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街社区:“菜单式服务”调出社区治理的“烟火味”
文化街社区地处县城中心,下辖居民小区46个与2条商业步行街、2所学校,老旧小区居多,有常住居民2916户8438人。面对辖区体量庞大、业态复杂的治理挑战,社区坚持党建引领,以网格化治理为抓手,创新设计“民生菜单”:用“基础底味”夯实治理根基,用“招牌热菜”破解民生难题,用“菜单式服务”调出社区治理的“烟火味”。
调好“基础底味”:党建引领激发治理动能。社区以党组织为核心,实施“问、理、议、督、评”五步议事协商工作法,通过“小区议事会”“红色板凳会”等模式,居民围坐一起,从楼道堆放杂物、电动车乱停乱放到邻里矛盾纠纷,居民诉说,网格员记录,高效解决居民难题,推动居民从“观众”变为“主角”,提升居民归属感。
端出“招牌热菜”:多元共治破解民生痛点。社区深化“多元共治破解民生痛点”机制,以“居民点单+社区配菜”模式解决问题。针对电动车乱停、屋顶漏水、充电桩短缺、用水难、供暖难等问题,社区联合部门单位、物业、居民代表组织10余场议事会,增设100余个电动车充电桩,规划暖气管道接续,修复屋顶破损等,将“民声”转化为“民生”。
精制“匠心小炒”:资源联动延伸服务触角。社区构建“党组织+网格员+物业”铁三角服务体系,网格员收集民情,物业协助服务,社区党委统筹资源,打通“发现一响应一解决一反馈”闭环。此外,联合社区民警、人力、民政相关部门等专业力量,开展社保咨询、就业政策宣传等活动,满足青年人就业、社保等需求,实现社区治理由“单兵作战”向“多方联动”转变。
奉上“温情甜品”:个性化服务温暖民心。整合社区资源,挖掘社区内的老年人文艺骨干,组建书法、舞蹈、歌唱、戏剧等团队,开展书法活动、文艺表演,丰富社区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同时,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健康义诊、帮办代办等服务,让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具象化。
文化街社区“菜单式服务”构筑起居民身边的幸福生活圈,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奠定了基础。接下来,社区将坚持“民需导向、菜单作业、实干烹调”,提升“幸福菜单”的多样性与精准度,让居民在“家门口”品尝到“幸福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