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营镇:避险搬迁筑防线 干群齐心筑新居
走进大马营镇马营村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点建设现场,一栋栋汉唐风格的住宅拔地而起,现场一片抢工期、抓进度的繁忙景象。今年来,镇党委、镇政府将该项目列为全镇重点建设项目,抢抓施工黄金期,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全力推进项目稳步实施,早日实现群众“安居梦”。
紧扣节点抓进度,严控质量筑新居。马营村安置点一期于2025年启动建设,计划建设安置房30套。户型设计上,每套均为二室一厅一厨一卫,建筑面积75平方米,并配有245平方米的宽敞院落,兼具实用性与舒适性。安置点技术人员介绍:“我们建立了严格的管理机制,对施工进度、质量和安全进行全程把控。目前,一期30套装配式住房主体已全部安装完成,正加紧进行户内装修及水、电、路、网、活动场地等配套基础设施施工,预计今年9月底可全面竣工交付。”
群众参与聚民心,政策支持减负担。“以前住在老地方总担心安全,现在政府有补贴政策帮我们建新房,心里踏实多了。从选位置到户型,镇村干部都让我们参与,这房子建得透明,我们住着也放心。”一位来自搬迁村的村民满意地说道。该镇在安置点建设中注重尊重民意,通过多种方式让群众了解并参与建设过程。同时,积极落实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相关政策,多方筹措资金,有效减轻了搬迁群众的经济负担。为确保工程质量,镇村组建了监督力量,对建设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努力让群众住上“放心房”。
专班推进强保障,闭环管理提质效。为高效推进安置点建设,该镇成立了工作专班,集中力量,采取有力有效措施,攻克难点堵点,纵深推进项目建设任务落实。专班负责人表示:“我们坚持‘一个项目、一个专班、一抓到底’,从前期规划设计到中期施工监管,再到后期配套完善,全程跟进项目建设,全力协调解决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要素保障到位。同时,畅通群众沟通渠道,及时回应关切,保障项目顺利推进、群众满意。”
下一步,大马营镇将在做好搬迁安置“后半篇文章”上着重发力,将安置点建设和全镇和美乡村建设紧密结合,严格建设标准、施工管理和工程验收,完善配套水电路、卫生厕所等基础设施建设,让拆迁群众不仅安居,更要宜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