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 无障碍阅读 | 适老化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其他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财政

关于2019年山丹县财政决算(草案)及2020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索引号 6207250003/2020-00046 发文字号
关键词 发布机构 财政局
公开形式 公开目录
生成日期 2020-08-31 14:41:19 是否有效

关于2019年山丹县财政决算(草案)及

2020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2020年8月7日在县第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27次会议上

山丹县财政局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2019年财政决算已经省财政厅批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等法律规定和县人大常委会的安排,受县政府委托,现向本次常委会报告2019年山丹县财政决算(草案)及2020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请予审议。

一、2019年全县财政决算情况

2019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0002万元,占调整预算26623万元的112.69%,同比增长7.92%(同口径增长18.95%);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62636万元,占调整预算58100万元的107.81%,同比增长5.62%;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8533万元,占年初预算的132%,同比增长49.94%。

2019年,全县财政支出完成231393万元,占调整预算的99.6%,同比下降7.86%。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99555万元,同比下降9.9%;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31838万元,同比增长7.37%。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0002万元,其中:  

1.税收收入完成16464万元,占调整预算的91.85%,同比下降7.87%。其中:  

增值税8327万元,占调整预算的99.21%,同比下降1.85%;  

企业所得税1318万元,占调整预算的79.88%,同比下降10.77%;

个人所得税266万元,占调整预算的90.17%,同比下降42.17%;

资源税719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59.78%,同比增长68.78%;  

城市维护建设税960万元,占调整预算的86.1%,同比下降20.13%;  

房产税772万元,占调整预算的96.5%,同比增长2.8%;

印花税428万元,占调整预算的91.06%,同比增长4.9%;

城镇土地使用税862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23.14%,同比增长36.39%;

土地增值税1313万元,占调整预算的57.09%,同比下降44.18%;

车船使用和牌照税938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9.07%,同比增长14.39%;

耕地占用税79万元,占调整预算的254.84%,同比增长558.33%;

环境保护税82万元,占调整预算的205%,同比增长182.76%;

契税400万元,占预算的48.78%,同比下降51.04%。  

2.非税收入完成13538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39.58%,同比增长36.33%。其中:  

专项收入2892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80.19%,同比增长60.49%;  

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776万元,占调整预算的39.79%,同比下降61.68%;  

罚没收入3016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37.09%,同比增长36.53%;  

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6588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75.68%,同比增长79.61%;  

政府住房基金收入123万元,占调整预算的75%,同比下降30.9%;  

捐赠收入143万元,占调整预算的476.67%,同比增长197.92%。 

当年收入30002万元,加上级补助收入165842万元、债券转贷收入8325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996万元、调入资金751万元、上年结余433万元后,决算总收入207349万元。  

支出:年初预算123483万元,加预算执行中上级补助、调入资金、债券转贷收入等调整因素增支76520万元后,调整预算为200003万元。当年决算支出199555万元,占调整预算的99.78%,下降9.9%。主要项目执行情况是: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1175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同比增长18.17%;   

公共安全支出5463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同比下降32.41%(主要原因是地方政法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公安机关政法转移支付减少及机构改革消防划转应急管理局);  

教育支出35756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同比增长10.69%(主要原因是市级培黎国际职业学院建设资金增加3000万元);  

科学技术支出546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同比下降10.78%;  

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6558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同比增长136.92%(主要原因是国家文物保护专项、免费开放补助和文化旅游提升工程中央基建专项资金增加以及机构改革旅游业务划转增加支出);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7365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同比增长6.09%(主要原因是上级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补助增加);  

卫生健康支出25622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同比增长33.95%(主要原因是全民健康保障工程省级专项资金增加6200万元,机构改革老龄事务划转卫健局管理); 

节能环保支出12327万元,占调整预算的96.49%,同比下降41.89%(主要原因是省级山水林田湖草项目资金减少7574万元);  

城乡社区支出6567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同比下降34.25%(主要原因是当年无新增一般债券安排基础设施建设);  

农林水支出40350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同比增长17.3%(主要原因是中央、省市农林水转移支付增加,机构改革财政农业综合开发和国土局部分业务划转);  

交通运输支出6535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同比下降1.76%;

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1067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同比下降52.83%(主要原因是机构改革成立应急管理局经费划转);  

商业服务业等支出302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同比下降80.89%(主要原因是机构改革旅游局划归文体广旅局管理);  

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1214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同比下降91.98%(主要原因是机构改革成立自然资源局经费划转,山水林田湖草项目资金减少);  

住房保障支出3637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同比下降81.98%(主要原因是当年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减少);  

粮油物资储备支出1477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同比增长243.49%(主要原因是“优质粮食工程”专项资金增加);  

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1664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

债务还本付息支出1871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同比增长15.57%;  

其他支出50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同比下降96.25%。

债务发行费用支出9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同比下降10%。  

当年决算支出199555万元,加上解支出2636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4710万元后,决算总支出206901万元。  

平衡情况:收支相抵,年末滚存结余448万元,主要是年终结算中央及省市化解产能关闭退出煤矿448万元,全部结转下年使用。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收入:完成8533万元,加上年结余1042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314万元、债务转贷收入21500万元后,决算总收入32389万元。主要项目完成情况是:  

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收入434万元,占预算的289.33%,同比增长77.14%;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7396万元,占预算的128.99%,同比增长55.28%;  

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610万元,占预算的122%,同比下降1.45%;  

其他政府性基金收入93万元,占预算的186%,同比增长45.31%。  

支出:年初预算6752万元,加预算执行中的上级补助、债券转贷、上年结余及超短收等调整因素增支25576万元后,调整预算为32328万元。当年决算支出31838万元,占调整预算的98.48%,同比增长7.37%。主要项目执行情况是:  

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94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4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同比下降1.82%;  

城乡社区支出26815万元,占调整预算的98.21%,同比下降0.36%;  

农林水支出68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同比下降69.64%; 

其他政府性基金支出3098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同比增长95.09%;

债务付息支出1685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同比增长113.83%;

债务发行费用支出24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同比增长4.35%;  

当年决算支出31838万元,加调出资金61万元后,决算总支出31899万元。  

平衡情况:收支相抵,年末滚存结余490万元。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收入:完成30868万元,占预算22994万元的134.24%,增长27.6%。分项目收入情况是: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金收入7490万元,占预算的103.3%,同比增长4.14%;   
    生育保险基金收入359万元,占预算的108.13%,同比增长17.32%;

机关养老基金收入17175万元,占预算的171.41%,同比增长52.84%(主要原因是补缴清算机关养老保险费);
    城乡居民养老基金收入5844万元,占预算的108.41%,同比增长7.09%。
   支出:完成26243万元,占预算24115万元的108.82%,增长24.65%。分项目支出情况是: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金支出9470万元,占预算的134.92%,同比增长51.82%(主要原因是医保业务职能划转,调整补拨了个人账户基金); 

生育保险基金支出77万元,占预算的84.61%,同比下降12.5%;

机关养老基金支出10928万元,占预算的90.76%,同比增长9.06%;
    城乡居民养老基金支出5768万元,占预算的116.2%,同比增长22.13%。

平衡情况:收支相抵,社保基金年末滚存结余16062万元(当年净结余4625万元),其中: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金4079万元,生育保险基金1395万元,机关养老基金7699万元,城乡居民养老基金2889万元。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情况  

我县未编制国有资本经营收支预算。 

(五)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收使用情况

2019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0002万元,当年超收3379万元。按《预算法》规定,超收收入全部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年末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累计4710万元(含当年结余581万元,调入政府性基金61万元和存量资金调入690万元)。  

(六)预备费使用情况  

动用年初预算预备费1250万元,主要用于发放退休人员取暖费及新招录事业单位人员工资。

(七)“三公”经费支出情况 

2019年部门决算反映,县级“三公”经费支出644万元,比上年减支197万元,下降23.42%。其中:因公出国(境)费3万元,与上年持平;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381万元,下降1.3%;公务接待费238万元,下降27.44%;公务用车购置22万元,减少102万元,下降82.26%,致使“三公”经费大幅下降(剔除公务用车购置费后,“三公”经费下降13.25%)。

(八)政府债务情况

2019年,全县新增债务29825万元,均为省政府转贷地方政府债券,其中:专项债券按照规定用途安排和兴园棚户区改造13500万元,供销社老家属院棚户区改造1500万元,北环影院棚户区改造4500万元,张掖国际物流园市政配套工程(供水、排水)1000万元,山丹县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行动1000万元;一般债券按照规定用途安排易地扶贫搬迁建设项目1325万元,精准扶贫1410万元,培黎国际职业学院建设2000万元,交通项目建设1000万元,县幼儿园保教综合楼建设400万元,美丽乡村建设及危旧房拆除1000万元,现代设施农业、戈壁农业建设奖补及粮食功能区划定经费1000万元,康复中心建设190万元。截至2019年底,政府系统债务余额为127073万元。

(九)权责发生制核算情况

2019年,权责发生制列支核算资金共计4542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资金3395万元,政府性基金1147万元,以上全部为各预算单位在财政管理一体化信息系统中结转到2020年继续使用的资金。

2019年财政决算(草案)在报县政府审定、提请县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之前,已经县审计局审计。审计反馈,2019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财政收入任务超额完成,“三保”及重点支出得到有效保障,促进了全县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平稳发展。但是也指出了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资金管理使用、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国有资产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严格按照审计意见和县人大常委会有关要求,采取有力措施认真组织整改。

二、2020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上半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3668万元,占年初预算30400万元的44.96%,同口径减收1843万元,下降11.88%,全市排名第一;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26289万元,占年初预算58720万元的44.77%,同比减收4885万元,下降15.67%。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3668万元,其中:税收收入完成8087万元,占年初预算的47.17%,同口径减收1100万元,下降11.99%;非税收入完成5590万元,占年初预算的42.17%,同比减收743万元,下降11.73%。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23027万元,占变动预算的75.57%,同比减支16317万元,下降11.71%,全市排名第三。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2366万元,占年初预算的33.8%,同比增收726万元,增长44.27%。

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21519万元,占变动预算的52.73%,同比增支4612万元,增长27.28%。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2391万元,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完成9986万元,收支相抵后结余2405 万元,截至目前累计结余18467万元。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完成43万元,占年初预算的20%。尚未形成国有资本经营支出。

(五)政府性债务情况

争取到新增专项债券32100万元,政府系统债务余额由127073万元增加到159173万元,其中:一般债券59281万元,专项债券99299万元,世行贷款593万元。 

(六)主要工作情况

一是突出工作重点,支持打赢“三大攻坚战”。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关于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健全完善债务动态监控机制,统筹安排资金,积极化解存量债务,坚决遏制债务增量,严控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截至6月底,我县共化解隐性债务1.37亿元,已完成全年化解任务。多渠道筹措资金,累计清偿政府机构、国有企业拖欠民营和中小企业账款8802.12万元。严格落实增列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政策,加大脱贫攻坚投入力度,争取财政专项扶贫资金6997万元,整合涉农资金3136万元,在确保依法合规支出的基础上,加快扶贫资金支出进度,实际支出5460万元,支出比例达到77.22%,支出质量进一步提高。投入生态环保和污染防治资金0.7亿元,全县环境空气质量不断改善,农业面源污染有效控制,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二是积极争取资金,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高度关注国家和省市投资方向和重点,紧盯十大生态产业和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最大限度争取上级财政资金支持。至目前,争取到位各类项目资金12.83亿元,其中:政府债券6.73亿元(专项债券5.21亿元,置换债券0.69亿元,抗疫特别国债0.83亿元);专项转移支付资金6.1亿元。积极配合县发改和项目主管部门,争取外流域调水、马场高铁站建设、互联网+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花草滩循环经济产业区基础设施配套工程、规模化防沙治沙等项目及早落地实施。全力支持县委、县政府确定的重点项目,累计安排资金2亿元,用于乡村振兴、S590绿化、祁连西路改造提升、一路、经二路、X018公路、棚户区改造等重点项目建设。总投资2587万元的“三供一业”分离移交项目全面完工,极大地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三是优化支出结构,着力保障民生需求。坚持共享发展理念,不断优化支出结构,确保民生投入需求。全县民生投入达到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5.61%。重点用于教育、科技、文化旅游、社会保障、医疗卫生、节能环保、扶贫、农村道路及住房保障等领域。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及时拨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经费640.94万元,累计减免中小微企业和商户房租204.22万元,为全县疫情防控工作顺利推进、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提供强力支撑。

四是深化财政改革,增强财政发展活力。全面推行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改革和非税收入收缴电子化改革,非税收入收缴实现网上直接缴款。将全县41个部门152个项目48719万元资金列入重点绩效评价,同时对7个部门开展整体绩效评价,推动建立事前绩效目标审定、事中绩效跟踪、事后绩效评价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规范政府采购管理,着力提升政府采购质量效益,上半年,共完成政府采购项目30项,政府采购金额9475.68万元,节约726.07万元,节约率7.1%。按照《预算法》相关规定,编制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五是加强财政监督,规范财政资金管理。自觉接受人大、纪委监委和审计等部门监督检查,从严整改巡视、巡察、审计反馈问题。有计划开展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扶贫资金、会计信息质量等专项监督检查,促进财政资金规范安全运行。完善直达资金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确保资金直达基层、直接惠企利民。至目前,共收到直达资金21613万元,分配进度100%,支出进度45.74%。加快收回各类结余、沉淀资金,统筹把每一笔钱都用在刀刃上、紧要处,有效缓解财政收支矛盾,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至目前,共收回存量资金5952万元,已安排4628万元,主要用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村庄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生态环境整治等亟需资金支持的重点领域。加大财政投资项目评审力度,评审项目45项,核减资金1472.81万元,核减率4.5%。积极开展“七五”普法,认真贯彻落实《会计法》等法律法规,扎实开展全县行政事业单位财会人员业务素质提升培训,宣传贯彻会计行业法律法规及准则制度,会计队伍业务素质进一步提升。

三、2020年下半年工作重点

下一步,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县关于“六稳”、“六保”的工作部署,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重点工作任务,全力克服疫情冲击,坚决守住“保”的底线,筑牢“稳”的基础,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一)落实“六稳”“六保”,全力完成目标任务。坚持“两手抓、两促进”,一手抓减税降费,做到应减尽减、应降尽降,切实为企业减负,助力市场主体纾困发展;一手抓收入征管,综合考虑经济下行、减税降费政策、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对税收收入的影响,加强涉税信息交流,提前研判收入形势,做到依法征收、应收尽收。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全力保障干部职工工资和津补贴及时足额发放,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做到开源节流、增收节支,不断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坚决兜牢“三保”底线。

(二)聚焦风险防范,深化政府债务管控。进一步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坚决制止违法、违规举债融资,落实偿债主体责任,通过压减项目支出、政府公用经费、津补贴开支,盘活存量资金,统筹上级转移支付,处置政府闲置资产等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切实化解隐性债务,力争尽快将全县总体债务率控制在预警线内,牢牢守住不发生财政运行风险的底线。充分发挥财税政策的结构性调控优势,通过积极争取专项债券、外贷项目资金,全力支持县委县政府确定的重点项目、重点工程建设,推动全县经济尽快复苏。

(三)强化财政监管,规范财政运行秩序。一是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加强重点民生支出和重大专项支出的绩效评价,强化绩效评价的结果运用及问责机制。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编制财政预算、调整支出结构、安排财政资金的重要依据,督促预算部门从“要我有绩效”向“我要有绩效”转变,努力提高财政资金管理水平。二是建立直达资金常态化监督机制。按照直达资金有关要求,综合运用日常监管、重点监控、现场核查等多种手段,依托直达资金监控系统,动态跟踪资金拨付下达、管理、使用情况,灵活采用“互联网+监管”方式对所有直达资金进行监督。三是持续加强财政资金动态监控。建立“民生工程”资金专项跟踪督查机制, 实行乡镇、部门自查,纪委、审计、财政部门日常督查和不定期抽查,确保资金不挪用、不挤占、到项目、见实效。

主任、各位委员,下半年的财政工作任务依然艰巨,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接受人大常委会的监督,认真落实本次会议审议意见,扎实做好财政预算管理工作,坚决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努力开创财政改革与发展的新局面,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友情链接

主办:山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山丹县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

陇ICP备12000199号-1 甘公网安备62072502000105号 网站标识码:620725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