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里的“橘红守护”——张掖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国道312线山丹段秋季公路养护工作纪实
九月的山丹,秋风裹着戈壁的沙砾与寒意,早早浸透了国道312线的路面。这里最高海拔2700米,养护里程长、车流量大,雨后路面病害密集暴发,交安设施也出现不同程度的损耗。面对诸多困难,张掖公路事业发展中心迅速统筹调度,组建由应急中心、高速公路养护所、山丹、甘州、高台、民乐公路段组成的秋季养护“攻坚队”,以协同作战、连续攻坚的实干精神,聚力打好秋季养护“攻坚战”。
气候“大考”,直面温差克难关
清晨六点半,山丹公路段院内就响起了发动机引擎的轰鸣声,各单位养护职工已开始了出发前的准备工作。山丹、高台段仔细检查路面标志牌,开展安全技术交底,甘州段再次检查护栏板、螺栓、螺帽等材料,应急中心的铣刨机、压路机驾驶员早早前往山丹服务区调试设备,民乐段的职工们也在加快清点着当日整治路域环境的养护工具。七点整,各养护队伍奔赴作业现场,远处祁连山的轮廓在车窗外渐渐清晰。
刚到现场,养护工人们就顶着秋季的寒风布设作业区,他们联合交警部门,迅速构建起了“人防、技防、物防”一体化的安全屏障。山丹段的油路修补作业现场、甘州段的波形护栏维修现场和民乐段的路域环境整治现场在绣花庙山顶处,这里风沙更大、气温更低,有的职工穿上了冬季养护服作业,风裹着沙砾打在脸上,手冻了就哈口气搓一搓。
正午时分,气温飙升至25摄氏度以上,太阳直射路面,反射的热浪让人喘不过气,橘红工装后背的汗渍早已连成一片。“早上穿棉衣,中午穿单衣,一天能过四季”职工们打趣道。从清晨的寒风刺骨到正午的烈日灼肤,衣服在“干湿交替”中反复切换,没有一个职工停下手里的活计。“多补一处坑槽,过往的车就多一分安全,这是咱养路工人的职责”山丹公路段养护站站长邹英说道。
时间“竞速”,全员连轴抢工时
秋季白昼渐短,各养护作业区往返路程不一,高台段到西作业区要40分钟,山丹段一个小时、甘州、民乐段要一个半小时,“抢工时”成了大家共同的目标。“有效施工期短,天暗得快,要是中午回去休息,半天时间就没了。”山丹段副段长杜发虎说。为了抢工时,大家都坚守在各自的作业区,中午不回、连轴施工,10多个小时的作业时间,全靠“连轴转”挤出来的。
中午12点,后勤组的配送车准时出现在作业点。保温箱打开的瞬间,热气裹着饭菜的香味飘了出来。为了让餐品准时送达,食堂的师傅们每天凌晨5点就开始准备早餐,让职工们吃得饱,干劲足。段机关的同志们自愿排班送餐,中午不休,根据作业点的位置提前规划送餐路线,确保每一处施工路段的养护队都能准时吃上热饭。
简单午餐后,职工们顾不上休息,检查设备后就准备开工。时间不等人,每一个人都想着能尽可能多补一处坑槽,多修补一段路面。这些橘红守护者把“有限工时”拧成“高效工时”,用“铆足劲”的付出,增加了宝贵的施工时间。
聚力“攻坚”,分工协作破难题
“312线山丹段路线长、坑槽多、交安设施损耗也不少,必须多方协同、科学施工!”结合养护实情,一个科学高效的抢险方案迅速敲定,攻坚工作有了“行动指南”。为了最大化释放养护力量,各单位进一步明确了分工:山丹段凭借对路况的熟悉,负责前期病害排查与划线定位,精准标记每一处坑槽、每一根需更换的护栏;高台段配合发挥油路修补经验优势,持续优化每个施工作业组的人员、机械设备配置组合,不断提高养护作业效率;应急中心熟练驾驶铣刨机、压路机,恢复路面平整度,平板车更是“连轴转”,连夜将养护车辆、设备提前送至各单位的养护片区,保障次日养护作业正常开展;甘州段则专攻交安设施维修,对破损的波形护栏进行维修更换,及时补充护栏螺栓、防雨帽、防阻块等易缺失部件,清洗轮廓标、道口柱,确保交安设施功能完好、醒目、规范。应急中心、高速公路养护所、民乐段则持续锚定“携手共创净美路、路域环境换新颜”目标,对G312线山丹段路容路貌进行了精细整修,铲除路肩杂草、捡拾边坡、边沟范围内的垃圾,被整治路段路容路貌焕然一新。
施工期间,油路修补组建起“划线、开槽、切割、清底、粘层、摊铺、碾压、开放交通”的全流程流水作业体系,确保修补区域形状规则、接茬平顺、质量耐久,坚决杜绝“前修后坏”的问题。波形护栏维修组对变形、损坏的立柱、防阻块、波形梁护栏进行了校正、更换和加固,有效提升了道路安全防护能力,为过往车辆和行人筑牢了坚实的安全屏障。路域环境整治组全员冲锋、全域整治,让管养公路从“安全路”蜕变为“颜值路”。
同心保畅,齐心协力见成效
“兄弟一心,其利断金”。在国道312线山丹段的秋季养护工作中,这一精神被诠释得淋漓尽致。各基层养护单位之间分工不分家,大家只有共同的目标——养好公路、保通保畅。你补路面,我修护栏,他护安全,老职工经验足,指导养护作业少走弯路,年轻职工力气大,脏活苦活累活有人干,跟班人员技术硬,保证每一道工序都经得起检验,真正让每一份力量都朝着“保畅通、保安全”汇聚。
国道312线山丹段,是西北戈壁上的一条“生命线”,每天有上万辆货车、客车穿梭于此,载着货物与旅客,驶向远方。张掖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准则,把“有限资源”用到极致,把“全员力量”聚成合力,在西北戈壁的秋风里,用橘红色的身影,为国道312线筑起了一道坚实而温暖的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