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丹县房地产运行情况分析
索引号 | 6207250037/2018-16679 | 发文字号 | |
关键词 | 发布机构 | 统计局 | |
公开形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目录 | 统计局 |
生成日期 | 2018-02-28 17:02:33 | 是否有效 | 是 |
2017年,山丹县房地产开发投资大幅下降,商品房销售增速缓慢。
一、房地产市场运行基本情况
(一)房地产开发投资大幅下降。2017年,全县联网直报10家房地产企业,共完成开发投资4.9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0.1%;施工面积53.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8.5%;新开工面积2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3.5 %;商品房销售面积14.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5.2%,施工面积和新开工面积大幅下降,房地产市场投资进入理性发展。
(二)商品房销售增速缓慢。2017年,商品房销售市场趋于平缓,商品房销售面积14.8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下降55.2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45999万元,同比下降58.5%。
(三)房屋施工和竣工面积大幅下降。2017年,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53.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8.5 %。其中,住宅施工面积2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0.8 %,占房屋施工面积的比重为53%。房屋竣工面积16.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1 %。其中,住宅竣工面积11.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1 %,占房屋竣工面积的比重为71%。
(四)商品房待售面积大幅下降。2017年,全县商品房待售面积26.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7.5%。其中,商品住宅待售面积16.7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下降34%,非住宅类待售面积10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下降42.5%。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房地产开发企业融资困难。2017年以来,房地产开发投资到位资金情况看,商品房销售定金及预收款和个人按揭贷款两部分在全部到位资金的占比偏小。目前,各大银行已缩减向库存较大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发放贷款。房地产开发企业只有通过民间借贷和抵顶商品房给施工企业的方式缓解融资压力。房屋销售情况低迷及房地产企业借贷压力致使房地产企业经营困难,企业还贷能力明显下降,行业金融风险明显增加。
(二)房地产开发项目存在漏统的情况。部分项目未能入笼统计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由于房地产统计制度的改革,房地产项目开发公司为企业非法人,即产业活动单位不能单独申请入库,无法入库统计。二是一部分项目因无施工许可证或施工照片手续不全而无法申报入库。三是存在在开发的房地产企业入库严重滞后,有些项目建设进度过半了仍未申报入库。项目的漏统导致统计数据不能客观反应我县的现状。
三、对策建议
(一)强化房地产市场监管,优化房地产市场环境。房地产开发市场的健康运行离不开企业和消费者这两大主体,要正确引导市场导向,要从两个方面提升企业信心和消费者信心。积极推进市场信息公开机制,让房企和购房者更全面了解市场信息,能够根据市场供求信息做出合理政策判断,同时优化房地产开发项目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提高行政审批服务效率,推动项目顺利实施。并积极探寻科学合理制定区域发展模式,节约开发土地资源,平衡住宅和商用、办公楼以及大型商业综合体的平衡供应量,多管道、多部门分头管理,联合监管,信息共享等多手段规范我县房地产开发市场,避免盲目开发引起的房地产市场泡沫产生。
(二)做好房地产市场服务,有效解决房地产企业遇到的问题。目前房地产项目入库比较困难,好多已开工项目由于手续不全而无法入库,从而影响了投资上报速度。政府应当协调解决,简化房地产企业开发手续,加快各种手续的办理速度,从而保障房地产项目能够即开即入。
(三)多途径消化存量房屋,着力提高企业资金回笼率。一是鼓励房地产企业对于新开盘房屋适度让利,低价入市消化库存,盘活资金。二是对一些库存量大的项目小区,在交通、教育、医疗、生活等配套设施方面进行完善优化,提高楼盘竞争力,刺激消费者购买。三是结合棚户区工程项目和任务的推进,不再以新建的方式建设,而采取政府以成本价收购部分存量商品房,转化为棚改安置房或公租房,盘活企业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