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 无障碍阅读 | 适老化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其他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农业农村

病虫情报第六期

索引号 6207250025/2023-00135 发文字号
关键词 发布机构 农业农村局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公开目录
生成日期 2023-07-07 08:30:00 是否有效


玉米病虫害发生与防控意见


据近期在山丹县东乐镇、清泉镇、位奇镇等地调查,当前玉米主要发生的病虫害有红蜘蛛、棉铃虫、玉米螟、瘤黑粉病、锈病等,要密切留意田间病虫发生动态,做好防治工作,确保玉米优质高产。

一、发生情况

(一)红蜘蛛。6月以来,我县气候高温干燥,当前田间虫口密度20/百株,预计7月-8月迎来红蜘蛛发生的高峰期,全县中度偏轻发生,发生面积1万亩左右。

(二)棉铃虫、玉米螟。当前一代棉铃虫田间为害率达5%-20%田间以高龄幼虫为主,根据田间虫情发育进度和天气情况综合分析,预计二代棉铃虫轻度发生,全县发生面积0.5万亩左右。

(三)玉米瘤黑粉病。当前田间零星发生,预计全县发生面积0.5万亩左右。

(四)玉米锈病。当前田间零星发生,预计轻度发生,局部区域中度偏轻发生,全县发生面积1万亩左右。

二、防治意见

(一)物理防治。利用害虫趋光性,田间安装杀虫灯诱杀棉铃虫、玉米螟成虫,以减少田间落卵量,降低种群基数。

(二)生物防治。使用短稳杆菌、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BT、井冈霉素、枯草芽孢杆菌等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利用性诱剂,诱杀棉铃虫、玉米螟成虫,减少雌雄交配,降低后代种群数量,达到防治效果。在二代棉铃虫卵化始盛期,田间释放赤眼蜂,按照2万头/亩的用量,每7天投放一次,共放4次。

(三)化学防治

1.红蜘蛛:田间虫口密度达800/百株时,可开展防治。选用阿维·哒螨灵、联肼·乙螨唑、螺螨酯、噻螨酮乳等药剂均匀喷雾。

2.棉铃虫、玉米螟:在玉米授粉结束后,二代幼虫未蛀入雌穗前,开展统防统治,降低玉米穗部被害率。可选择阿维·氯苯酰、四氯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乙基多杀菌素、虱螨脲、虫螨腈等药剂进行防治,压低虫源基数,遏制蔓延为害。

3.玉米瘤黑粉病:选用苯醚甲环唑、井冈霉素、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等喷雾防治,喷药重点为玉米基部,保护叶鞘。

4.玉米锈病:发病初期及时喷药防治,可选用三唑酮、噻呋酰胺、啶氧丙环唑、苯丙烯氟菌唑等药剂喷施,隔10天一次,连续2-3次。

病虫害防治应严格执行农药安全使用间隔期用药规定,交替轮换使用不同机理、无交互抗性的药剂,避免连续、单一用药,防治抗药性产生。


友情链接

主办:山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山丹县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

陇ICP备12000199号-1 甘公网安备62072502000105号 网站标识码:620725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