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户镇政协委员工作站:聚焦“白色污染”履职担当 助力废旧农膜整治见实效
近日,陈户镇政协委员工作站紧扣全镇生态环境保护中心工作,将履职视角投向农田“白色污染”治理,通过一线监督、精准建言、宣传引导、跟踪问效,四措并举助力废旧农膜专项清理整治行动扎实推进,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贡献了政协智慧和力量。
一线监督,摸清整治“实情”。委员们充分发挥民主监督职能,组建专项监督小组,深入田间地头、沟渠林带,对高速公路、国道沿线及村庄周边等重点区域进行实地查看。通过“看、问、查、访”等方式,详细了解农膜残留状况、回收点运行情况及清理工作难点,现场记录发现问题,为精准建言收集第一手资料,确保履职监督靶向精准、有的放矢。
精准建言,贡献政协“智慧”。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工作站及时组织政协委员、村社干部、回收站点负责人召开专题协商座谈会。委员们围绕“如何提高回收率”“如何优化回收网络”“如何建立长效机制”等关键问题踊跃发言,提出“细化网格管理责任”“增设流动回收点方便农户”“将回收成效与村社考核紧密挂钩”3条建议,为镇党委、镇政府完善整治方案提供了有益参考。
宣传引导,凝聚治理“共识”。委员们化身政策“宣传员”,积极参与宣传引导工作。他们通过村级议事会、田间讲解、微信群转发等多种形式,向农户普及农膜残留对土壤结构和农作物产量的危害,讲解回收政策和环保法规,有效提升了农户主动清理、自觉交售的积极性,推动了“要我回收”到“我要回收”的观念转变,凝聚起了全民参与环境治理的思想共识。
跟踪问效,推动成果“落地”。为确保整治工作常态长效,工作站将废旧农膜回收治理纳入季度常态化监督清单。委员们定期对前期督查发现的问题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对照回收台账核查数据真实性,并围绕回收体系运转、后续资源化利用等环节进行持续跟踪。通过“监督-建议-再监督”的闭环模式,有力推动了“村有网点、镇有台账、统一处置”的回收体系有效运行,助力全镇累计规范回收废旧农膜450余吨,以实际行动守护陈户镇的绿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