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务系统全域无垃圾三年行动工作方案
索引号 | 6207250037/2018-22104 | 发文字号 | |
关键词 | 发布机构 | 水务局 | |
公开形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目录 | 水务局 |
生成日期 | 2017-11-14 11:00:02 | 是否有效 | 是 |
水务系统全域无垃圾三年行动工作方案
为全面落实省、市、县全域无垃圾现场推进会议精神,彻底改善水利行业领域内的生态环境面貌,巩固环境卫生“大清洁大整治”行动成果,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第十三次党代会部署要求,以持续推进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以实现生活、生产垃圾规范化处理为核心,逐步构建完善的生活、生产垃圾收集处理体系,全面建立生活、生产垃圾收集处理的长效机制,实现生活、生产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持续改善人居环境面貌,助力“五型山丹”建设,助推全县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
二、工作目标
按照“一年大见成效、两年重点突破、三年全面实现”的总体要求,力争通过三年行动,使水利行业领域内的生态环境不断优化,环卫管理体系、垃圾处理体系不断完善、科学、高效运转。
2017年,全面完成行业领域内陈年垃圾的清理,在各水管处所、基层站(队)、施工现场建立垃圾收集点,80%的水利行业领域内的垃圾得到治理,在局机关和4个水管处(所)分别成立环境卫生保洁队伍,实现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全封闭,日产日清不落地和全域无垃圾目标,形成一整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2018年,进一步健全和加强全系统环卫工作力量,实现日常监管全覆盖,局机关和4个水管处(所)分别组建固定的保洁队伍,各水管处(所)、基层站(队)、施工现场的垃圾收集点覆盖率达到100%,100%的涉水领域垃圾得到有效治理,优化完善生活垃圾转运处理机制,最终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处理100%全覆盖。
2019年,全面推行行之有效的生活垃圾清扫收集转运处理运行机制和监管体系制度,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和环卫服务实现全覆盖;在垃圾治理方面达到六有标准,即有完备的设施设备、有稳定的保洁队伍、有高效的转运体系、有成熟的治理技术、有完善的监管制度、有长效的资金保障。
三、工作任务
(一)全域河道水域整治
1.河道监管。各单位要加大综合执法力度,重点对全域内河道内乱采乱挖现象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全面禁止非法乱采乱挖行为,关停清理采砂场废弃设备和弃渣,做好生态环境恢复工作。重点抓好河道内乱采乱挖、无证开采破坏生态环境等违法行为,对屡禁不止的进行严厉惩罚。落实生态植被恢复机制,加强生态保护,推动绿色发展,建立健全生态保护长效机制。
2.河道整治。各灌区要发动群众开展辖区河道内的垃圾、杂物整治清理。对坑洼不平整的需填土推平,确保河道流域干净平整。加快河道黑臭水治理速度,落实河长负责制,明确生态管护员定期清理垃圾。
(二)开展卫生创建活动
各单位要对照创建标准,积极开展卫生单位创建活动,确立创建目标,制定科学的创建方案,扎实推进创建工作。加大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开展健康素养促进活动,建立健全卫生管理长效机制,通过卫生创建活动,有效破解行业领域内环境卫生管理难题,提升广大干部职工建设健康城市健康单位的新思想、新理念。
(三)机关单位环境治理
1.各单位要制定卫生制度,彻底清除单位庭院内的卫生死角,要做到单位庭院内及周边无积存垃圾、无白色污染、无乱堆乱放、无乱贴乱画,将“门前三包”职责落实到位。
2.各单位要做到院内路面平整,无坑洼、无破损,排水畅通。大力开展庭院绿化、美化、亮化,临街建筑物要拆墙透绿。
3.各单位要做到办公楼道内无乱堆杂物、无乱贴乱画,办公室门牌规范统一,室内干净整洁,门窗洁净明亮;职工食堂要保持干净卫生,符合《食品安全法》相关要求;室内外厕所结构完好,坚持每天打扫,保持干净卫生无异味。
四、实施步骤
(一)制定方案、启动实施(2017年8月至2017年9月)
1.宣传发动。全系统各单位在环境卫生“大清洁大整治”已有成效的基础上,继续坚持环境卫生大清洁大整治“十走四治”等已经形成的工作机制,进行再宣传、再发动、再组织,掀起新一轮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垃圾清运处理高潮。
2.完善制度。各单位健全运行机制,完善工作制度,落实工作责任,每个单位配备2-4名环境卫生保洁、监督员,定期、分区域进行日常清扫保洁和环境卫生监管。
3.全面清理陈年垃圾。全面排查陈年垃圾堆弃情况,集中力量,于2017年9月底之前彻底清理完毕,重点清理办公驻地、河道、沟渠、水系漂浮物等涉水领域内存在的垃圾,确保在规定的垃圾堆放点投放垃圾。
(二)分类实施,全面推进(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
加大生活垃圾治理及设施建设力度,全面推行垃圾分类收集,建立保洁机制。垃圾收运体系基本建立完善,在各水管处所、基层站(队)、施工现场设立垃圾收集点。全面落实“单位收集、乡(镇)转运、县处理”的城乡一体化垃圾集中处理体系。
(三)长效管理、巩固提高(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
按照全域无垃圾三年工作方案,查找问题不足,完善整治方案,加大落实力度,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和专业队伍建设,使各单位环卫管理及保洁队伍高效运转,形成一套硬件上有支撑,软件上有保障,运行顺畅,管理有方的工作机制,完成三年行动设定的工作目标,使环境及垃圾治理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水务系统成立由主要领导为组长,其他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全域无垃圾工作的协调、指导和督促检查,确保工作能够按照创建标准顺利推进。全域无垃圾工作实行属地管理,各单位要按照“谁的区域谁负责,谁的区域谁整治”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明确创建重点、工作标准、推进措施、质量时限,确保整治任务按照时限要求保质保量完成。
2.营造舆论氛围。采取设立宣传阵地,利用简报、微信公众号、专题辅导等多种形式,开展深化全域无垃圾工作目的意义、重要性的宣传教育,并以“美丽单位”创建和“问题单位”发现活动为契机,增强创先争优意识,使全系统干部职工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为深化全域无垃圾创建工作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营造和顺的工作氛围。同时,将全域无垃圾创建工作与“三治”工作有机结合,鼓励水务系统“抗旱防汛服务队”积极参与全域无垃圾创建工作,以不怕揭短亮丑的态度,在红黑榜、QQ群、微信平台上曝光环境卫生问题,严防只发现、不整改、边整治边反弹的现象发生,努力形成环境卫生整治大家干,环境面貌好坏大家评,环境卫生监督人人管的工作格局。
3.建立保洁队伍。环境卫生保洁员数量由各单位视具体情况设定。环境卫生保洁员在所在单位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实行包片包段责任制,全地域、全时段进行保洁和监督,具体由各单位负责落实,将集中整治与日常保洁相结合、专人保洁与全民参与相结合、监督检查与规章制度相结合,形成全域动员,全民参与的良好工作局面。
4.严格督查考核。各单位要树立全域无垃圾创建与管理并重的理念,以灌区为单位,落实责任体系,完善“四挂钩、三结合、一否决”机制,把环境卫生整治成效与干部职工绩效考核挂钩,将集中突击与日常保洁相结合、专人保洁与全民参与相结合、监督检查与规章制度相结合,对单位、干部职工评优实行环境卫生一票否决。严格实行“周督查,月评比”制度,水务系统全域无垃圾工作领导小组将每月对各单位全域无垃圾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并将督查结果通报,每月进行评比,分为好、一般、差三个等次,对连续2次被评定为差的单位,将在全系统范围内通报批评,同时将评比结果记录备案,作为年终考核评优的重要依据。
附件:水务系统全域无垃圾创建行动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附件1
水务系统全域无垃圾创建行动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 王开国 局党组书记、局长
副组长: 张廷信 局党组成员
王发珍 局党组成员、纪委书记
李 伟 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张文军 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成 员:
苏宏才 局党组成员、水政监察大队大队长
周家文 局党组成员、节水型社会建设办公室主任
赵 琏 水政水资源办公室主任
张 春 水土保持局局长
韩 伟 马营河流域管理处处长
汤贵仁 霍城河水利管理处处长
王守兴 寺沟河水利管理所所长
杨玉才 老军河水利管理所所长
杨玉兴 水利勘测设计队队长
刘 晶 抗旱防汛服务队副队长
组长为第一责任人,副组长具体牵头抓总,负责区域划分、监督检查、评比通报、机制建设、经费保障等方面的工作,各单位主要负责人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出实招、定机制,把全域无垃圾创建行动落到实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苏宏才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徐建新、赵立杰、李小鹏3名同志为办公室成员,具体负责全系统全域无垃圾工作日常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