹;同时畅通与“信息直连”渠道,设立24小时投诉反馈热线,做到“小事不过时,大事不过天”。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此次多部门联合整治行动,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要求的生动实践,也是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运用“721”工作法提升城市治理效能的具体体现。下一步,县城管执法队将持续深化协同联动机制,固化柔性执法与精细化管理经验,探索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的长效化、常态化路径,切实转化为守护每一段平安通学路途、提升每一处城市空间品质的扎实行动,让安全、有序、温暖的通行环境,成为这座城市献给未来的最坚实承诺与最动人的民生答卷。秋阳正好,书声琅琅,一条条畅通的平安上学路,正承载着希望,延伸向远方。


友情链接

主办:山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山丹县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

陇ICP备12000199号-1 甘公网安备62072502000105号 网站标识码:620725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