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丹县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索引号 | 6207250037/2018-22165 | 发文字号 | |
关键词 | 发布机构 | 统计局 | |
公开形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目录 | 统计局 |
生成日期 | 2018-02-06 15:22:13 | 是否有效 | 是 |
今年以来,由于受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等综合因素影响,全县经济低位开局、低速增长、低迷运行。经济增长速度骤降,投资总额持续下滑,市场消费活力不旺,财政税收异常艰难,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低于去年、不及预期。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2017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50.55亿元,增长4%,比计划目标低4.2个百分点;
第一产业增加值12.09亿元,增长4.8%,比计划目标低0.2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增加值12.05亿元,增长0.7%,比计划目标低7.8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增加值26.41亿元,增长5.4%,比计划目标低4.6个百分点;
工业增加值达到5.07亿元,增长2.8%,比计划目标低6.2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4.3亿元,增长0.6%,比计划目标低8.4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4.3亿元,下降31.4%,占目标任务的59.7%,比计划目标低46.4个百分点;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9.93亿元,增长7.3%,占目标任务的97.6%,比计划目标低2.7个百分点;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006元,增长8.1%,比计划目标高0.1个百分点;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244元,增长8.4%,比计划目标低0.6个百分点。
二、运行情况
(一)农业生产好于去年。2017年全县完成各类农作物播种面积68.68万亩,增加0.3万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3.44万亩,减少1.13万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6.37万亩,增加1.17万亩;其它作物播种面积8.88万亩,增加0.27万亩。粮经比例由上年72:28调整为70:30。以蔬菜、西瓜、药材、枸杞、优质牧草为主的高效特色产业,播种面积达到8.08万亩,较上年增加3.24万亩。全年猪存栏2.76万头,出栏3.16万头;牛存栏1.96万头,出栏0.49万头;羊存栏66.14万只,出栏45.45万只;鸡存栏25.84万只,出栏44.84万只。
(二)工业生产触底回升。2017年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5.07亿元,增长2.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6户,累计实现增加值4.29亿元,增长0.6%。其中公有企业实现增加值1.04亿元,下降33%,非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3.25亿元,增长25.5%。分行业看我县涉及的11个行业,表现为3增8减的情况,煤炭、塑料制品和热力供应分别实现69.9%、11%和18.8%的增长,其余8个行业整体多在20%左右的降幅,其中煤炭因增加值率高,新建投产企业产值大成为我县增加值转正的最大推力。
(三)投资总额持续下滑。2017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4.32亿元,下降31.38%。5000万元以上完成20.63亿元,下降8.7%;5000万元以下完成8.76亿元,下降58.8%;房地产完成4.93亿元,下降20.1%。第一产业完成4.58亿元,下降39.0%;第二产业完成6.77亿元,下降66.4%;第三产业完成22.97亿元,增长2.8%。
(四)商贸服务业平稳增长。201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93亿元,增长7.3%。限额以上单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02亿元,增长1.7%。支撑GDP核算的批发、零售业销售额分别增长13%和11.2%,住宿业营业额下降9.8%,餐饮业营业额增长15%。
(五)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2017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3006元,增长8.1%。其中工资性收入12939元,增长9.9%,经营净收入4615元,增长1.6%,财产净收入693元,增长1.6%,转移净收入4758元,增长10.8%;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2244元,增长8.4%。其中工资性收入5357元,增长9.5%;经营净收入6068元,增长7.4%,财产净收入205元,增长3.2%,转移净收入613元,增长10.5%。
(六)财政增收压力较大。2017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54亿元,下降26.96%(按营改增同口径下降22.64%);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5.23亿元,下降25.73%。支撑GDP核算的一般公共服务等八项支出完成13.45亿元,增长15.03%。
(七)金融机构存贷款稳中有升。截止12月末,全县8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7.79亿元,环比上月增加0.74亿元,增长0.96%;各项贷款余额73.34亿元,环比较上月减少1.07亿元,下降1.44%。
三、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工业经济面临压力较大。一是受去产能和环保问题等因素影响,部分企业停产整顿或减少产量亏损运营,生产不足,影响了全年的生产情况。二是受市场疲软和资金链断裂影响。我县水泥企业因周边房地产市场萎靡,部分合同项目未能如期开工,订单量下降,造成产品积压,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导致水泥企业产值下降17.7%。金山麦芽因资金链断裂,未能及时储备原料,全年产值下降78.51%。三是价格指数缩减力度大。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现价增长12.4%,扣除价格因素增长0.6%,缩减11.8个百分点,特别是占比较高的主导行业缩减较大。
(二)重点项目建设及固定资产投资形势严峻。一是,大项目投资支撑严重不足,影响全县投资增长。全年5000万元以上18个项目中,山丹县油用牡丹精深加工综合示范基地建设项目5月份已经完工;山丹县汇泽节能电力有限责任公司2*350MW低热值煤发电项目受政策影响,全年没有投资,去年该项目完成投资7.1亿元。二是,5000万以下投资数量和总量双降,减弱投资支撑力度。全年5000万以下项目57个,去年同期125个,下降54.4%;5000万元以下项目完成投资额8.76亿元,去年同期21.27亿元,下降58.8%。三是,5000万以下工业投资增长乏力,导致第二产业投资下滑严重。全年5000万元以下工业项目11个 ,去年同期55个,下降80%。
(三)消费增长动力较弱。2017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3%,低于上年4.8个百分点,消费增长动力仍然较弱。一是重点企业经营效益不佳。大部分商业企业经营遇冷,业绩持续下滑,重点企业销售状况欠佳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减弱。二是主要行业经营低位徘徊。大宗商品和大型超市销售状况差,零售额所占比重较高的汽车、家具建材业同比分别下降60%、45%。三是电子商务拓展延伸缓慢。电商已经成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最强增长点,但是全县电商行业发展缓慢,存在严重的购买力外流。
四、对策及建议
一是多措并举抓好四上企业培育。进一步明确行业主管部门的主体责任,按照“先进库、再有数”的制度规定,全面摸底打捞,有针对性的筛选培育、打捞申报,确保统计调查单位进库的均衡性,切实做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资质以上建筑与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企业的入库力度,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责任要求,全力解决统计进库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进库数量确保经济增量,扩大总量,提高增速。
二是加大项目对经济的支撑作用。紧盯目标任务,加快年初确定和新增的固定资产投资重点项目的开工和建设进度,尽快形成有效投资。积极协调集中解决项目建设中土地、能源、手续办理等难题,全力破解项目数量和增量“双下降”的困境。严格落实项目主管部门责任,统一时间和要求抓紧办理相关项目手续,完善入库资料,及时入库入统,形成有效投资,尽快扭转目前投资增速下滑的局面。
三是引导“全渠道零售”经营。一是促进实体零售商开辟线上渠道,并将线上线下渠道进行有机融合,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销售模式。二是促使实体零售与电商企业形成良好的线上与线下销售的整合模式,达到双赢目的。三是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契机,抓住电商销售的“红利期”,加快实现零售企业转型升级和突破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