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对山丹县社会消费品市场影响情况分析
索引号 |
6207250015/2020-00009 |
发文字号 |
|
关键词 |
|
发布机构 |
统计局 |
公开形式 |
主动 |
公开目录 |
统计局 |
生成日期 |
2020-04-01 14:46:25 |
是否有效 |
是 |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山丹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出台的复工复产相关支持政策,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坚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抓,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全县复工复产工作有序推进。
一、复工复产相关支持政策的落实情况
山丹县结合企业首席服务官制工作落实,有力有序推进重点企业复工复产及复产后疫情防控工作,切实做到“两手抓、两促进、两不误”。
1、全面落实包抓责任。制定《山丹县重点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县级领导包抓责任工作方案》,按照29名县级领导包抓、54名企业首席服务官一对一服务、行业主管部门和属地管理单位负责的总要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
2、全力推进政策措施落地落实。严格落实“六个一律”管控措施,进行分级分类管控,对全县企业进行网格化、清单式管理,各包抓领导和责任单位责任人第一时间采取微信、公众平台、电话等方式向企业传达省上出台的应对疫情扶持企业55条、支持中小微企业平稳健康发展36条和市上出台的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企业发展18条政策措施,为企业应享尽享政策提供优质服务。
3、严格复工审查防控措施。认真落实经营主体申请和市场监管、商务、文体广旅、卫生健康等部门严格审查核准后恢复营业的复工复产要求,严格按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标准和要求,做好餐饮经营主体、网络送餐服务平台的审查登记和疫情防控培训等工作,坚持应准尽准、应复尽复的原则,对符合营业条件的餐饮经营主体准予恢复营业。
二、疫情影响下企业经营情况
全县1-2月完成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881.9万元,全口径下降8.9%,可比口径下降14.8%。
批发业完成销售额11611.3万元,下降34.3%;零售业完成销售额4017.4万元,增长8.2%;住宿业完成营业额104.9万元,下降70.5%;餐饮业完成营业额159.5万元,下降51.4%。
限额以上单位销售的27种大类商品中,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商品呈现增长态势,其中日用品类、中西药品类和粮油、食品类分别增长57.3%、50.3%和12.1%。下滑明显的分别是烟酒类、五金、电料类、和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分别同比下降37.3%、34.4%和13.1%。
三、影响企业营收的重点因素
1、住宿业营业额大幅下降,短期恢复压力大。住宿行业受旅游业暂停经营影响,外来人员减少,全县宾馆目前虽已逐步恢复营业,但缺少客源和防护物资紧缺仍然是影响正常经营的主要因素,短期内不会得到根本解决。
2、受疫情影响,餐饮业损失惨重。疫情期间餐饮企业基本关停,年前预订的婚庆、年饭等聚餐全部退订,限上7户餐饮单位,只有2户开门营业。目前虽逐步恢复营业,但缺少客源仍是目前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就目前现状来看,短期内营业额不高,旺季不旺,仍是餐饮业的主要特征。
四、对策建议
1、强化政策引导,将疫情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增强企业生产和居民的消费信心,加强对企业、个体户的政策宣传,切实支持未复工的企业复工复产、降低运营成本、减轻企业负担,提振企业经营元气,切实保障商贸企业持续稳定安全经营。
2、契合疫情后反弹性消费需求时机,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受疫情影响,市场消费受到短期抑制,疫情过后各商贸企业要提前做好预警预判,高效抓住疫情后反弹性消费的时机,大力组织实施各种促销活动,引导大型流通企业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服务优质的让利促销等活动,进一步搞活流通,扩大消费,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经济良性恢复。
3、扶优扶强加大企业培育力度。提升限上占比。加大对拟培养企业单位的跟踪力度,掌握复工复产情况及运行状况,对达到限上入库标准的企业集中动员、及时申报、做到不重不漏,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