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县2017年科技工作要点
索引号 | 6207250037/2018-51598 | 发文字号 | |
关键词 | 发布机构 | 科技局 | |
公开形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目录 | 科技局 |
生成日期 | 2017-11-06 15:45:29 | 是否有效 | 是 |
山丹县2017年科技工作要点
2017年,我局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各级科技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工作思路,提升创新能力,优化科技发展环境,提升科技服务水平,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工作目标
2017年工作目标是:全社会R&D经费占GDP的比重达到2.1%;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争取国家、省、市科技项目5项,争取上级科技经费达到260万元以上;认定省级众创空间2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市级众创空间3家,市级科技企业孵化2家;专利申请数达到200件,举办知识产权培训班2期,培训200人次;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达到1.8亿元;达成院企合作2项;完成工业科技成果鉴定4项;引进新品种、新技术15项;科技信息月上报量达10条,举办各类科技培训120场次,发放各类科技宣传资料75000份,培训群众50000人次。
二、重点工作
1、抓项目,加大科技投入。以科技重大专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民生科技等科技计划项目为重点,立足科技教育、医疗卫生、生物医药、建筑材料、现代农业等领域,组织工作力量深入学校、医院、企业和生产一线调研,筛选上报科技计划项目5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项、省级科技条件平台与创新能力建设计划1项。与此同时,加大企业R&D研发经费投入,确保全社会R&D经费占GDP的比重达到2.1%,实现投入9500万元。
2、抓培育,提升创新能力。大力实施产品创新引导、骨干企业培育、创新平台建设三大工程,不断提升企业产品核心竞争力。加大企业科技扶持培育力度,引导花草滩煤矿、腾达西铁、铁骑水泥、宏定元化工、爱福农业、精海农副产品加工等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形成一批专、精、特、强的科技型企业,全年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家,认定市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实现大中小企业全面创新发展。健全完善“1+N+M”创业创新模式,全面落实张掖市创新创业“黄金19条”优惠政策,支持发展壮大创业创新大厦、沃谷创业园、马克波罗电商中心等6个“双创”基地,以电商物流、食用菌、特色农产品加工交易、煤电循环、草畜产业为重点,加大科技培训、产品研发、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推动落后产能转型升级、优势产业做大做强、新型产业发展壮大,争取建成省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培育创新工厂、创新集市、创业村镇、创业街道等众创空间5家。
3、抓落实,促进成果转化。加大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等高新技术成果推广应用,加大寒旱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和9个乡镇农民创业园的科技扶持力度,支持芋兴粉业、瑞源麦芽、爱福农业、博原生物、康源清真等5家龙头企业进行科技攻关和产品研发,植入科技要素,提高科技含量,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坚持落实农村科技特派员制度,选聘下派科技特派员120名,创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1个,建立科技试验示范基地20个。继续深化与省农科院、兰州城市学院、兰州理工大学等科研院校的合作,争取达成院企合作项目2项,完成工业科技成果鉴定2项,培养科技人才120人。积极开展专利申报授权工作,采取项目支持、信贷支持、众筹合作等形式,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力争申请专利200件,实现科技产值1.8亿元。积极开展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县试点县创建工作,有力推动我县知识产权工作快速发展。
4、抓关键,培养技术人才。大力实施科技创新人才培育工程,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引进外来人才、培养本土人才,探索建立以业绩和能力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最大限度激发人才的创新动力。加大科普宣传和科技培训力度,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120场次,培训群众50000人次,不断提高群众的科学素养和致富能力。
三、工作措施和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优化发展环境。充分认识加速科技事业发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实现科技水平和产业化规模的跨越式发展对我县实现现代化目标的重要性,加强和改善科技工作。大力宣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努力提高全社会的科技意识,真正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和崇尚科学的社会环境,为发展科技事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2、加大科技投入,强化资金支撑。采取有力措施,鼓励、引导全社会多渠道、多层次增加科技投入,逐步建立完善财政拨款、金融贷款、企业自筹、风险投资、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等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积极申报国家、省、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争取更多的资金,为科技工作发展提供资金保证。
3、改善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机制。加大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力度,努力促进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结合,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广泛与省内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聚集各类科技资源和要素,推进产学研结合,建立长效机制,推进企业科技创新常态化。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大力培育和发展技术市场及信息市场,繁荣技术贸易和技术咨询。鼓励和支持专利发明。大力发展民营科技型企业,促进其向规模化发展。
4、坚持以人为本,增强创新活力。制定和完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的有关政策和计划,培养造就一批专业技术水平高、组织能力强的中青年行业技术学科带头人。一是继续做好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培养推荐工作。二是抓好县级中青年拔尖人才和优秀镇村科技人才的管理和培养。三是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有关政策措施。建立科技人员贡献与报酬挂钩的分配机制,对在推动科技进步中作出重大贡献的科技人员给予适当奖励,从而进一步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5、加强科普宣传,加大科技执法力度。认真贯彻《科学技术进步法》、《专利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科学技术普及法》和《甘肃省科技进步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大科技执法力度,依法推进科技工作,提高全民的科技法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