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支山下】来山丹,收藏整个秋天的色彩!
山丹的秋意,像扇虚掩的木窗,风一吹就吱呀作响地敞开,任满室斑斓漫出来,缠得人再也挪不开脚步。秋日的山丹,分明是天地间的调色盘被顽童打翻,赤橙黄绿青蓝紫争先恐后地跳进视野,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邀你共赴一场色彩的盛宴。
那抹红,是枝头跳动的火焰
位奇镇二十里堡村的枸杞地总先一步点燃秋的热情。晨露还挂在叶尖时,枝头已缀满红彤彤的小灯笼,圆滚滚、油亮亮,像谁把天边的晚霞揉碎了,一颗颗嵌在绿丛里。农民们的草帽在枸杞架间浮动,指尖掠过饱满的浆果,红汁染透指缝也不介意——这是最甜蜜的“胭脂”。
那抹黄,是大地铺展的锦缎
麦浪是秋日最壮阔的黄色诗篇。站在田埂上望去,祁连山下万亩麦田像被鎏金镀过,沉甸甸的麦穗低着头,仿佛在向滋养它的土地鞠躬。收割机驶过,金色的浪花便向两侧分开,露出黝黑的田垄,拖拉机载着满仓麦粒突突地跑,车斗里晃荡的,是一年的希望。田埂边的老汉吧嗒着旱烟,看着麦粒从机器里倾泻而出,皱纹里都盛着笑意——这金黄,是汗水浇出的丰饶。
那抹绿,是草原呼吸的脉搏
祁连山北麓的山丹军马场,藏着秋日最坚韧的绿。两千一百多年的时光里,这片“丝路绿宝石”从未褪色。牧草在秋风里舒展腰肢,虽不比盛夏浓绿,却多了层沉稳的光泽,像被岁月打磨过的翡翠。远处的马群低头啃草,鬃毛在风里飞扬,马蹄踏过的地方,草叶轻轻摇晃,仿佛在诉说着从汉代延续至今的牧歌——这抹绿,是自然与历史交织的生命力。
那抹蓝,是天空沉淀的梦境
鸾鸟湖的蓝,是把天空揉碎了浸在水里。1974年筑起的大坝,把雪山融水锁成了高原上的蓝宝石。站在坝上望去,湖水蓝得发暗,像块深邃的绸缎,倒映着天上的流云和远处的雪峰。岸边的松树沙沙作响,溪水潺潺汇入湖中,恍惚间竟分不清哪是天哪是水。只有风拂过湖面,吹起细碎的涟漪,才让人惊醒——这蓝,是天地交融的静谧。
那抹橙,是田野绽放的阳光
万寿菊把山丹的秋染成了橙色的海洋。田埂边、公路旁,一丛丛、一片片的菊花热烈地开着,花瓣像被阳光吻过,带着暖融融的橙。村民们提着篮子采摘,指尖沾着菊香,这“黄金花”是致富的钥匙,也是秋日的请柬。游客们穿梭花间,快门声此起彼伏,风过时,花海起了波澜,菊香漫过来,连呼吸都变得清甜——这橙,是大地写给秋的情书。
初秋的山丹,本就是幅流动的油画。西汉的驼铃声还在风中隐约回响,祁连山的雪水仍在滋养着这片土地,赤橙黄绿青蓝紫在山川田野间流转,织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诗篇。
时光正好,秋风不燥。来山丹吧,让这里的秋色在你眼里扎根,让每一种颜色,都成为心上抹不去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