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信息第14期
索引号 | 6207250037/2020-00307 | 发文字号 | |
关键词 | 发布机构 | 政府办 | |
公开形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目录 | |
生成日期 | 2020-06-24 16:47:19 | 是否有效 | 是 |
第14期
山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编 二〇二〇年六月二十八日
●霍城镇“三个确保”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
●县医保局建立健全扼制“因病返贫”新机制
●县应急管理局扎实推动疫情防控与安全生产一体化管控
霍城镇“三个确保”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
一是聚焦工作责任“再压实”,确保群众“搬得出”。建立健全主要领导牵头抓,副职领导协助抓,村社干部具体抓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压实党委主体责任和主要负责人第一责任,确保人员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和效果到位。同时,将搬迁工作纳入村社年度脱贫攻坚成效考核范围,采取周通报、月调度、季督查、年度考核等方式,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问题,强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进度,确保按时圆满完成工作任务。
二是破解难题送上“定心丸”,确保群众“稳得住”。投入易地扶贫搬迁专项资金3409.5万元,修建占地面积8361㎡,总建筑面积13502.53㎡的框架结构住宅楼四栋、平房一栋,配套教育、医疗、文体、社保等公共服务设施,解决了全镇16个村213户建档立卡户757人的住房问题。争取项目资金548.57万元,修建后续产业养殖暖棚107座,采用“贫困户出租大棚、提供劳力、扶贫贷款入股合作社”的形式,构建形成“户户一座棚、个个可脱贫”的精准扶贫工作新格局,吸纳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213户参与合作经营,贫困户每年可获得收益3000元,有效解决了贫困户增收无产业、发展无后劲的难题,确保群众既能“搬得出”又能“稳得住”。
三是构建扶贫产业“新格局”,确保群众“能致富”。全面推行“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群众富在产业链上、品牌树在产业链上”的“四链”模式。依托资源优势和特色产业,探索“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捆绑抱团+合作经营”“公司+贫困户”“土地租赁+返聘务工”等8种产业扶贫模式,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或就地务工实现脱贫。至目前,争取省市县项目资金420万元,构建形成了中药材种植和初加工扶贫车间、鲜灵民丰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等6个产业联合体,与贫困村、贫困户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主体5个,累计受益贫困户428户,极大程度上激发了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夯实了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长效基石。 (霍城镇 李隆基)
县医保局建立健全扼制“因病返贫”新机制
县医保局紧紧围绕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要求,推进医保各项制度的有效衔接,切实解决“因病返贫”的典型问题,筑牢惠及民生的重特大疾病保障网,逐步探索形成扼制“因病返贫”的医保新机制。
参保资助及时补,“应保尽保”防返贫。进一步完善贫困人口信息台帐,落实全县53户123名“边缘户”、22户49名“脱贫监测户”的参保缴费,对符合资助条件的56人“边缘户”全部实施参保资助。
精准摸排不放松,“应补尽补”解难题。对2019年以来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因大病住院经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报销之后,自付费用超过5000元的16人,积极与民政、各乡镇沟通联系,给予临时救助政策去,着力减轻贫困人口经济负担。
待遇享受现场报,“应报尽报”解民忧。构建完善“基本医保+大病医保+医疗救助”三重医疗保障政策体系,将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三重保障范围。落实“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即时结报服务,“脱贫监测户”、“边缘户”在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就医看病一律不收取押金,先看病、后付费。同时,设立“一站式”结算窗口,对“脱贫监测户”发生的合规费用提供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报服务,对未能实现即时结报人员,及时开展手工结算。 (县医保局 马丹)
县应急管理局扎实推动疫情防控与安全生产一体化管控
一是坚持疫情防控常态化。充分发挥应急专长,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外来人员排查和防护措施。针对近期疫情严峻形势,迅速召开党组(扩大)会安排部署,对疫情防控再紧螺丝、再提要求,确保常态化防控疫情落实落细。二是扎实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发生。今年以来,共出动执法人员513人次,检查企业83家,下达执法文书168份,排查隐患412条,行政处罚24万元。三是推进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按照“政府引导、部门监督,依法规范、企业落实、突出重点、强化实效”的要求,以15户示范企业为重点,扎实推进宣传教育、安全培训、应急管理等主体责任落实。四是创新安全监管方式。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与甘肃省安全生产科学院有限公司签订了《山丹县煤矿安全生产技术服务合同》,实行专家查隐患、部门下指令、企业抓整改的安全工作模式。至目前,省安科院专家组已对全县煤矿进行了2轮安全生产专业化检查服务,共查出事故隐患43项,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和整改意见,为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五是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通过开展“安全宣传咨询日”、安全网络知识竞赛等活动大力普及安全知识,增强全民安全意识,凝聚安全发展共识。至目前,共回答群众咨询300余人次,发放各类宣传品2000多份,参与网络安全知识竞赛59767人次,切实达到以活动促工作、以活动促安全的目的。 (县应急管理局 刘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