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 无障碍阅读 | 适老化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务信息

政务信息第14期

索引号 6207250037/2025-00084 发文字号
关键词 发布机构 政府办
公开形式 公开目录
生成日期 2025-05-19 11:16:54 是否有效


14

山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编            二〇二五年四月十八日


县统计局:一企一策培育壮大四上经济

县财政局:奋力跑好全年支农第一棒

县林草局:多向发力,稳步推进林草碳汇工作

县政务服务中心:在山丹 无止境


县统计局:一企一策培育壮大四上经济

牢固树立抓经济工作就要抓四上企业培育发展、抓四上企业发展就是抓经济工作的认识,聚焦目标任务,一企一策抓培育、促增长、防退库,全力推动四上企业增量提质、多做贡献。全年计划培育入库四上企业25户,现已成功入库9户,其中工业3户、建筑业2户、商贸3户、服务业1户。

一是精准发力抓入库。建立新注册市场主体信息定期推送机制,运用五经普成果和企业纳税申报信息,梳理建立近规近限企业培育库,进一步靠实部门责任,制定时间表进度表,跟踪掌握企业动态,下沉做好指导服务,促进企业尽快达规达限、入库纳统。

二是助企纾困防退库。由县级包抓领导带头,组织发改、工信商务、住建、税务、市场监管等部门,加大拟退库企业和营收下降企业排查力度,建立拟退库企业预警台账,动态追踪监测企业经营情况,优化实施针对性助企纾困措施,全力帮助企业提升经营质效,有效防范企业退库风险。

三是服务保障强支撑。全面落实《支持四上企业及统计调查对象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及时兑现首次入库、产值提升奖励和统计人员补助,充分调动企业入库积极性。同时,积极为企业协调落实项目争引、减税降费、融资贷款、劳动用工等,助推企业发展壮大,提高四上企业的贡献力和生命周期。(县统计局  陈国财


县财政局:奋力跑好全年支农第一棒

抢抓农时保春耕,守牢粮食安全底线。持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累计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5509万元,已开工建设高标准农田1.03万亩,埋设管道85公里、修建机耕路21公里,确保春耕灌溉动脉畅通。及时下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动物防疫基层工作人员补助等惠农惠民财政补贴资金8533万元,确保群众春耕生产资金到位。

靶向扶持强产业,激活乡村发展动能。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累计投入财政衔接资金1.06亿元,用于实施衔接资金产业、乡村建设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批复实施项目78个,不断激发乡村振兴活力,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坚强资金保障。

关口前移防风险,筑牢防灾减灾屏障。针对春季低温冻害、病虫害多发特点,累计投入农业保险补贴1297万元,推动马铃薯、小麦、玉米等农作物承保工作,积极发挥农业保险兜底保障作用。累计投入农业防灾减灾493万元,为支持农业生产防寒抗冻、减灾救灾、农民稳定增收提供有力保障。

绿色引领促转型,擦亮生态农业底色。累计投入转移支付资金2601万元,重点用于良种推广、地膜回收利用、农村清洁能源综合利用、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等农业生产发展。累计投入水利发展资金4790万元,用于中小河流治理、山洪灾害防治、地下水超采治理、蓄水池建设等项目,积极应对干旱缺水现状,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有力保障农业用水(县财政局燕)


县林草局:多向发力,稳步推进林草碳汇工作

努力推动林草资源保护与碳汇项目开发,累计认定纳入全市林草碳汇VCS项目面积48.33万亩,二期计划纳入项目面积43.46万亩,为全市林草碳汇项目实施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是在摸清资源家底上持续发力。依托林草湿荒普查、荒漠化综合防治等项目,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县内人工林、天然林、草地、湿地等林草湿资源开展本底调查,实地了解摸清林草湿资源家底,建立林草湿资源数据库,全面掌握林碳储量,科学分析变化趋势与开发潜力,为林草碳汇资源开发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在完善项目资料上下足功夫。按照统一安排、统一部署、统一开发的要求,明确目标任务,理清工作思路,依照项目资料清单,持续对实施的林草生态建设项目资料进行全面梳理、重新归类、查漏补缺,确保各类资料真实、完整、准确,为项目实施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和科学依据。目前已收集上报项目清单资料20项,剩余20余项正在收集整理,预计5月底完成。

三是在生态价值实现上寻求突破。创新推出林业碳汇预期收益权+林权质押贷款,有序开展生态产品质押担保、绿色金融、绿色保险等业务,有效盘活林草碳汇资源资产,让沉睡的林草资源发挥最大效益,打通生态资源价值转化通道,成功促成山丹农商银行发放全省首笔300万元林业碳汇质押贷款将生态颜值转化为经济价值(县林草局 鹏)


县政务服务中心:在山丹 无止境

坚持改革破冰,打造全域通办新体系。全面落实四级46要求,加强政务服务事项动态管理,确保线上线下服务渠道同源发布、同步更新、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精细化规范梳理办事指南,梳理公布依申请和公共服务事项6813项。推行综窗+专窗全方位服务模式,设置帮办代办服务综窗1个,投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不动产登记、企业开办等专窗8个,不断提升一站式、一窗办服务水平。

坚持问题导向,打造服务+”新模式。聚焦企业开办、两新政策、新生儿出生等社会关注度高、获得感强的23一件事,线上通过甘肃政务服务网和甘快办”APP开设高效办成一件事专区,线下设立首席帮办代办员,统筹联动热线专席,为企业提供全流程贴心服务,共办理各类服务事项751件。建成全省首个数字政务门牌应用场景,搭建帮办代办服务体系,利用一对一线上指导、远程视频、平台预审、寄递证照等方式上下联动破解帮代办实操难题,打通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

坚持效能升级,打造极速审批新路径。大力推行并联审批、容缺审批、协同办理和告知承诺制,全面梳理公布企业需求和群众关切的政务服务事项告知承诺制清单111项,全流程、全覆盖持续优化审批服务,最大限度提升审批效能。依托工改系统,提升企业可视化查询、流程可视化监管、系统可视化督办等功能,增设政务小闹钟,严格落实最低审批时限,常态化实现拿地即开工、竣工即投产(县政务服务中心 阳)


友情链接

主办:山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山丹县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陇ICP备12000199号-1 甘公网安备62072502000105号 网站标识码:6207250003