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易心”服务品牌 构筑一流营商环境
2025年,张掖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山丹县分中心坚持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创新打造“易心”服务品牌,全方位推动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提质增效,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易”心惠企,做降本减负的“先行者”。一是全面“减负”,激发市场活力。敢于“自我革命”,全面取消所有进场政府采购和工程项目投标保证金,直接释放企业资金压力。同时,大幅提升政策优惠幅度:将货物服务采购中给予小微企业的价格扣除优惠由6%—10%提高至10%—20%;联合体评审优惠幅度由2%—3%提高至4%—6%;超过400万元的工程采购项目面向中小企业的预留份额阶段性提高至40%以上。一系列“真金白银”的举措,切实降低了企业参与门槛和经营成本。二是极限“提速”,优化交易流程。深度应用“一网三平台”智能辅助系统,将项目登记、场地预约、公告发布等6项核心流程整合为“线上办、自动过”模式,企业无需重复提交材料,平均办理时长缩短40%。创新推出“交易进度跟踪提醒”功能,让市场主体像查快递一样实时掌握项目进展,实现了“办事不求人、进度看得见”的透明化服务。
“易”心利企,做公平交易的“守护者”。一是推行“不见面”,实现全程电子化。率先实现政府采购和工程建设项目100%全程电子化“不见面”开标。投标企业足不出户,登录“不见面开标大厅”即可完成所有投标活动,从“最多跑一次”升级为“一次都不跑”。此举不仅节约了企业的交通、住宿等直接成本,更从物理上隔绝了围标串标的空间条件。二是构建“一张网”,打破地域壁垒。积极融入全省统一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打通数据接口,建立“卡位式+远程异地”评标新模式。评标专家通过系统随机抽取,在就近的交易中心即可完成在线评审,以数据“线上跑”代替专家“线下跑”。这一模式既避免了专家舟车劳顿,更通过增加专家空间的“不确定性”,有效防范了“熟人效应”,使评标结果更加客观公正。三是启用“专用道”,实现物理隔离。建设评标专家专用通道,通过设置专用路线、全程封闭监控,实现评审专家与代理机构、投标人的全程“物理隔离”,彻底杜绝了专家信息泄露和被围堵的风险,从人防、物防、技防三方面织密了公平交易的“防护网”。
“易”心助企,做数字赋能的“引领者”。一是升级硬件设施,夯实数字底座。全面完成卡位式评标室改造,建成20个独立评标席位,全部采用“云桌面”系统,并配备高性能一体机、高清音视频设备,网络带宽升级至300M,为远程异地评标提供了稳定、高速、低延迟的硬件支撑,确保每位专家拥有独立无干扰的工作空间。二是实现CA互认,破除数字鸿沟。高效完成移动数字证书(CA)全国互认功能上线。市场主体购买符合标准的移动CA后,只需注册一次,即可在全国范围内跨区域、跨平台实现“一证通办”,完成扫码登录、电子签章、标书解密等全流程操作,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CA介质携带不便、易丢失、重复购买等问题,极大提升了招投标活动的便捷性与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