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县种子产业发展中心2022年决算公开说明
索引号 | 6207250025/2023-00211 | 发文字号 | |
关键词 | 发布机构 | 农业农村局 | |
公开形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目录 | |
生成日期 | 2023-08-16 08:40:00 | 是否有效 | 是 |
2022年度
山丹县种子产业发展中心部门决算
目 录
第一部分部门概况
一、部门职责
二、机构设置
第二部分2022年度部门决算表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二、收入决算表
三、支出决算表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明细表
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八、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
九、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表
第三部分2022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二、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三、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七、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说明
八、政府采购支出情况说明
九、国有资产占用情况说明
十、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支决算情况说明
十一、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支出情况说明
十二、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第四部分预算绩效情况说明
第五部分名词解释
第一部分部门概况
一、部门职责
主要职责是承担组织制定和实施全县农作物种子发展建设规划,引导监控种子生产经营行为,保证农业生产用种安全等公益服务职能。
二、机构设置
山丹县种子产业发展中心为独立核算的财政拨款事业单位,副科级建制,隶属山丹县农业农村局管理,现有在职职工5人,其中:领导1人,专业技术人员2人,管理人员2人。
第二部分2022年度部门决算表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表(附件1)
二、收入决算表(附件2)
三、支出决算表(附件3)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附件4)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附件5)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明细表(附件6)
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附件7)
八、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附件8)
九、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表(附件9)
第三部分2022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2022年度收、支总计均为1353.75万元。与上年度相比,收、支总计各增加1353.75万元,增长100%。主要原因是山丹县种子产业发展中心属新设立单位,2022年3月开独立账户,2022年纳入财政决算汇编范围内。
二、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2022年度收入合计1353.75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1341.70万元,占99.11%;上级补助收入12.05万元,占0.89%。
三、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22年度支出合计1353.75万元,其中:基本支出59.11万元,占4.37%;项目支出1294.64万元,占95.63%。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2022年度财政拨款收、支总计均为1341.70万元。与上年相比,各增加1341.70万元,增长100%。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22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1341.70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增加1341.7万元,增长100%。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年初预算数为0.00万元,支出决算为1353.75元,主要原因是山丹县种子产业发展中心属新设立单位,2022年纳入财政决算汇编范围内。
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年初预算数为4.30万元,支出决算为4.3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0.0%,决算数等于预算数。
3.卫生健康支出年初预算数为2.17万元,支出决算为2.17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0.0%,决算数等于预算数。
4.农林水支出年初预算数为37.48万元,支出决算为37.48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0.0%,决算数等于预算数。
5.住房保障支出年初预算数为3.10万元,支出决算为3.1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0.0%,决算数等于预算数。
6.粮油物资储备支出年初预算数为1294.64万元,支出决算为1294.64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0.0%,决算数等于预算数的。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22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47.06万元。其中:人员经费40.41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增加40.41万元,增长100%,主要原因是山丹县种子产业发展中心属新设立单位,在职人员有领导1人,专业技术人员2人,管理人员2人。
公用经费6.65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增加6.65万元,增长100%,公用经费用途主要包括:办公费3.0825万元、邮电费0.2088万元、取暖费2.89695万元、差旅费0.1695万元、公务接待费0.18万元、0.1092万元。
七、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说明
2022年度本部门机关运行经费支出0.00万元,没有机关运行相关经费。
八、政府采购支出情况说明
2022年度本部门政府采购支出合计124.72万元,其中:政府采购货物支出124.72万元、政府采购工程支出0.00万元、政府采购服务支出0.00万元。授予中小企业合同金额0.00万元,占政府采购支出总额的0.00%,其中:授予小微企业合同金额0.00万元,占政府采购支出总额的0.00%。
九、国有资产占用情况说明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本部门共有车辆0辆,其中,副部(省)级及以上领导用车0辆、主要领导干部用车0辆、机要通信用车0辆、应急保障用车0辆、执法执勤用车0辆,特种专业技术用车0辆,离退休干部用车0辆,其他用车0辆,本单位用车需租赁车辆开展课题试验观察记载和项目监管。单价100万元(含)以上设备0台(套)。
十、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支决算情况说明
2022年度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年初结转和结余0.00万元,本年收入0.00万元,本年支出0.00万元,年末结转和结余0.00万元。2022年度我单位无政府性基金收入,也没有使用政府性基金安排的支出。
十一、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支出情况说明
2022年度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本年支出0.00万元,2022年度我单位没有使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安排的支出。
十二、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总体情况说明
2022年度“三公”经费支出全年预算数为0.18万元,支出决算为0.18万元,决算数等于预算数。
(二)“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具体情况说明
1.因公出国(境)费用全年预算数为0.00万元,支出决算为0.00万元,无因公出国(境)费用。
2.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全年预算数为0.00万元,支出决算为0.00万元,本单位没有公务用车:其中公务用车购置费全年预算数为0.00万元,支出决算数为0.00万元,较上年无变化,主要原因是本单位没有公务用车。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全年预算数为0.00万元,支出决算为0.00万元,较上年无变化,主要原因是本单位没有公务用车。
3.公务接待费全年预算数为0.18万元,支出决算为0.18万元,决算数等于预算数。
(三)“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实物量情况
2022年度本部门因公出国(境)共计0个团组,0人;公务用车购置0辆,公务用车保有量为0辆;国内公务接待1批次9人,其中:外事接待0批次,0人;国(境)外公务接待0批次,0人。
第四部分预算绩效情况说明
(一)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预算绩效管理要求,本部门对2022年度一般公共预算项目支出全面开展绩效自评。其中,一级项目2个,共涉及资金1294.64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项目支出总额的100%。组织对“2021年制种大县奖励资金项目”“2022年制种大县奖励资金项目”开展了部门评价,涉及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94.64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0万元。从评价情况来看,各项指标任务均完成。
(二)绩效自评结果
1.绩效目标自评表(分项目进行综述)
我部门在2022年度部门决算中反映2021年油菜制种大县项目绩效自评结果。
2021年油菜制种大县项目绩效自评情况,根据年初设定的绩效目标,项目绩效自评得分为100分。项目全年预算数为783.16万元,执行数为783.16万元,完成预算的100%。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一是落实油菜制种面积1.8万亩,增加0.2万亩,种子基地涉及全县7个乡镇,项目实施后明显改善了制种基地基础设施条件,为4300亩油菜制种基应用水肥一体化创造条件,大力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年可节约用水在50万立方米以上,有效解决了项目实施地干旱缺水,制种产量不高的问题。在项目区通过加深耕层、增施有机肥、测土配方等耕地质量提升措施,有效改善了土壤结构,使制种油菜制种基地病虫害发生率控制在5%以下,损失率控制在1.5%,使农业科技普及推广,农产品提质增效,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水平得到提升,对进一步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物联网管护示范区1个实现了生产可视化监控,四情监测站系统建成后可监控周围2000亩的制种基地的土壤墒情、虫情、苗情灾情、气象等情况,全面提高了对制种基地的全生产过程监测,提高了制种能力,为标准化种子生产基地信息化建设提供了保障。二是种子生产加工水平方面。项目带动购置农机具可满足2500亩油菜制种需要,可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种植水平,可实现亩增产油菜种子10公斤左右,亩增收200元。奖励资金投入引进的种子10t/h加工生产线使我县油菜种子加工企业可以开展油菜种子精细化加工与生产,使油菜种子加工能力达到3000吨。项目扶持的种子加工企业,实行让利于民,免费提供油菜杂交亲本,进行技术指导,高于市场价回收种子,原则上微利运营。年收购油菜杂交种537.5吨,收购价按1.5万元/吨估算,销售价按2万元/吨估算,种子加工年收入268.5万元,完全能够满足消耗、土建设备折旧、维修、人工费用、水电油等燃料动力费、销售运输费用及制种基地技术指导等各项费用。三是农民增收方面。经过多年实践,现在已形成了以“公司+基地+农户”为主要形式的农业产业化模式,集科研、生产、加工、包装、检验、销售和配套服务一条龙的种子产业化格局,加速了种子产业的发展,有效的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种子产业的发展,项目年产537.5吨油菜杂交种,可满足107.5万亩大田油菜生产用种(播种量按0.5 kg/亩估算),由于杂交种的应用,大田油菜平均增产20kg/亩,总增产油菜籽2.15万吨,可使产地农民年增加收入10750万元(销售价按5000/吨估算)。四是社会效益方面。在项目实施中,广大科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村舍院落,大力开展技术宣传培训,共举办油菜制种及油菜生产培训班3场次,发放培训材料500余份,开展田间现场指导约100余人次,提高了农民的认识,做到了良种与良法配套,为项目区广大农民提高种植效益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通过制种基地耕地质量提升、田间道路、灌溉渠道、等建设,极大改善项目区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一是项目实施进度缓慢,项目资金支出效率不高,基地建设中蓄水池建设用地指标批复困难,有空地的区域往往不适合建设蓄水池,而最佳修建地点,又多为基本农田或天然牧草地、湿地、林地,政策上不能修建蓄水池等永久设施,办理耕地占补、审批等手续需要许多部门协调解决,需要通过多次勘察设计,征询各方意见后方能确定建设地点,导致建设前期土地手续办理缓慢,项目施工期受农作物种植季节影响,都不同程度影响了开工建设时间;二是种子企业多、小、散,大多数种子生产企业没有品种和品牌,缺乏核心竞争力,抗拒市场风险能力差;三是种子基地基础条件薄弱,设施落后,机械化程度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业效益。下一步改进措施: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撬动作用,建立以政府引导性资金支持和社会多元化投入相结合的机制,积极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和项目资源,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制种基地建设。充分发挥企业在育繁推种、科研成果转化与应用等方面的主导作用;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推进油菜制种产业集约发展;引导企业加大科研创新投入,加强种业产业自主创新,加快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种业产业科研成果。坚持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原则,鼓励资金实力强、对农业感情深厚、热心种子产业的企业和个人涉足种子产业,充分利用山丹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借助山丹县区域性油菜种子生产基地和油菜制种大县项目机遇,积极参与油菜制种基地建设,实现生产与气候、土地、劳力、地方资源的最佳组合,力争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好的效果。
2022年油菜制种大县项目绩效自评情况,根据年初设定的绩效目标,项目绩效自评得分为100分。项目全年预算数为511.48万元,执行数为511.48万元,完成预算的100%。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一是建设标准化油菜良繁基地7250亩,其中在大马营镇上河、下河、中河村建设以管灌为主的标准化油菜制种基地2200亩,在霍城镇西关村建设6万立方米蓄水池2座,完成5050亩油菜制种基地水肥一体化改造提升;二是制种能力提升分项目在大马营镇上河村、中河村、下河村,霍城镇西关村等制种基地通过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机械深耕,残膜回收,增施生物有机肥、绿色生产及病虫害统防统治等措施提升制种基地耕地质量7250亩,通过提升耕地质量,推广水肥一体化制种技术,病虫害统防统治等措施,使制种单产提高2%以上,产量达114.5公斤/亩;三是种子加工与贮藏分项目扶持普瑞拓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山丹县智禾良种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甘肃金旺禾种业有限公司建设种子晒场9000平方米、种子贮藏库1800平方米。购置种子加工设备8台套、种子烘干设备1套;四是质量安全管理分项目扶持山丹县智禾良种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建设油菜种子质量追溯平台1个;五是科技创新分项目扶持甘肃普瑞托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新品种选育工作,申请登记油菜新品种1个,配套完善育种基地设施条件;山丹县种子产业发展中心开展宣传培训100人次以上,开展油菜试验示范5项,新品种示范20亩;在西关村标准化制种基地建设4情监测为主的物联网站1个,开展种子质量监管工作。至目前山丹县大马营镇上河村、中河村、下河村油菜制种基地节水灌溉项目已完工90%;山丹县霍城镇西关村制种基地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蓄水池建设项目已开工,清理了地表覆盖;山丹县智禾良种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油菜种子质量追溯平台建设、种子晒场已完成建设验收,甘肃金旺禾种业有限公司种子精选设备已完成建设验收。绿色生产及病虫害统防统治项目、提升制种基地耕地质量生物有机肥采购项目已完成物资和服务采购,将在春耕备耕前,按照项目方案要求全部发放到位;物联网建设项目设备已采购,正在有序安装。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一是项目实施方案制定上报晚影响了项目进度;二是基地建设中蓄水池建设用地指标批复困难,有空地的区域往往不适合建设蓄水池,而最佳修建地点,又多为基本农田或天然牧草地、湿地、林地,政策上不能修建蓄水池等永久设施,办理耕地占补、审批等手续需要许多部门协调解决,需要通过多次勘察设计,征询各方意见后方能确定建设地点,导致建设前期土地手续办理缓慢,项目施工期受农作物种植季节影响,都不同程度影响了开工建设时间。三是受疫情防控影响,2022年,先后4拨疫情冲击,项目物资人员不能按时到位也严重影响了项目实施进度。下一步改进措施:对还未完成建设的2022年制种大县奖励资金项目分项,甘肃普瑞托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设种子晒场、种子贮藏库、霍城镇西关村制种基地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蓄水池建设等项目,督促建设单位和企业倒排工期,加快实施进度,确保完成竣工验收,力争当年完成项目任务。
(三)部门绩效评价结果
1、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表(附件10)
2、2021年油菜制种大县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附件11)
第五部分名词解释
一、财政拨款收入:指本年度从本级财政部门取得的财政拨款,包括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和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
二、事业收入: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取得的现金流入;事业单位收到的财政专户实际核拨的教育收费等资金在此反映。
三、经营收入: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现金流入。
四、其他收入:指单位取得的除“财政拨款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等以外的收入,包括未纳入财政预算或财政专户管理的投资收益、银行存款利息收入、租金收入、捐赠收入,现金盘盈收入、存货盘盈收入、收回已核销的应收及预付款项、无法偿付的应付及预收款项等。各单位从本级财政部门以外的同级单位取得的经费、从非本级财政部门取得的经费,以及行政单位收到的财政专户管理资金反映在本项内。
五、年初结转和结余:指单位上年结转本年使用的基本支出结转、项目支出结转和结余、经营结余。
六、结余分配:指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所得税、提取专用基金、转入事业基金等当年结余的分配情况。
七、年末结转和结余:指单位结转下年的基本支出结转、项目支出结转和结余、经营结余。
八、基本支出:指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其中:人员经费指政府收支分类经济科目中的“工资福利支出”和“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公用经费指政府收支分类经济科目中除“工资福利支出”和“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外的其他支出。
九、项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特定行政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
十、经营支出: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发生的支出。
十一、“三公”经费:指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反映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费反映单位公务用车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反映单位按规定保留的公务用车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
十二、机关运行经费:为保障行政单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运行用于购买货物和服务等的各项公用经费,包括办公及印刷费、邮电费、差旅费、会议费、福利费、日常维护费、专用材料及一般设备购置费、办公用房水电费、办公用房取暖费、办公用房物业管理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以及其他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